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最新,校园自动气象站选址有什么要求吗

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最新,校园自动气象站选址有什么要求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7 12:52:59 编辑:大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校园自动气象站选址有什么要求吗

既然是在学校,安全肯定是第一位,安装的地方一定要是空旷的场地,另外就是里面的距离,当然现场查看时最最准确的,详细的可以问一下托莱斯科技,他们是可以现场勘察的。
空旷没有影响的地方

校园自动气象站选址有什么要求吗

2,在CASS中可以将通过建立三角网生成的SJW文件删除土方计算范

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有必要这么做吗,直接用就可以啦,不用删掉范围外的,对结果没影响。
等高线——建立DTM——按照要求选择,自动生成sjw文件应该是可以的
可以,但是没必要嘛,你建立方格网前已经指定了方格网计算范围,计算时不会超出这个范围的。

在CASS中可以将通过建立三角网生成的SJW文件删除土方计算范

3,请问光伏气象站遵循的是哪几个标准有没有具体规范文本可以查询

都是有标准的像气象站类,有这些,,具体的标准,您可以百度,输入前面的标准,就会查到各个标准的具体内容, 希望这些能帮到您!!1、《气象仪器及观测方法指南》世界气象组织(WMO)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2.《QX/T 6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中国气象局 3.《QX/T-2000Ⅱ 自动气象站行业标准》 4.《QX/T74-2007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标准
没有

请问光伏气象站遵循的是哪几个标准有没有具体规范文本可以查询

4,学校气象观测站如何建造

一个雨量筒,一个百叶箱,一个干湿球温度湿度计,一个最高温度计,一个最低温度计,一套风向风速仪,4只地温表,一套自动气象站
国家气象观测站等级分为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二级指一般站,每日8、14、20进行常规气温,露点温度,日照时长,低温等气象要素观测并在整点之后15min内上传数据。不需要值晚班但要求电话畅通。
1、选择相对平整空旷的场地,至少10*10的,25*25最佳2、购买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气压等),依据需求而定。3、考虑数据接收及显示的方式。4、为保证自动站质量,保证维修的便捷高效,建议事先与当地气象局沟通,或许可以联建。5、购买一定数量的人工观测设备,比如地温表,干湿球温度计等。

5,一个自动气象站能监测多大面积地区的气象资料

区域气象观测站针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需要,根据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典型空间和时间尺度特征,对全国中小尺度天气地面监测站密度指数的需求分析,参考国际中尺度地面观测网的设计思路,各省(区、市)气象局在对不同地域的中小尺度自动气象站地面观测网进行具体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其他类型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布局原则另行确定:(1)平原地区,平均间距20~25千米;(2)沿海地区以及大江大河流域,平均间距为10千米;(3)山区,根据具体的地形特点、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以及年平均降水量进行设计,平均间距小于25千米;(4)城区,平均间距小于10千米,重点地区为5千米,根据该城市年降水量、人口以及灾害发生的特点进行设计;(5) 灾害性天气多发区为重点布设区。(6)大中城市,布设至少包括气压、温度、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的五要素自动气象站,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增加湿度观测。其他地区的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至少包括雨量,根据经费情况依次增加气压、气温、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等要素。(7)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有关规定,形成正点或加密(时间间隔能够达到5分钟)上传数据文件格式,并实现实时上传;(8)中小尺度地面自动(雨量)站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管理办法”的规定。(9)在站址选择上,在满足布局要求的前提下,既要考虑设备业务运行可靠、维护方便、通信组网的稳定,应尽可能考虑站址的代表性,并保持站址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每个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必须设置观测场,面积不小于10m ×7m,并在四周设置围栏。温度、湿度传感器尽可能安装在百叶箱内。在资料急需但条件受限制的地区,可不受上述限制。(10)中小尺度地面自动(雨量)站必须组网进行建设,确保气象资料实时上传至省(区、市)气象局。各省(区、市)气象局在参考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省(区、市)所属各地区、县和不同区域的面积、地形地质条件、降水量、人口、经济等具体特点和观测服务需求,细化计算不同地区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网密度需求,结合其它观测仪器设置、机动观测系统配置等,提出具体可行的布局方案。参考资料: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
同问。。。

6,地面小型气象观测场地建设有哪些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1) 地面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避开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地面气象观测场四周障碍物的影子应不会投射到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受光面上,附近没有反射阳光强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场的物体。(2) 在城市或工矿区,观测场应选择在城市或工矿区最多风向的上风方。(3)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4)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环境必须依法进行保护。(5) 地面气象观测场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6) 无人值守气象站和机动气象观测站的环境条件可根据设站的目的自行掌握。
未来的气象预测不仅要观天,还要测地、探索太空。 到那个时候,气象部门将为公众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预测内容包括地面、海洋、空间环境;除了对温度、降水、风等进行常规监测外,还将预测地面环境对天气影响;并由现在的短期预报拓展到跨季度、跨年的气候预测。 秦大河说,未来的地球环境预测将有别于传统的气象预报,它包括自然活动对地球大气圈的影响,大气圈各种物理、化学现象的监测与分析,全球及区域性气候变化的监测与预测,全球及区域性天气监测预报警报,不同下垫面局地和区域特征对大气的影响,综合环境条件及其演变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大气综合环境对相关圈层的影响,大气综合环境对社会经济活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这种预测已成为世界气象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各国对气象部门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进行重新定位,传统的公益性气象服务已走向多样化,一些发达国家气象部门正在研究制订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在美国已经提出了"无缝隙"预报服务战略。 我国气象部门同样具备拓展这种新业务的基础。目前,气象部门拥有庞大的地基、空基地球环境观测系统,这个系统除了能够进行传统的气象观测外,还可以进行辐射、酸雨、污染、沙尘暴、核污染扩散等大气物理和化学要素观测,进行森林、植被、海洋、水面、陆面、冰雪等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在信息分析、加工、处理和预测技术方面,除了传统气象要素预测外,气象部门已有能力逐步制作其它与地球环境有关的物理、化学、生态等方面的预测。另外,气象部门对地球环境预测方法和大气圈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定性统计分析发展到对其中诸多物理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

7,简述气象观测场场地选择的要求及场内各仪器安装的要求并解释原因

气象观测场http://baike.baidu.com/view/750103.htm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地http://www.cmabbs.com/thread-3187-1-1.html
提干不清不作回答气象台站环境条件的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其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气象台站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因此,站址一般都不应选在山顶、山谷和洼地,也不应该靠近大片树林或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中,以及工业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方。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受不同地形的影响,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都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对辐射、温度、湿度、降水,特别是风(据试验,空旷地带的风在越过20m高的树林后,风速可减小20%。)等要素有显著影响。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观测资料更明显地缺乏代表性。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这对温度、湿度有明显影响,一般城镇均较农村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低风速,又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照观测会造成影响,同时间接地也会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则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上面仅指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有些地区很难找到完全合乎要求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如在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的浅山区和丘陵地区,站址选在较平坦的山顶就比在山谷、山坡上要好一些;再如,戈壁沙漠、草原、林区等地形、地貌单一的地区,就应选在能反映当地下垫面自然状况的地方,否则反而没有代表性。在资料的使用上,要求一站资料至少连续在10年以上。因此,台站建成后应尽量不变动站址;否则,既耗费国家资财,也影响资料序列的连续。新建1个台站必须慎重选择站址,使选定的地点尽可能地符合规定要求;已经建成的站,应做好探测环境的保护和场地标准化的维护工作。2地面气象观测场的要求如果站址合乎要求,观测场地标准与否则取决于距离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林、高杆作物等)的远近和面积大小。距障碍物过近是不合适的,如果观测场地距障碍物的距离是其高度3倍的话,将有1/10的天空看不见,这显然不合乎视野开阔的要求。据试验,在有障碍物(与观测场的距离是其高度的4 ̄6倍)的方向上,风向频率较其他方向减小2% ̄6%,风速平均偏小0.5 ̄1.0m/s。在有6级以上大风时甚至可能偏小4 ̄5m/s,气温平均偏高0.5℃左右。因此,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为碍障物高度的3倍以上,并尽可能大一些。观测场地还不宜过小,否则场内仪器的安置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在丘陵、浅山地区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场地比较困难,安置仪器件数较少的站可以适当小一点。因此,对观测场有25m×25m和20m(南北向)×16m(东西向)这2种要求。观测场四周一般应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此外还需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其数据气象台站环境条件的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其关键在于站址的选择。气象台站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因此,站址一般都不应选在山顶、山谷和洼地,也不应该靠近大片树林或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中,以及工业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方。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位,由于受不同地形的影响,风、云、温度、湿度等要素均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都不能真实反映这个地区自由大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树林对辐射、温度、湿度、降水,特别是风(据试验,空旷地带的风在越过20m高的树林后,风速可减小20%。)等要素有显著影响。在建筑物密集的城镇,观测资料更明显地缺乏代表性。由于建筑物吸热和散热都较快,人类活动频繁,这对温度、湿度有明显影响,一般城镇均较农村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建筑群会影响空气的运行,既减低风速,又能改变风向。此外,城镇空气固体悬浮物多,能削弱太阳辐射,使能见度下降,这对日照观测会造成影响,同时间接地也会对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降水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台站设在工业城市最多风向的下风方,则经常受吹来烟尘的影响,影响观测资料的代表性。上面仅指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有些地区很难找到完全合乎要求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如在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的浅山区和丘陵地区,站址选在较平坦的山顶就比在山谷、山坡上要好一些;再如,戈壁沙漠、草原、林区等地形、地貌单一的地区,就应选在能反映当地下垫面自然状况的地方,否则反而没有代表性。在资料的使用上,要求一站资料至少连续在10年以上。因此,台站建成后应尽量不变动站址;否则,既耗费国家资财,也影响资料序列的连续。新建1个台站必须慎重选择站址,使选定的地点尽可能地符合规定要求;已经建成的站,应做好探测环境的保护和场地标准化的维护工作。2地面气象观测场的要求如果站址合乎要求,观测场地标准与否则取决于距离障碍物(包括建筑物、树林、高杆作物等)的远近和面积大小。距障碍物过近是不合适的,如果观测场地距障碍物的距离是其高度3倍的话,将有1/10的天空看不见,这显然不合乎视野开阔的要求。据试验,在有障碍物(与观测场的距离是其高度的4 ̄6倍)的方向上,风向频率较其他方向减小2% ̄6%,风速平均偏小0.5 ̄1.0m/s。在有6级以上大风时甚至可能偏小4 ̄5m/s,气温平均偏高0.5℃左右。因此,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应为碍障物高度的3倍以上,并尽可能大一些。观测场地还不宜过小,否则场内仪器的安置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在丘陵、浅山地区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场地比较困难,安置仪器件数较少的站可以适当小一点。因此,对观测场有25m×25m和20m(南北向)×16m(东西向)这2种要求。观测场四周一般应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此外还需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其数据
文章TAG: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最新区域自动自动气象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