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安徽人勤劳,肯干,比我们苏南人吃得了苦,没有小富即安的心态,很多辛苦的工作他们都肯干,工地,出租,外买小哥都有他们们身影,奋斗的必有收获,很多在这里成功了,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公司;其次是安徽人很义气、很哥们,仗义就有朋友,就有路走,这点比这边的好,苏南人精明,小九九多,结不成群,这是弱点;再次。
1、苏州到底有多少安徽人,安徽人是如何成为苏州经济主导的?
说二句,据有关信息,安徽人现在,在苏州大约150万左右,有几百家的优秀企业和徽商。有几十万人奋斗在各个企业里,为苏州企业增添了更大更多的活力,在此我想说一个安徽,叫洪保华的人,他五十来岁,个子不高,骨瘦如才的人,他的职业就是把A多个小区的拉圾,运往拉圾处理站。他的员工每天四点多起床,到各个站点装拉圾,运拉圾,卸垃圾,他们很是辛苦,很是坚强,
2、为啥江苏有这么多安徽人?
首先,因为江苏和安徽距离很近,也就是地理位置因素。其次,安徽一直被定位为农业省,国家的工业投资份额远低于江苏,而且江苏的开发区数量较多,就业机会更大,所以对于安徽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再次,安徽和江苏自古为一个省份,苏南和皖南、苏中和皖中、苏北和皖北,其语言、文化、风俗都相近,所以地域差异较小,安徽人能较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更有归属感,
安徽是资源大省,淮南、淮北都是煤炭基地,每年给江苏输送了极大比重的工业用电。而且在暑期用电高峰时,为了保证稳定江苏的工业用电,安徽很多地方都会限电,此外每当洪涝灾害时,为了保护江苏的工业设施,安徽都是泄洪区。当年的安庆,被誉为“长江五虎”之一,是和上海、南京、重庆、武汉并列的长江流域中心城市,现在只是落魄的三四线城市,
当年的芜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对外开放口岸之一,是清帝国四大米市之首,被孙中山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但现在的GDP排名放在江苏却要倒数。所以,政策资源的不均衡才是造成两省差异的主要原因,安徽人也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江浙沪谋生,总而言之,因为江苏的大量就业机会,很多安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江苏的GDP中,接近四分之一都是安徽人的贡献,
3、目前在上海的安徽人在哪里的多?
在上海的安徽人相对集中的事宝山、闵行、嘉定、松江、浦东,地属上海远郊,城乡结合部,因为房源足,租金低,社会治安管理比较松弛,与他们老家的“气候”比较接近,同乡人多,现在更甚,亲戚多了,老家的直通大巴也设定了交运固定线路了,比如宝山杨行到霍邱,到寿县,闵行朱行到阜阳,嘉定到六安金寨等等,这些地方的农贸市场都可以看到卖“阜阳大馍”,卖“淮南牛肉汤”,可以想见如今在上海的安徽人的规模有多大,现在每年还在增加,他们觉得还是上海最好,最宜居,北京、深圳、广州的房租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就业机会也没上海多。
安徽人也想回老家发展,他们家乡观念很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安徽人到了过年,哪怕再远也要往家赶的口号,可是,人生生活中可以“先苦后甜”,却难以做到“先甜后苦”,在上海待久了的安徽人还有其他地方的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也都明白,在目前,回老家发展的不现实的,那些地方去哪里寻找机会?哪里挣得到现有的薪酬?所以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也都跑来上海了啦!家里的田早就不种了,到上海找份事做做,再不济也比老家强太多了,看看吧,有多少穿黑制服的?基本上都是安徽人,哪些卖菜的、做保安的、筑路的太多了,以后就不存在“集中”的问题了,而是普遍都是的现状了!。
4、为什么很多上海人和苏南人认为南京属于苏北或安徽?
吃饱了撑的,南京,是江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六朝古都,为江苏的发展忍辱负重,把最好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给苏锡常,为了这些可发展的地方,能尽快的对接上海的升级产能,加之这里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人民受教育程度高,在这里的投入收益高,加上历届省府领导多数来之于苏锡常,南京,把最好的投资机遇,一些重点项目,拱手相让于苏锡常,让这些地方做大了做强了,而南京的名气始终没有苏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