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高速读能力
略读是前提,精读是基础。
略读是读懂这段文字说的是啥,重点句在哪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搜索能力。以前,有人说一目十行,我总觉得是夸张的说法,可是自从养成速读的习惯,我才知道一目十行是可以实现的。
两三百字的言语题,试一下,5秒钟找到短文说的是啥,用10-15秒钟找到短文的中心思想是啥,再用10秒钟从备选项里找到答案。也许对于你,刚开始比较难,常听朋友说,一个短文总要反复读两遍才能找到主题,我要说其实言语题,或者说后边的包括定义题,都不是让你精读的。因此,不必一字一句嚼来嚼去,找到关键字句才是重点,这也就是我们看到市面上经常说的言语题的作答秘籍。
略读适合言语题中的主题句和主旨句。如“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准确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而在资料分析题中,按照问题去原文里找相关数据也是一个略读能力的问题,一道题,我比你快五秒,整个资料分析我就比你快两道题提前做完。我略读的能力是在大量做题中养成的,刚开始也困难,强制自己只读一遍,往往是囫囵吞枣,但是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主观意念的反复强制会让你获得能力上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潜移默化的。当然,你要是有时间,读读人民时评也是很好的。
精读也很重要。
强调略读和精读的区分是因为主要是针对每个人来说的,一个阅读能力很强的人,他的略读能力很可能已经是非常厉害了,那么精读主要是从细节上确保准确的方法。比如言语中的字词填空,略读能凭语感读出答案的就不需要精读,如果读不出的,才需要精读来区分答案与原文中的细小差别。言语题中的 “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这类题型,需要你把每一个答案带入到原文中去比对,当然,答案中如果有“绝对”,“必须”之类字样的花,基本上可以直接略去。逻辑判断中,精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找到两个人话语中的矛盾,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使用代入法去排除答案中不适合的选项,都需要的把握原题,这方面不是我强项,什么充分必要,与或非,我搞不懂,你要是超强,我很佩服。其他计算类的试题,精读自然重要不必细说。
5、思想态度决定一切
我在贴吧上看过很多朋友的公考经历,有的裸考上岸,有的运气上岸。不可否认,人和人的差别是有的,能力不一样,再加上一些运气,成公就是信手拈来的事。好多朋友把考公就当作一次撞大运,每年都考,考前一个月,突击看看,没考上,书本一扔,该玩玩,该乐乐。我身边就有一个同事,年龄比我小五岁,重点大学毕业,因为没有编制,从二十六七岁就开始考公,连考五六年了,每次都是半裸考,至今无缘金榜提名。以我的经验看,导致这样的结果完全是思想和态度的问题。
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做事情不用心,在我们单位和我爱人的单位就能够感受到,这既是坏事,又是好事。你想想,与你竞争的对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你有啥可怕的呢?同时也要努力让自己不成为这样的人。
行测是考察越来越趋于全面,往往针对越强的复习,效果越差,当然我指的不是专项强化之类的复习。我的意识是要把平时的积累重视起来,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一些时评,平时多留意时事热点,历史文化之类的,培养爱好多看看呗,法律经济之类的,平时工作和生活都用得上,往往一句话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与别人侃大山,说出一些有理有据的理论往往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钦佩。我推荐上人民网,看时评,关注党和政府的报告,学习公务文体,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政体,关注广西公务员考试公众微信,学习上岸者分享的经验,上一些公考机构的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好多知识点,闲来无趣,就当陶冶情操了。
如果你爱好多,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那我很佩服,这是你比别人的优势,常识题能拿到一半的分数,你就有已经占据优势了。
6、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为啥把技巧和方法放在后边来说,主要是因为,方法是具体化的容易掌握,市面上公考机构以及各种考霸的心得经验已经很多,我就不细说了。
言语理解,先看问题问的是啥,然后决定略读或是精读,略读的方法可以先找关键词,再找中心句,后是分析文体。精读的需要注意细节,过于绝对化的词语往往都是错的。选词填空,无非一个是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一种是先后语气的判断,另一种是句式的对仗。
数学运算题,我一般是运用代入法,排除法,具体的不想展开,可以参考一些资料。
常识,别纠结,排除法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别耽误时间!图形推理无非数量、点线面,对称轴等。
定义判断,不用关心那个定义是什么,主要记住主谓宾之间的联系,到答案中一找就出来了。
类比推理,用语言把词语进行连接,答案里有相同方式使用的就是正确的。
逻辑判断,分削弱和增强,一般来说,其中只有几道是区分程度的强弱,其他题都是要么是无关项,要么是语气相反。
言语题里边有个排顺序的题型,可以按照答案里给定的顺序进行尝试连起来读,顺畅的就是答案。
逻辑判断里有种甲乙丙,一个说真话,其他说假话,或者判定人的身份之类的,一个是找到两个人说话的矛盾之处,再用另一个人说的话来判定前面两个人哪个人说了假话。身份判断的题一般使用排除法,或代入法,过于复杂的,直接蒙一个就OK了。
资料分析需要从提问出发,可以估算的就不要精算,另外,要把同比,环比搞清楚,要把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名词理解透,切不可丢分。
备考资料领取:http://changde.offcn.com/html/yuedu/?xsh
7. 上海公务员考试很难吗
上海考公务员并不难。录取就难了。一个面试就完成了。这个你懂的。
8. 上海本地人考公务员难度
我参加过一次。
感觉过笔试线不太难,申论一般都能打分到60左右吧。但考高分还是比较难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有好多多选题,而且还要加考1门专业课。所以还是要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