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历史,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介绍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历史,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介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3 04:03:02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介绍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隶属长宁区卫生局,成立于1958年,2003年第二冠名为“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类风关专科医院”,2013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考核定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属于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介绍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历史沿革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建国后国家成立的上海市第一所中医医疗机构。1952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三个国庆节,在静安区青海路44号诞生了上海市第一所由国家成立的中医医疗机构,她,就是岳阳医院的前身——上海市中医门诊所,后改名为“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通称“五门诊”。当时, “五门诊”负责全市干部的中医公费治疗,一大批享誉大江南北的中医名家宗匠济济一堂,时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陆渊雷、孟河丁派传人章次公、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石筱山和石幼山兄弟、朱氏妇科第二代传人朱小南、喉科张赞臣、针灸陆瘦燕、一指禅推拿流派嫡传弟子和滚法推拿流派创始人丁季峰、眼科唐亮臣、痔科闻茂康等沪上各科中医名家云集“五门诊”论道悬壶、教书育人。以后,“五门诊”在北京、上海各大中医医院成立时先后支援输送了29名中医名家,因此“五门诊”被誉为“名中医摇篮”。到了1976年1月,“五门诊”与成立于1958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推拿摇篮”的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合并,在岳阳路45号扩建设立了拥有200张床位的住院部,成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实现了岳阳医院第一次跨越式发展。1995年根据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的统一部署,岳阳医院搬迁至虹口大柏树地区,与复旦、同济、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五角场、四川北路等商圈毗邻,床位规模扩增至400张,并于1998年转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上海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02年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并入,2003年青海路名医特诊部成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历史沿革

3,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历史沿革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所具有明显特色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取得三级甲等医院资格。建院80多年来,已拥有1个全国医疗中心、3个上海市医疗中心、2个上海市领先医疗特色专科、4个虹口医疗品牌建设专科,另有特色专科10多个。核定床位446张,职工8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及博士后等研究生共60名。有20位专家享受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特殊津贴。已获国家、卫生部和市局级科研成果奖24项。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安徽蚌埠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有兼职教授及副教授25名。1993年至今连续被评为虹口区文明单位和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还被市、区物价局授予第六届“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医院经济效益也始终处于本区前列。本院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始于50年代,兴旺于6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初成于90年代。1994年正式被市局命名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同年,卫生部副部长视察时指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希望你们成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名山。”随着上海市申博的成功和北外滩开发,作为地处北外滩历史风貌和现代商业街区之中的医疗中心,为适应世纪精品北外滩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周边及本市居民对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的需求,坚持立足本市、面向全国和海内外,坚持“业贯中西、博采众长、特色创新、精诚奉献”的办院宗旨。医院硬件规划是:实现“一片绿地、三栋大楼”,一片绿地指建成一个地下为车库,地上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使医院绿地率达41%的绿化地带;三栋大楼指现代化新病房大楼、修建后的门急诊楼和再建一栋特色特需楼,使病人充分感受舒适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需求。本院将以“全国一流、走向世界”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现代医院管理和人文医疗服务理念服务于广大患者。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历史沿革

文章TAG: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历史上海上海市中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