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虹口区 > 2017年上海市运输行业收入,上海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科级干部月收入多少

2017年上海市运输行业收入,上海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科级干部月收入多少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7 18:43:02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科级干部月收入多少

上海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科级干部月收入多少?我觉得他们月收入因为因人而异吧,不等吧,有的可能能开两三万,有的可能开万,有的可能五六千

上海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科级干部月收入多少

2,上海都有什么经济支柱啊为什么GDP这么高

一、经济支柱:1、信息: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59.6亿元;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率13.7%,连续五年增长;从劳动生产率看,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人均产出居国内前列。2、金融:金融业占据2014年全市GDP的13.9%,仅次于工业、批发零售业。从2014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税收百强来看 ,42家金融企业入围,占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税收合计数的50%。3、商贸:2017,自由贸易港建设首先会带动国际中转贸易、离岸贸易的发展,大大提升上海港国际转口贸易份额,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转型升级。离岸业务税收政策及监管制度如有创新突破,也将带动离岸贸易发展。此外,“一线放开”“区内自由”能带动国际航运、国际物流、高端制造、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服务贸易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4、汽车:上海汽车工业的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经过20余年摸索,其在轿车、客车和载重汽车领域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上海汽车工业的腾飞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大众轿车合资项目的成功,领汽车制造业一举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5、成套设备:成套设备是指为生产某些产品或完成一定任务及功能所必需的整套设备。如电站成套设备、炼钢成套设备、棉布生产成套设备、剧场舞台成套设备等。按成套设备的特点划分,有专用成套设备(如轧钢成套设备)、标准成套设备(如三十万吨乙烯生产成套设备)和非标准成套设备(如剧场舞台成套设备)等。6、房地产:2017年1-10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05415百万元,同比增长3.7%;2016年1-12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70903百万元,同比增长6.9%。2017年1-10月上海市商品住宅开发投资额为170447百万元,同比增长7.3%;2016年1-12月上海市商品住宅开发投资额为196543百万元,同比增长8.4%。二、GDP高的原因:1、2018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加快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速回升的重要因素。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6和0.9个百分点,以支付宝、饿了么、拼多多等新兴企业为代表的盈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2、实体经济领域,在上海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上海工业生产处于良好状态。工业领域,新动能正在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高达29.6%,成为新兴产业中增长势头最迅猛的行业。3、依靠落实扩大开放重大举措,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提升。扩展资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东京10月12日讯(记者苏海河)日本城市开发商森大厦株式会社创立的研究机构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10月12日发布2017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PCI)报告,东京、新加坡、首尔、香港和悉尼等亚太地区五大城市跻身全球十大城市。评价标准依据为这些城市的“磁力”,即吸引世界各地有创造力的个人和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评分并排名。评价要素包括经济、研发、文化互动、宜居性、环境和方便度等六类指标。年度GPCI报告于2008年以来逐年发布,评价对象囊括了全球44座主要城市。北京和上海两座中国大城市的“经济”指标排名继续表现抢眼,凭借其人口规模和GDP水平及世界500强企业运营落户数量分列经济领域第三和第五位。上海在“方便度”指标上的排名同样位列第三,因有大量国内和国际航班从上海出发或抵达。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上海经济呈现“更趋协调”鲜明特点

上海都有什么经济支柱啊为什么GDP这么高

3,上海经济特点

2017年以来,一季度,上海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经济增长保持平稳,第三产业比重为70.7%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92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亿元,下降8.7%;第二产业增加值2012.53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896.40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7%。从主要行业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1799.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09.81亿元,增长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6.72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6.40亿元,增长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84.12亿元,增长14.4%;金融业增加值1399.49亿元,增长11.3%;房地产业增加值348.54亿元,下降16.1%。二、工业生产明显回升,企业效益增势较好一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2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实现了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分行业看,六个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5336.60亿元,增长10.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8.8%,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增长3.9%,精品钢材制造业增长4.6%,成套设备制造业增长3.0%,生物医药制造业下降1.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8%。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769.77亿元,增长12.1%。一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2193.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速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总产值增长29.3%,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产值增长14.8%,高端装备总产值增长4.6%,新材料总产值增长3.4%。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487.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而上年同期为下降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4.42亿元,增长40.1%,增速同比提高36.6个百分点。三、消费增长稳中有升,网络零售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商品销售总额2603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0.37亿元,增长7.8%,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49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53.37亿元,增长6.8%。分商品类别看,通讯器材类、煤炭及制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7.5%、35.0%和22.0%。从零售业态看,一季度,无店铺零售额44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增速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23.1%,增速提高6.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3%,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民间投资加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15.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增速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从主要领域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06.03亿元,增长25.7%,增速提高1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869.62亿元,增长8.6%,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146.98亿元,下降2.2%,降幅收窄9.1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4亿元,下降44.0%;第二产业投资147.44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投资1168.23亿元,增长12.4%。从经济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319.34亿元,增长28.0%;非国有经济投资996.56亿元,增长5.9%,其中,民间投资551.17亿元,增长23.8%,增速同比提高22.0个百分点。五、对外货物贸易大幅增长,利用外资金额出现下降一季度,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751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而上年同期为下降4.1%。其中,进口4462.11亿元,增长25.3%;出口3049.22亿元,增长13.2%。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3767.65亿元,增长19.3%;加工贸易进出口1784.45亿元,增长19.9%。一季度,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98.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37.96亿美元,下降9.5%。其中,第二产业实际到位金额2.14亿美元,下降18.5%;第三产业实际到位金额35.82亿美元,下降8.8%。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大幅上涨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涨幅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从两大分类看,服务价格上涨3.2%,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从八大类别看,医疗保健上涨8.7%,居住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衣着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食品烟酒上涨0.7%,交通和通信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8%。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4.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8%。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良好,货币信贷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其中,增值税833.74亿元,增长8.7%;企业所得税350.32亿元,增长3.3%;个人所得税222.02亿元,增长19.5%。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98.96亿元,增长16.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及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3.0%、11.3%和10.6%。3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0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29万亿元,增长12.7%。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据抽样调查,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9790元,增长5.3%;经营净收入432元,增长3.6%;财产净收入2200元,增长10.7%;转移净收入3419元,增长17.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5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0元,增长8.6%。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6.73万个。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6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47万人。总的来看,2017年一季度上海经济开局良好,实现了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目标。下一步,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经济特点

文章TAG:2017年上海市运输行业收入年上上海上海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