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未设立专项资金,现有安全检测设备年久失修,已濒临淘汰。而中型水库管理单位融资渠道有限,无法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得安全检测工作处于停滞状态,难以发挥实际效应。另外,中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技术人员极度匮乏,且现有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综合素质不过关,使得资料整编混乱,部分检测项目无法有序开展。又由于技术人员储备不足,中型水库大坝的安全检测工作只有在汛期和特殊时期才进行临时性巡查,最后导致实际安全隐患排查不及时,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2 基础检测设备性能不全面
安全检测仪器是中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要工具,然而,现阶段水库大坝所采用的的仪器设备较为落后,导致安全检测所获取的数据信息缺乏参考性。在此情况下,无论后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多么完善,都无法准确反馈水库大坝的实际运行状态。
2.3 缺乏完善的安全检测内部管理制度
中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缺乏完善的规范制度,且实际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未能全面覆盖安全检测的各项基础工作内容,使得基层检测技术人员缺乏责任心。再者,安全检测相关职能部门缺乏重视,并未指定专业人员深入实地监督管理中型水库大坝的安全检测,导致安全检测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4 中型水库大坝管理体制不健全
如今中型水库大坝建设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现有的管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中型水库大坝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部分中型水库大坝既不属于企业单位,也不属于事业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水库大坝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日常维护工作,更是差强人意。
3 强化中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与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完善注册登记管理体系
中型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应当积极履行分部门协同管理。由省,地(市),县履行区域注册登记法律条例,逐级上报。针对中型水库管理人员,加大岗位培训和素质教育投入力度,并由各省,市,县组织统一检查基层检测技术人员的岗位合格证书,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3.2 拓展融资渠道
中型水库大坝的安全检测与管理工作要成为一项长期行之有效的内部制度,尽可能确保中型水库维护保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引进创新型设备和技术,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稳定经济效益增长,顺从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3.3 倡導规范化管理
构建完善的安全检测规范条例,是动态监控预警水库大坝运行状态稳定性的基础保障。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安全检测标准,且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单位应严格履行规范条例,并定期进行巡视检查,然后再将检查结果生成书面报告,以便后续工作总结。
3.4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针对中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环节存在的突出性问题,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条例,明确各部分基础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策略、选材标准、市场监督管理条例等,让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3.5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积极落实中型水库大坝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在水库大坝的日常运行过程中,需格外注意实际操作的细节把控,从根本上消除填补漏洞,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降低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以保障经济财产安全。且在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时,应严格履行规范条例,并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精确性。
3.6 恢复发展设施设备
各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要针对日常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标准要求,且定期对基础配套设备更新换代,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为安全检测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此外,还需加大对中型水库大坝基础配套设备的保护力度,让安全检测设施保持良好的性能。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型水库大坝也可利用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将安全检测工作作为重点立项内容,让其发挥实际效应。
4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落实中型水库大坝安全检测工作,强化运维管理质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水库大坝的平稳运行,消除安全隐患,还能保障财产安全,维系水库大坝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10. 水库水文监测
水库三类坝防汛应编制的方案有水库防汛责任人,水库防汛物品,水库水文监测,应急通讯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