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发展速度的确惊人——如果三五个月没有去过的地方,再度造访的话,多半就认不出来原先到过的地方;看来“基建狂魔”的例子处处都是!武汉有两条大江大河穿城而过;有河必有桥;不过,除非是专门的城市管理人员,武汉市民恐怕很难说清楚现在究竟有多少“长江大桥”“汉水桥”已经竣工;还有多少在路上!如果开车在武汉市内转一圈,搞清楚哪里是“二环”“三环”“四环”更加麻烦;网上还有说“五环”的,你说武汉怎么就那么大呢。
1、住在武汉郊区是个什么体验?
我觉得首先要界定哪里才是武汉的郊区?是以三环为界,还是四环为界,还是就是东西湖、黄陂、新洲、江夏、蔡甸、汉南几个远城区定义为郊区。其实,武汉是最不能以环线来定义是否是郊区的标准的,三环内肯定都是市区,三环到四环之间,各个区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像光谷东、光谷南、江夏、青山、东西湖、沌口、蔡甸、盘龙城这些地方发展的都很不错,交通方便(几个新城区基本都通了地铁),商业也初具规模(武汉现在有两个永旺都在三环到四环间),湖泊众多,环境优美,居住在这些地方,方便程度我觉得与市区内没有什么区别,环境比市内更宜居,
另外,武汉的几大产业布局现在都在三环到四环之间,包括光芯屏端网、生物制药、汽车制造、家电制造、中法生态城、网络安全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等,这些地方不仅宜居还宜业。这些地方差一点的应该是教育,但这些年也加强很多了,除了中小学幼儿园都在新建外,也有一些好的资源,比如武汉外校、华师一光谷校区、枫叶国际、为明学校等,
三环到四环间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地方就是武汉规划的长江新城的地方,也就是谌家矶、武湖等地方。现在长江新城已经开始建设,假以时日,很快会旧貌换新颜,其实要说武汉的远郊区,比如像新洲、黄陂、蔡甸、东西湖、江夏五环以外的地方,配套就差的太远了,现在这些地方的开发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建和已经建成的小区也不少了,住这些地方的话,确实还不是很方便的。
2、为什么感觉武汉很大?
说起来也许是一个笑话;十几年前,一次出差到外地开会,在预定回程票的时候询问有没有到“武汉”火车站的票;一连几天前台服务员的回答竟然是“没有”;无奈之下,只好定了飞机票飞回武汉,回来后,详细询问经常出差的小伙伴们,才知道其中的奥秘——如果预定火车票,必须准确说出具体的火车站站名,而不能仅仅说“去武汉”。
此话怎讲?武汉那时候已经有了几个火车站,比如说“武昌南站”(武昌站)、汉口火车站;还有一个“武汉火车站”,这三个火车站分别承担不同方向的铁路客运任务;如果只说是“武汉”的火车票,前台服务员当然会说“没有”。武汉很大,确实如此,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变化太快”;原来只知道一个“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武昌南湖机场;一般情况下,如果出行或者“接站”不会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现在不一样了;前面说了,就是火车站(客运站)就有汉口、武昌、武汉三个之多;据说很快就要修建“汉阳火车站”;另外,哪里乘坐高铁,哪里乘坐动车,也常常让人稀里糊涂,武汉的发展速度的确惊人——如果三五个月没有去过的地方,再度造访的话,多半就认不出来原先到过的地方;看来“基建狂魔”的例子处处都是!武汉有两条大江大河穿城而过;有河必有桥;不过,除非是专门的城市管理人员,武汉市民恐怕很难说清楚现在究竟有多少“长江大桥”“汉水桥”已经竣工;还有多少在路上!如果开车在武汉市内转一圈,搞清楚哪里是“二环”“三环”“四环”更加麻烦;网上还有说“五环”的,你说武汉怎么就那么大呢?!还有地铁;即使是现在少数全部开通的情况下,换乘不同线路的地铁足以让所有人晕头转向;我就遇到过一对老夫妻老武汉迷失在地铁站!城市大了,更加考验城市管理服务人员;如何方便市民出行,外来游客的措施也必须及时升级更新;街头的电子地图,地铁站的语言播报还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