首页 > 上海 > 静安区 > 上海市四年级上册语文真题,四年级语文试卷

上海市四年级上册语文真题,四年级语文试卷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2 14:46:0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四年级语文试卷

楼主,这个做题你做不来可以问,但是我看,这么多题都是最基础的,你就不能好好做么?
能不能做呀
智慧 郑重 覆盖 增添 下降 投降 困难 灾难 转移 晕头转向 骤然 皱纹 疑惑 感恩 1拢 2转 .成语。(6分)水平如( 镜 ) 波澜壮( 阔 ) 画蛇(添 )足 手舞足(蹈 ) ( 胸 )有成竹 笑( 逐 )颜开 2.名言。(6分)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 2.少儿好学,如( )。 3.(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五、补充诗句并写出题目和作者。(6分)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选自《 忆江南 》,作者是( 白居易 ) 2.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选自《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作者是(苏轼 )

四年级语文试卷

2,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快快快紧呀

四年级语文试题 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_班级______分数_____ 一.我能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5分) l ù j ēng āng 依赖 漱口 崛起 铿 锵 二.我能把词语写得即正确又美观。(8分) guī lǜ hén jì fù gài jiàn zhù ( ) ( ) ( ) ( ) xí jī kōng kuàng kuà yuè hǎi xiá ( ) ( ) ( )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然大( ) ( )息( )视 耀( )( )威 ( )有成( ) ( )( )当然 ( )( )无事 四.按要求做题。(12分) 1.写出两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 ) 2.写出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 见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帮助呢?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把无数块条石抬上陡峭的山岭。 5.修改下列病句。 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五.认真回忆学过的课文,你一定能做正确。(11分) 1.能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 2.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是( )。课外你一定还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写出来几个( )。 3.不识庐山真面目,(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这两句诗包含的人生哲理是: 六.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颂的送别诗。( )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交通便利了。( ) 3."理所当然"中"当"的读音是"dāng","战车千乘"中"乘"的读音是"shèng "。( ) 4.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是一个比喻句。( ) 七、认真阅读,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28分) (一) 课内阅读:(11分) 榕树正在( )的时期,好像把它的( )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 ),( ),不留一点儿( )。那( )的颜色,明亮地( )我们的眼睛,(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出自 ,作者是 。 2、把括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3、从课文里找出一组近义词。( ) --( ) 4、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5、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 )语气。 (二)课外阅读。(17分) 疏 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 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2、文章记叙的时间是 ,地点是 ,主要人物是 , 事件是 。 3、文中的"小溪"是指 ,"大石头"是指 。 4、下列句子应该填表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C:"急死人了!" 5、小溪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 。 6、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说人们的思想要疏通。 八、真情习作。(26分) 发挥你的想象,把美好的愿望写下来,你可以是畅游大海的鲸鱼,可以是穿越蓝天的飞机……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快快快紧呀

3,上海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考试卷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ìn rèn huán gù lí míng tóu hūn mù xuàn ( ) ( ) ( ) ( ) wēi yī fēn fù shēn yuān wàng ér shēng wèi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练( ) 背( ) 谦( ) 峡( ) 炼( ) 脊( ) 歉( ) 狭(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陡峭( ) 信任( ) 陌生( ) 糊涂( )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尽管……还是……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所以……因为…… 1.坚持每天跑步,( )不会影响健康,( )还能增强体质。 2.( )天下着大雨,我们( )兴致勃勃地去登山。 3.他( )能在紧急关头想出许多好办法,是( )他平时爱动脑筋。 4.( )我已经长大了,( )小时候的趣事仍让我难忘。 选择其中的两对关联词语造句。 1· 2、 五、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不是一家人,就不该热心帮助了吗? 不是一家人,也该热心帮助。 1.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和信任,不是比金钱更重要吗? 2.学习如登山,需要刻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1.当他们登上山顶时,一道( )的阳光,突然射穿( )薄雾。远处( )的湖水开始发出( )的亮光。山顶上的雪( )变成了玫瑰色,矮树丛和草地上的露水珠儿也( )着( )。这时,好像是在谁的指挥下,鸟儿们放开( )欢快地唱了起来。 2.今年的杏儿又熟了。望着( )的杏儿挂满了枝头,我跟前又出现了奶奶( )地打杏儿的情景。于是,我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一些来,给乡亲们送去——给他们送去( ),也给他们送去( )。 想像当时小作者“我”打杏儿的情景,用上一些写动作的词描述“我”打杏子、分杏子的情形。 今年的杏儿又熟了。 七、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妙语结深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赠朋友汪伦的,抒发了他与江伦结下的深情厚谊。 传说一年春天,李白漫游到安徽泾县,离汪伦家乡很近。一直敬仰李白的汪伦知道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决心把李白请到家里住上几天,以便向李白求救。可是,要想让名扬天下的李白到自己家去谈何容易。汪伦毕竟是有心人,知道李白喜爱四处奔走,游览太好风光,喜欢饮酒吟涛,平易近人。于是,他想出了“妙语请友”的好主意,经人引见,他见到了李白,( )地对李白说:“先生好游,敝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舍邻有万家酒店。能否到我家乡做客?” 李白听汪伦所述,又从他那诚实的眼神中,看出了汪伦的一片真情,就欣然答应了。李白来到汪伦的家乡——桃花潭,只见潭水悠悠,野渡舟横。岸上只有一株桃树,孤零零地开着花。桃花树边有座茅屋,门前挑着一面杏黄酒旗,上面写着“万家酒店”四个大字。李白恍然大悟:噢,汪伦所说的“十里桃花”原来是指乘舟泛游十里才能见到一株桃花;“万家酒店”原来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连声赞道:“好个汪伦,我竟被他的双关妙语蒙住了。”他( )地拍着汪伦的肩膀说:“你很聪明,我俩交个朋友吧!” 于是,李白便在汪伦的家里住下了。他们每日促膝交谈,饮酒做诗,煞是快活,一住就是半月。 一日,李白想起与好友孟浩然在武昌有约,便告别汪伦要走,临行时,汪伦恋恋不舍,唱着山歌为他送行。李白十分感动,便吟诵《赠汪伦》一诗给汪伦。两人挥泪而别。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诗句和词语。 2.请你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汪伦说的话。 “先生好游,敝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舍邻有万家酒店。能否到我家乡做 客?” 3“妙语”指文中的哪句话?用“ ”划出。 4.文章可分四段,请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文章分段,用“//”表示,并写出各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八、习作。 题目:我爱家乡的 要求:选取家乡的景物或特产等,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具体、有条理地写一写。字数不少于400字。
不好意思没有,这种东西,我们没办法提供给你!呵呵,你自己好好努力把!就算、我们知道也无法发给你,你需要的试题也许都会不一样,还是你自己好好努力把!加油!胜利永远属于自己!好好把握把!

上海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考试卷

4,语文4年级上册4单元考试试卷2013至2014学年度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zhù zhái xuǎn zé jūn yún sōu suǒ( ) ( ) ( ) ( )yǐn bì hén jì suí yù ér ān( ) ( ) ( ) 二、辨字组词。(4分)毫( ) 腊( ) 浑( ) 沸( )豪( ) 蜡( ) 辉( ) 佛(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1、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zhuǎ zhǎo)子。2、在朝(cháo zhāo)着阳光的堤(dī tí)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3、茎上长叶柄(bǐng bǐn)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引人( )意 ( )有成( ) ( )遇而安 浩如( )海 ( )( )飞瀑不可( )议 精神大( ) ( )费心机 坐( )不安 山( )地( ) 五、选词填空。(6分)突然 果然 居然 仍然1、鸟的天堂里( )有许多鸟。2、他来得很( )。3、陈老师生病了,( )坚持给我们上课。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1、屋子的内部( )没有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3、( )你想取得好成绩,( )得刻苦学习。六、智慧背囊(看看你的记忆力吧!(8分)1、雾锁山头山锁雾 2、绿水本无忧 _________ 为雪白头3.四月_ _ _ _靠短墙4.十月_ _ _ _ _正上妆。5.《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看。6.写一幅叠字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七精彩回放(让美好的记忆再现,相信你能倒背如流!)(4分)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选自课文《 》。 八、默写古诗《游山西村》。(6分)作者 诗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告诉我们在绝境中不能灰心,要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必将充满光明与希望。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 认真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按要求答题。(16分)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跟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1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2、“空隙”的“隙”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3分)3、用“﹋﹋”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3分)4、第三自然段作者简要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用“——”划出有关句子,再用“△”标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动作词。(3分)5、爬山虎长大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 ,二是叶子的方向是 ,三是叶子在墙上铺得 ,既没有 ,也没有 。(3分)6、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细致地描写爬山虎的吗?(1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4分)骆驼蓬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啊,你看上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挺拔 的茎,翠绿的叶,艳丽的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 qiáng jiàng)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 zhā zā )进沙砾之中,摄取 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 lěi lèi ),把它储进自己的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自己永存,而是为他人造福。可不是吗?当长途跋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 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地茎和叶 为驼队继续加油出力 当严寒袭击 驼队的时候 你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燃起熊熊大火 给辛勤的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 。 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蓬”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3分)2、请你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3分)3、作者说骆驼蓬“为他人造福”,文章是怎样描写具体的,用“—”划出有关句子。从这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骆驼蓬具有 ,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骆驼蓬 的思想感情。(5分)4文中的骆驼蓬你喜欢吗?说说原因。(3分)
不知,,,,,,,,真不知
文章TAG:上海市四年级上册语文真题上海上海市四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