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虹口区 > 高平子,姓高平子辈叫什么

高平子,姓高平子辈叫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5 08:07:00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姓高平子辈叫什么

高平佑 高平远 高平亮 高平航 高平鸿 高平兴 高平枫 高平扬 高平锐

姓高平子辈叫什么

2,高平子的介绍

高平子(1888.12.23 ~1970.3.23)原名均,字群,因钦佩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张平子),故自号平子,别署在园,上海金山区人。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致力于天文学研究,曾任教于震旦大学。后潜心研究天文学,发表《周髀北极璇机考》一文,以精密论证推算出周代北极星的正确位置,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高平子还是中国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学组织南社的活跃人物,国学和法文功底俱为一流,他曾用中国古体诗翻译法国作家雨果的爱情诗《赠彼姝》,并在报上发表,在社会上广为流传。1983年国际天文学朕合会第十八届大会在希腊召开,大会通过决议:将月球正面东经870.8,南纬60.7处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

高平子的介绍

3,月亮上有几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子命名

月球上面有几座环形山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石申环行山、张衡环行山、祖冲之环行山、郭守敬环行山 。此外,还有一座以中国古代官职"万户"环行山。在月球正面有一座环行山以中国现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命名的,它位于月球正面东经87度、南纬6度。 所以总共有6个人。

月亮上有几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子命名

4,月球上有几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环形山分别叫什么

五座。分别叫: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万户环形山。古代天文学家在给月球上的山起名字时,规定了月球上的山用地球上的山名,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一规定沿用至今。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五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万户环形山。扩展资料: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直径大于1000米的月坑总数达到了3300个以上。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占月面的7-10%。

5,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哪位古代著名科学家命名的

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
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
石申环行山、张衡环行山、祖冲之环行山、郭守敬环行山还有一座以中国古代官职"万户"环行山。在月球正面有一座环行山以中国现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命名的,它位于月球正面东经87度、南纬6度。
张衡
祖冲之 七年级的历史课本上有

6,中国历史上姓高的名人有谁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亲,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答案正在快速输入……我需要手动打字,请稍待三分钟。等待过程中,亲可以先点一下 关注 我哦 亲,比如,唐代的高力士 和唐玄宗李隆基一起的人 再比如高欢以及他的帝王家族等 提问 还有吗? 回答 三国的高顺 高干,袁绍的外甥 高孝基,隋朝,这个人高度称赞过房玄龄和杜如晦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 提问 不用说了,这些够了。 回答 您好,因为看到您对我上次的回答没有评分,对于您的体验我非常关注。如果您对我的服务满意,希望可以给一个『赞』呢!如果有问题的话,我随时在线等待为您服务。祝您生活愉快,幸福美满! 更多9条 

7,高平子是谁

高平子(1888~1970.3.23)原名均,字群,因钦佩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张平子),故自号平子,别署在园,上海金山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绩籂贯饺卟祭诡熄韩陇震旦学院。毕业后致力于天文学研究,曾任教于震旦大学。
原名均,字群,因钦佩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张平子),故自号平子,别署在园,上海金山县人。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潜心研究天文学,发表《周髀北极璇机考》,以精密论证推算出周代北极星的正确位置!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371425.htm
你好!高平子(1888~1970.3.23)原名均,字群,因钦佩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张平子),故自号平子,别署在园,上海金山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致力于天文学研究,曾任教于震旦大学百度百科如有疑问,请追问。

8,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环形山这4位古代科学家是谁

其实一共有六个一、石申石申是战国中期天文学家,魏国人.他和楚人甘德各自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石申山.二、张衡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著有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测定天象的浑天仪.公元132年,制成了测报地震的地动仪.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东经112度、北纬19度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  三、祖冲之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人的演算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缀术》到唐朝时被定为学校的课本.其创立的《大明历》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之一.1959年10月,原苏联在“月球3”号卫星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照片后,就以祖冲之命名一个环形山.其月面坐标是:东经148度,北纬17度.  四、郭守敬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站,最北的观测点在西伯利亚,最南的在西沙群岛,进行规模巨大的“四海测量”.他推算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精确程度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无几.他主持编成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在相同.另外,郭守敬还创造和改进了十余种天文仪器,著名的“简仪”就是他创造的.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西经134度、北纬8度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五、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他想用借用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考虑到加上风筝的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以上的是在月球背面的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型山.月球上,月面坐标为6.7S,87.8E之处,有一座以“高平子”命名的环形山.这就是在月 球正面唯一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六、 高平子高平子(1888~1970.3.23)原名均,字群,别署在园,上海金山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致力于天文学研究,曾任教于震旦大学.后潜心研究天文学,发表《周髀北极璇机考》一文,以精密论证推算出周代北极星的正确位置,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民国15年(1926年)参加首届国际无线电经度联测,为中国取得第一批近代经度值,这是中国天文学家参加国际天文联合观测的开端.民国17年,他应邀赴南京中央研究院,筹备天文研究所.民国24年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五届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被吸收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会员.回国后,他从事于太阳观察和研究工作,主编《国民历》和《天文年历》.民国26年撰写《圭表测景论》,被海内外学术界认为是极有价值之作.民国37年到台湾担任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省气象所技正、“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央大学教授等职务,主持“天文月历”和“国民历”的编制,协助创设台北园山天文台.著有《学历散论》《平子著述余稿》《史记天官书今注》《史日长编》等共139篇.1970年病逝.鉴于他对天文方面的成就,1983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第十八届大会通过决议:将月球下面东经87°.8,南纬6°.7处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

9,月球环形山上以中国人命名的是哪几个人

石申环行山、张衡环行山、祖冲之环行山、郭守敬环行山 。此外,还有一座以中国古代官职"万户"环行山。在月球正面有一座环行山以中国现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命名的
石申 石申是战国中期天文学家,魏国人。他和楚人甘德各自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石申山。 张衡 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著有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测定天象的浑天仪。公元132年,制成了测报地震的地动仪。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东经112度、北纬19度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 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人的演算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缀术》到唐朝时被定为学校的课本。其创立的《大明历》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之一。1959年10月,原苏联在“月球3”号卫星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照片后,就以祖冲之命名一个环形山。其月面坐标是:东经148度,北纬17度。 郭守敬 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站,最北的观测点在西伯利亚,最南的在西沙群岛,进行规模巨大的“四海测量”。他推算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精确程度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无几。他主持编成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在相同。另外,郭守敬还创造和改进了十余种天文仪器,著名的“简仪”就是他创造的。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西经134度、北纬8度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 万户 明朝人万户在座椅上捆绑了47支火箭,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持两个大风筝,令人点火,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万户惊人的胆略和非凡的预见,为后人进入太空打开了思路。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推力飞行的先驱者,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以上的是在月球背面的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型山. 月球上,月面坐标为6.7s,87.8e之处,有一座以“高平子”命名的环形山。这就是在月 球正面唯一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10,谁是中国近代太阳黑子观测的开创者

高平子(1888―1970),原名高均,字君平,别号在园,出生于江苏金山(分属上海)一个富裕的文人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叔父都是当地有名的文人。父亲高煌是清光绪甲午科的举人,一生重视教育,曾创办过实枚学堂、寅宾学堂。叔父高燮是江南著名的藏书家,早年因受革命党的影响,写过鼓吹推翻满清统治的诗文,被世人誉为“笔摇清帝鼎”。高平子生长在这样的开明世家,深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自幼就聪颖好学,喜欢读书。他6岁开始读书,就读于本村私塾,从小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在他的家乡,当时有一位叫顾尚之的人,精通经史典籍、先秦诸子,尤其喜欢天文历算之学。高平子经常去顾尚之家,翻阅他的藏书,逐渐对天文历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为他今后的治学方向打下了基础。 高平子学习非常刻苦勤奋,立志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欺侮的时代,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纷纷出国学习,效法西方,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而寻求一条救国的道路。而办企业、办教育就是当时最风行的救国措施之一。著名的教育家马相伯先生“游历欧美回国,决心办新的中国大学,和欧美大学教育并驾齐驱,”,希望通过培养人才来达到挽救国家的目的,于是于1903年在上海创办震旦学院。震旦学院仿西方的教育模式,标其办学目的在修身立命以造福人群。高平子看到震旦学院的招生简章后,决心报考,于1904年通过考试而获录取。当时他只有16岁,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但他学习成绩超群,深得马相伯先生的赏识。 1912年,高平子从震旦学院毕业,随即入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及佘山天文台学习近代天文学。徐家汇天文台和佘山天文台是由法国天主教会分别于1872年和1900年创办的,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近代天文台和天文仪器。高平子跟随佘山天文台台长、法国神父蔡尚质学习。蔡尚质待人诚恳,诲人不倦,并长于太阳观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高平子除研读天文书籍外,还从事太阳黑子、小行星及双星的观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收回了青岛的权益。1924年,高平子和蒋丙然从日本人手中接管了青岛观象台,这是当时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掌握的外国人建立的天文机构。观象台设两个业务科,一个是气象地震科,由台长蒋丙然兼任科长;另一个是天文磁力科,由高平子任科长。高平子从头做起,恢复被中断的天文观测工作,成为我国的太阳黑手观测及子午测时工作的开创者。1926年,他协同宋国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取得良好结果,成为我国最早参加国际联合观测的学者。 1928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高平子被聘为研究员。在天文研究所,他做了多方面的首创性的学术工作:主持天文研究所临时所址鼓楼的经纬度及江西庐山经纬度的测定工作;曾担任代理所长,负责接收北京中央现象台(后改为中国天文研究所);主持《天文年历》的编算工作。他还协助建设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尤其是1933年北京中央观象台的古代天文仪器浑仪和简仪迁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陈设,高平子前后奔波,做了很多工作。 高平子原名叫高均,由于他生平最佩服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张衡的学说集古天文学之大成,其制作开形器研究之正轨”,“后世中国天文之中衰,只是后起者未能继轨前贤的责任。”张衡字 平子,所以,他改名为“平子”,以立志发扬光大张衡对中国天文学 的贡献。在佘山天文台学习期间,蔡尚质曾拿《史记·天官书》感慨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他的话启发了高平子,使他认识到研究中 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意义。1934年以后,高平子更加深入涉足这一研究领域,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天文文献。在这期间,他写成《史日长编》作为天文研究所专刊出版,这本书是年代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极好工具书。 1936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奉命测定河南登封测景台的经纬度,高平子前往完成测定工作。他还系统地考察了我国古代天文观测方法―圭表侧影,写成“圭表测影论”,编入中央研究院周公测景台调查报告专刊。193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第五届大会,高平子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前往出席。在这次大会上,中国正式参加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天文研究所奉命内迁,先到湖南后经桂林到昆明。高平子因父亲生病未能随同内迁,他避居上海租界,闭门研究中国古代天文文献。1948年,高平子迁居台湾。1949年起在台湾气象所任技正,直到退休。高平子逝世前一直为台北“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任台湾“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他还在台湾发起创立“中国天文学会”,连任几届理事长。 1970年3月,高平子因患冠心病在台北逝世。198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命名工作组通过决议,将月面坐标为6.7S,87.8E的月面环形山命名“高平子环形山”,高平子成为在月面上留名的惟一的中国现代天文学家。 高平子是我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者和创建者之一,他早期对创建我国现代天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又开创了以现代科学知识阐释我国传统天文历学的研究方向,使古籍文献的古义、古术及古术语得到现代解释,向全世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科技文化,促进了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高平子十分欣赏张衡的这句话:“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他也正是以这样的胸襟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终生献身于天文学事业,并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11,月球上第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形山是什么呢

万户。万户(?—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扩展资料: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月面上星罗棋布、重重叠叠的环形山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中央有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隆起的山环,内壁陡峭,外坡平缓。古代天文学家在给月球上的山起名字时,规定了月球上的山用地球上的山名,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一规定沿用至今。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五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万户环形山。有一座环形山以中国现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命名的高平子环形山。198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其中有两座分别以我国古代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和女词人李清照命名,这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万户
万户!!!根据国际天文联会规定,月球上的环形山通常是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开普勒环形山等。其中,有几座分别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名字命名: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和石申环形山。但万户是第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万户
祖冲之。“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万户啊,书上说的很明白,为了记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是第一座以中国人命名的环行山
“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百度百科,祖冲之。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22.htm

12,以中国古代人为名的月球山峰有哪些

一、石申 石申是战国中期天文学家,魏国人。他和楚人甘德各自写了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石申山。 二、张衡 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著有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测定天象的浑天仪。公元132年,制成了测报地震的地动仪。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东经112度、北纬19度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 三、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欧洲人的演算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缀术》到唐朝时被定为学校的课本。其创立的《大明历》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之一。1959年10月,原苏联在“月球3”号卫星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照片后,就以祖冲之命名一个环形山。其月面坐标是:东经148度,北纬17度。 四、郭守敬 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站,最北的观测点在西伯利亚,最南的在西沙群岛,进行规模巨大的“四海测量”。他推算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精确程度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无几。他主持编成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在相同。另外,郭守敬还创造和改进了十余种天文仪器,著名的“简仪”就是他创造的。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把月球背面西经134度、北纬8度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 五、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他想用借用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考虑到加上风筝的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以上的是在月球背面的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型山. 月球上,月面坐标为6.7S,87.8E之处,有一座以“高平子”命名的环形山。这就是在月 球正面唯一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六、 高平子 高平子(1888~1970.3.23)原名均,字群,别署在园,上海金山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致力于天文学研究,曾任教于震旦大学。后潜心研究天文学,发表《周髀北极璇机考》一文,以精密论证推算出周代北极星的正确位置,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民国15年(1926年)参加首届国际无线电经度联测,为中国取得第一批近代经度值,这是中国天文学家参加国际天文联合观测的开端。民国17年,他应邀赴南京中央研究院,筹备天文研究所。民国24年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五届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被吸收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会员。回国后,他从事于太阳观察和研究工作,主编《国民历》和《天文年历》。民国26年撰写《圭表测景论》,被海内外学术界认为是极有价值之作。民国37年到台湾担任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省气象所技正、“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央大学教授等职务,主持“天文月历”和“国民历”的编制,协助创设台北园山天文台。著有《学历散论》《平子著述余稿》《史记天官书今注》《史日长编》等共139篇。1970年病逝。鉴于他对天文方面的成就,1983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第十八届大会通过决议:将月球下面东经87°.8,南纬6°.7处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
祖冲之有,别的也许有吧,就不清楚了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文章TAG:高平子高平子高平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