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虹口区 > 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广富林遗址在哪里

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广富林遗址在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6 02:08:20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广富林遗址在哪里

广富林遗址公园在广富林路上,近龙源路,坐松江15路,松江24路在华东政法学院站下车。

广富林遗址在哪里

2,上海郊野公园门票多少

上海郊野公园门票是免费的。门票发售广富林郊野公园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游客需通过广富林郊野公园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选择出行日期、时间及人数,即可获取入园当天的二维码(电子门票),届时可扫码入园游玩。无法预约的游客可凭身份证现场换取纸质门票入园。扩展资料:上海广富林郊野公园简介:上海广富林郊野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公园紧邻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第六家开放的郊野公园。公园北起辰花路,南至广富林路,东起辰山塘,西至油墩港,总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整个公园共有7个出入口。广富林郊野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侧,紧邻广富林文化遗址,是继青西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廊下郊野公园、浦江郊野公园、嘉北郊野公园之后,是上海市第六家开放的郊野公园。

上海郊野公园门票多少

3,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的介绍

松江发布”官方微博昨日宣布,位于佘山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开始首轮灯光调试。富林湖畔长约一公里的建筑已亮灯,水中的灯光屋景美轮美奂。即日起至正月十五,每天17时至22时亮灯,可免费参观。

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的介绍

4,广富林文化遗址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泽路以南、沈泾塘以东、油敦港以西,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1977年12月,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3年5月,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于此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已在规划建造中,现已初具规模并有望成为松江大学城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的设施。广富林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也是东周时期留下的的遗址。遗址保护: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地块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和实事。然而,我们必须依法行政,对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地块建设作出准确的定位。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地块的建设应该定位为保护性建设。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强调了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但被破坏和消亡,那只能是追悔莫及。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其次再是利用和管理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而,广富林遗址的保护和环境建设,已经到了必须要摆上议事日程的时候。近年,国家文物局提出要重视大遗址的保护问题,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就是一处典型的大遗址。因此,对广富林古文化遗址的规划建设,一定要定性为保护性建设。

5,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怎么样

据说是什么良渚文化遗址对吧,感觉好有档次的样子,里面有个湖,周围很清凉的,夏天的时候会来这里逛逛非常的舒服,顺便还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一箭双雕的事情,就是交通不太方便,要是交通完善下就更好了。

6,这叫什么建筑

这里是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广富林,位于松江城西北6公里,辰山塘东岸,佘山镇广富林村,地处上海市松江大学城,是上古时期东吴东部文化、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文化遗址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乃至两汉以前,几乎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这样的历史遗迹对于上海这样一个缺少历史根基的城市来说,其历史价值、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意义都十分重大。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地区的先民就在松江广富林留下了生存发展的足迹。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广富林地区孕育了繁荣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四千年前,北方的王油坊先民迁居到广富林,与当地原住民一起创造了南北文明相互交融的“广富林文化”。 为了传承历史文脉,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的广富林项目包含有遗址公园、文化展示区、古镇改造区等几大片区,周边还设计了体现休闲、居住功能的中式院落等。 其中,规划以考古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凸显农耕、生态文化,以绿地、广场的形式,对古遗址加以原生态的保护和呈现。 广富林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以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古镇原始生态肌理为目标,将结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建成一个“水下博物馆”。在遗址保护区之外,还开辟了占地120亩的“文化展示区”。其中,广富林遗址考古博物馆将作为主体建筑矗立于公园核心位置。 博物馆四周将开挖河道,形成一片200多亩的水域,而博物馆就在水中“漂浮”,整个馆分水上观光台和水下展厅两部分。展厅不仅陈列出土文物,开辟广富林发掘现场模拟展示、藏宝室等配套设施,还包括一个再现古老集镇民风民俗的广富林汉代集镇模拟馆,一座集中展示上海古代重要历史人物形象及事迹的乡贤祠。一批制陶坊、布艺坊、农耕院、书院、水上码头等也将在此建成,西边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将被原址保留,形成一个具有都市农庄特色的公园。

7,在松江如何坐车到广富林遗址公园

附近交通不大方便,在人民北路其昌路坐松江24路坐到华东政法大学站下,然后在走过去大概要10分钟
那里现在还没好,不过已经差不多了,现在是免费的
建议白天去,晚上很多门会关起来,很多东西看不到
15路 24路 都到的。人民北路先可以坐到大学城地铁站,在那边车站坐15路去。
如图

8,上海耗资200亿的修建的遗址公园是哪一座

上海耗资200亿的修建的遗址公园当然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也是号称“中国最奇特建筑”,整整花费了200亿人民币建造,但是大部分却埋在水里面,只漏出屋顶供大家参观。这里就是上海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城西北6公里的地方,老上海都知道,广富林是松江区的根本地带,甚至在坊间还有人说是先有了松江府后有了上海滩,专家研究了之后才发现,广富林遗址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是一个新文化遗址。在这里,专家后来还发现了广富林文化的墓葬,也是随着发展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事实证明,这里的有人的时候已经往前推进了几千年。因为文化底蕴丰富,并且考古研究价值相当之高,所以后面有关部门也是专门拨款决定重修广富林遗址,前前后后花费了10年的时间,总投资也是达到了200亿的人民币,才将这个遗址改变成为了现在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要说这个公园,我想说,在中国可以说是独一份的,因为这里上面全是水,这里是一个水下的博物馆,因为要保护本身的水下建筑,所以耗资巨大时间久。在完整地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于整个文化遗址进行了重修,并且保留了老文化遗址,加入了新现代化元素,整个建筑埋在水下,来到这里的游客们无一不啧啧称奇。广富林文化遗址,主要展馆由古陶艺术馆、陈子龙纪念馆和木艺展示馆和最为关键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等多个场馆组成,想要来到这里参观的话一定先要选择好景区的路线图,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选择一个最为便捷的路线来参观,这样的话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到整个文化遗址的重要景点组成。因为其耗资巨大、修建时间长,再加上整个文化遗址是在水下修建而成的,所以这里每天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来到这里的游客无一不被其奇特的外观和文化底蕴所吸引,所以趁着假期趁着空闲,带着家人来看一看这个文化遗址,感受一下中国基建的能力!中国“最奇特”的建筑,耗资200亿修建,却只能看到个屋顶!

9,广富林遗址在那儿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位于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河路以南、沈泾塘以东、油敦港以西,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1977年12月,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于此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已在规划建造中,现已初具规模并有望成为松江大学城内重要的文化旅游设施。  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悠久的农耕史,表明了当地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的纺织历史也很久远,遗址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纺轮。东周至两汉时期,当地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以后逐渐衰弱。
广富林遗址公园在广富林路上,近龙源路,坐松江15路,松江24路在华东政法学院站下车。

10,上海周边的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有什么好玩的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根,每一个繁华的都市也都是由它的根基所发展起来的。而松江区,就是上海的根基。在上海人眼里,松江这个地方并不起眼,只是远离都市的乡下,是为市区提供瓜果蔬菜和粮食的地方。在民间早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史”这样的谚语。上海的根是松江,而松江的根就是广富林。广富林文化遗址就是位于松江。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还有他周围的景点。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是中国首家的水下博物馆。为了建造这一座博物馆,上海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花费巨资建成了这一座水下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大部分建筑都隐藏在水下,只有部分屋檐露出水面,就好像这里的建筑都是淹没在大水之中一样。其实,这是博物馆的特意安排,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别出心裁,而且还能保护博物馆内的许多文物。如果来到这里参观旅游,你一定会为这种奇思妙想而惊叹不已。除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公园外,在这里的周围还有其他的许多景点。知也禅寺就是其中的一个景点。相传,有一位大僧从远处云游到这里,见到这里风景优美,地杰人灵却没有一间寺庙。于是他就发下心愿,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寺庙。经过这位高僧十几年的化缘,才筹齐了善款修建了这一座寺庙。取名为知也禅寺庙。这座寺庙到现在依旧香火旺盛,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和上海本地人从市区专门过来祭拜。知也禅寺庙外,这里还有着关帝庙。广富林“关帝庙”是上海唯一获得山西关帝祖庙授碑的庙宇。这里主要供奉的就是关公关云长。关公在民间被认为是武财神,掌管天下钱财,招财进宝。因此来到这里祭拜的人也有很多,如果你来到这里游玩参观,说不定还能遇到不少上海商人前来祭拜。在广富林公园附近,还有一个造型奇特的广场。在这个广场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骨针,这里就是骨针广场了。骨针广场是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核心地标,很多朋友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这里要摆放这么大的骨针呢?其实,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在考古挖掘广富林遗址的时候,就曾经出土过大量的骨针,也算是广富林遗址的特色之一了。富林塔也是在广场附近的建筑之一,虽然这一建筑与宗教风格十分相似,却不是道教或者佛教场所,只是一座仿古的建筑,供游人参观乘凉。在富林塔前面还有一个水池,水中的倒影与真实的建筑连成一体,让人有一种回到了古代的穿越之感。可以说是十分独特的建筑了。这就是位于上海松江的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在这里,不仅有文化遗址公园,还有着知也禅寺和关帝庙,有着现代化的骨针广场和富林塔。在这不仅能够欣赏到构思巧妙的水下建筑,还能开阔眼界,了解历史知识。

11,广富林遗址公园要门票吗

松江的广富林遗址公园目前没有开放,现在还在闭园建设中。
现在广富林遗址公园还在建设中,是免费的。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地址:松江区松江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村北。水上古城 光影绮丽  穿过十余根华表,进入广富林遗址公园,就能看到一座座“漂浮”在水中的徽派建筑,13万平方米的水域中,各类功能建筑星罗棋布。在目前开放展示的核心区域,绵延一公里的建筑倒映在湖面。一到晚间,灯光点亮,古建筑柔和的光影装扮着湖面,时而被风吹皱,景致绮丽。  彭康杰表示,春节期间,广富林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几天,参观人数每天都破万。“周边三条马路全停着私家车,大概超过1000辆。”他表示,工作人员、安保、民警、协管近50人在现场维持秩序,“还是有点招架不住”。  彭康杰介绍说,广富林之所以受追捧,很大的原因是上海景点很少有系统性的“古色古香、修旧如旧”,“有些傍水却没有古建筑,有些古建筑却没有水景,广富林则两者兼得。”正是因此,来广富林观景的市民才络绎不绝。  修旧如旧 内蕴新意  作为松江着力打造的文化功能区,广富林还承载着先民的文化血脉。上海地区先民在广富林生存的足迹,自新石器时代就已显现。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广富林地区,孕育了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四千年前,北方的王油坊先民迁居到广富林,与当地原住民一起创造了南北文明相互交融的“广富林文化”。按照规划,广富林遗址公园以考古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周边还有文化展示、古镇改造和休闲居住的功能。  松江区文广局业务科科长周文英表示,广富林占地120亩的文化展示区内包括一座“水下文化展示馆”。广富林考古现场挖掘的文物,将与声光电的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模拟出广富林千百年的历史。  广富林的另一重文化价值,在于古建筑。在民俗文化建筑群、宗教文化建筑群及古镇改造区等版块,广富林引入了大量原拆原建的江浙皖古建筑,也集中对松江区内的河道、池塘、树木、古道及历史建筑进行测绘编号,希望尽可能“修旧如旧”。  新建的五星级酒店和高端精品酒店,也要求在满足现代人居住、餐饮、休闲等功能的同时,结合周边古建筑和中式院落的特色进行设计。为保证中西古今结合,广富林施工建设部门引入了自然采光、太阳能屋顶、墙面立体绿化等新技术。在广富林建筑群中,太阳能光电板的安装总面积达到2085.8平方米,太阳能发电系统总发电量约为166-187千瓦时,可以满足约50%的照明用电。  文化景观 有待细品  目前广富林遗址公园只是部分对外开放,不少功能设施还在完善之中。多位游客表示,在公园内外还拦有警戒线,参观有些建筑需要从栏杆间爬进爬出,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公园内的安全、卫生设施等,也未全部建设完毕。
前往百度APP查看回答亲!您好!您问的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是需要门票的呢。票价在:15~50元左右呢(此价格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3)身高1.3米(不含1.3米)~1.4米(含1.4米)的儿童;2、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证件)。(3)身高1.3米(不含1.3米)~1.4米(含1.4米)的儿童;2、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证件)。注:由于广富林文化展示馆日承载量有限,每天门票将限量发放,建议提前网络购票。更多3条
现在还未全部完工,可以随便进入,里面的庙要收门票的

12,请问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坐什么车可以到

松江24路,到华东政法大学站下车,沿松辰公路走进去即可
寻找文化之根——访广富林遗址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们终于可以停下脚步,注视属于松江的根。  ——题记  树因有根才显得郁郁葱葱,显得枝繁叶茂;花因有根才熬过风霜雨雪,熬过花落花开;草因有根才冲破层层黑暗,冲破岩石大地。我们生存的这一片松江古城底下,同样也埋藏了深深的根,那就是广富林遗址。它跨过世纪,穿越秋冬,安静地沉思于华夏大地的一角。  初春的日子,我与同学乘车前往松江新城的广富林,我怀着几缕新奇和神秘的渴望走进这充满文化积淀的遗址。一边和同学在其中漫步,一边听导游娓娓地介绍广富林。广富林原称黄甫林、广福林古代属于华亭谷范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古发现并已证实:这是一处历史大跨越的圣土,几千年以来,广富林地区一直没有断过人烟,先民们在今天的广富林地段繁衍生息,以捕捞鱼虾、种地耕田为生存方式。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先民们因洪涝迁移到松江佘山以南的区域作为最终的栖息之地,于是这处田园水乡就成了他们的生长之地。这一文化遗存的发现超越了零星分布在该地区的其他文化,是十分稀有的文化瑰宝,成为松江的骄傲!  想知道广富林遗址的发现历程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1958年,当地农民开掘河道时,发现了大批古代遗物。1961年9月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探明遗址为2层。上层面积10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陶纺轮、陶饼、带纹饰、硬陶和带釉陶等,系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面积7000平方米,有灰坑1个,墓葬2座。通过考古和挖掘,初步证实了广富林地区是一处相当有价值的考古宝地,为诊断松江悠久的历史奠定了基础。  1999至2005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勘探和小规模的发掘,首次发现了一类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遗存,推测出广富林是松江最老最早的古城镇轮廓。  2008年,随着这一带的规划建设,广富林遗址开始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开探方196个,为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田野考古现场。从遗址发掘出大量极具考古价值的遗存,其中东周时期的青铜鼎残器是上海考古工作首次发现,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时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谱的空白,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提供出新的材料。  无意中目光瞥向手表,发现时间已然过半。我和同学们来到晚明着名的文学家、诗人,陈子龙墓,它于1987年9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墓地1300余平方米。松柏环绕,郁郁葱葱;碑亭墓室,庄严肃穆。入口处辟有3米宽甬道,石牌坊作墓门,高6。7米,牌坊正中由着名书法家李一氓书“明陈子龙墓”。过牌坊甬道,缓步三级,为小平台,北侧新建3。3米高、2。7米阔的碑墙,嵌有着名书法家、学者顾廷龙先生撰书的《陈子龙事略》石四方,陈子龙画象石一方,古朴端庄。过小平台,再步四级,为墓前大平台。墓室为三穴砖砌券顶,坐东向西。  面对这历史名人的墓碑,我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不仅有对广富林文化的赞叹,更饱含了对陈子龙烈士的钦佩!  不知不觉中,和同学游览的时间所剩不多。我与同学向北走向在一座座小院,领略到各种式样的装饰品不同的风貌。再往前走是延伸公园的新建石桥,大多是复古的环龙桥,石桥大多是圆拱形,上面铺就石板,重塑了当年古镇的风貌。宽敞的路面上还有一座座横跨的过路楼,烘托出广富林的意蕴与不凡。这些跨楼造地很是奇伟,似有廊桥楼的特色,却又有了一份自然的超越;似有竹门楼的婉约,却又多了一丝刚毅……是的广富林作为松江的一个区域,创造了松江历史最悠久的神话。  是什么让胡杨“活了三百年不倒,死了三百年不朽”?是什么让黄山上的松“飞檐走壁”?是根,是在地下伸开无数手臂趴着泥土的根;是用细微的管道努力允吸着露水的根。  松江之根,我们的根。华夏存根,根扎华夏儿女!
文章TAG: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松江江广富广富林遗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