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胜开始的西汉中山国在哪里。后来赵国灭中山,一部分中山王族逃回陇地,被秦国接纳,后中山桓公复国,赵国逐渐成了中山国最大的威胁,有易氏就是后来的中山国创立者,中山国衰亡之时臣服于赵国,西汉中山国概况西汉中山国一共被设置过四次,分别是,西周初封的中山侯国在《战国策*中山策》里记载了一个故事,给这个初封的中山侯国做了结局的交待,也格外让人觉得悲辛。
1、满城汉墓所反映的西汉中山国在哪里?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王后窦绾之墓,是一座典型的西汉中前期刘氏宗王墓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河北省博的镇馆之宝。那么从刘胜开始的西汉中山国在哪里?具体包括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对应如今的什么地方呢?且看寒鲲为您细细梳理一番:西汉中山国概况西汉中山国一共被设置过四次,分别是: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分封其子刘胜,刘胜一支中山国持续到公元前55年,共六代(刘胜、刘昌、刘昆侈、刘辅、刘福、刘修),最后一代刘修因无子而国除;公元前43年,汉元帝改封其弟清河王刘竟为中山王,刘竟的中山国只持续到公元前31年,仅一代,因刘竟无子而国除;公元前23年,汉成帝改封其弟信都王刘兴为中山王,刘兴的中山国由于其子刘箕子被拥立为帝(就是汉平帝),所以在公元前8年改封东平王刘宇之孙刘成都为中山王,这个中山国最终持续到西汉灭亡,
综上,西汉中山国一共有如下四支,寒鲲在此把与这些中山王有父子关系的汉帝也列进去,加粗的是中山王:汉景帝-刘胜-刘昌-刘昆侈-刘辅-刘福-刘修汉景帝-汉武帝-戾太子刘据-汉宣帝-刘竟汉景帝-汉武帝-戾太子刘据-汉宣帝-汉元帝-刘兴-汉平帝汉景帝-汉武帝-戾太子刘据-汉宣帝-东平王刘宇-东平王某子-刘成都在公元前55年到公元前43年间,以及公元前31年到公元前23年间,【中山国】均被短暂改制为【中山郡】。
西汉刘胜中山国的大体范围汉景帝所封刘胜中山国本来是汉初【常山郡】东半部,刘胜建国以后,以当时的【卢奴县】为中山国都,西汉的【卢奴县】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定州市】,刘胜时期的【中山国】下辖:卢奴(今定州)、北平(今满城北部)、唐(今唐县东北)、深泽、苦陉(今无极东北)、安国(今安平东北)、曲逆(今顺平东南)、望都(今望都西北)、新市(今新乐南)、新处(今定州东北)、毋极(今无极西)、陉成(今蠡县南)、北新成(今徐水西)、广望(清苑西南)等14个县或侯国。
大体上,刘胜时期的【中山国】范围涵盖如下地方: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定州市、安国市、望都县、博野县南部、蠡县中南部、唐县东部、顺平县、满城县、保定市区、徐水县;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新乐市、无极县、深泽县北部,在公元前23年、公元前8年的后两次中山国分封中,中山国境比前两次有所扩大,先后增加了安险(定州东南)、故安(易县东南)、范阳(定兴西南)、蠡吾(博野西南)、谷丘(安平西南)四县,也就是说,西汉末年的【中山国】方才扩大到如下图所示的范围:综上,西汉【中山国】是一个在面积上仅仅相当于如今的【保定市】中部地区的宗王封国,这么小的一个国,得亏是处在当时汉帝国的精华之地(关东地区),方才能够负担得起如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所示的中山王室奢侈生活。
2、你对古代中山国了解多少呢?
我小时侯看过一本书,书名记不清了,据说白狄的故地在陇地,因拥戴夏启有功,夏启将宗室女嫁给白狄首领,并将那一支白狄迁至今天的太行山北麓的易水河畔,赐为有易氏!有易氏就是后来的中山国创立者,中山国衰亡之时臣服于赵国。赵王将公主嫁给了中山国主,并且生了几个儿子,长子后来就任中山国主,称为尚公,后来赵国灭中山,一部分中山王族逃回陇地,被秦国接纳。
3、古代时候的中山国是哪?你怎么认为?
中山国是白狄建立的国家,中山国的疆域,基本在现在河北石家庄,也包括保定的一部分。《战国策*秦策》: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狄是一个范指,白狄是确指基本生活在陕北或是陕西东部的狄人,为什么叫白狄,这个白字可能取自于姓氏或取自于生活的地名,没有确实的定论。白狄的姮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来自于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