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友们常聚一起,酒摊上不说喝酒的话,只把喝酒当话题助兴。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成为司机们的基本共识,单论喝酒,河南是大省,实至名归,喝酒开车一时爽,半步踏进火葬场,家里来了客人,进门半小时内,酒摊摆上,开始喝酒,●全省每个地方的人情世故的标志都体现在喝酒上。
1、河南喝酒最厉害的城市是哪里?
单论喝酒,河南是大省,实至名归。三个实锤:●从198?年以来,每年要喝倒一个牌子,还不是茅五剑一类高档,也不是红星牛栏山老村长一类的低档,都是最接地气的名酒。本省的宋河、张弓、宝丰、林河,外省的秦池、孔府宴、光肚汾,等等,都是高度白酒,几十年来就没有过坚持两年不倒的牌子,●我从信阳到安阳,从三门峡到商丘,喝遍了全省每个地市,没有一个地方不说本地不能喝的,都最能喝。
●全省每个地方的人情世故的标志都体现在喝酒上,河南人待人实诚由此可见一斑,信阳老话说得好,脱裤子卖了也要让客人喝好。再举几个地方喝酒的突出特色:⒈我老家信阳光山的喝酒风气,体现了红军时期的持久战法,特别是过年期间,表现最为突出。家里来了客人,进门半小时内,酒摊摆上,开始喝酒,最多用三钱的小酒杯,上来就通关,里外三个往下走,不急不缓,一圈接一圈不歇气。
喝到下个饭点,把酒桌上所有菜全部撤换一遍,继续喝,喝好的陪客当场换人,如此进行,最多的持续三天三夜不拉倒。⒉商丘周口驻马店,一个规矩,来了客人,先搬一件进来,开局先每人三大杯,烟盒比着,第一杯倒进卧倒水平,不到一两的样子,第二杯稍息,二两水平,第三杯立正,三两满杯。然后开始通关,按每人用一瓶的进度往下走,喝完再来一件,
⒊南阳的特点是通透嘹亮。酒友们常聚一起,酒摊上不说喝酒的话,只把喝酒当话题助兴,一桌不论多少人,只要两个三两的玻璃杯。上来就有人自报奋勇先通关,两个杯子倒满,通关者先喝一杯,然后顺序往下见人敬一个,等于是平喝,奇怪的是,我在那喝了几个月,没见过大醉如泥的现象,都能把量控制住。至于哪个县市最能喝,还真的不好定论,都说自己地方能喝,争了这多年,再好的酒司令也难断这个官司,总不能把各地叫到一起猜拳行令定胜负吧?,
2、男子开车来南阳,边开边喝酒,遇查主动递上半罐啤酒,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成为司机们的基本共识,如果是因为贪杯而受到酒驾处罚实在是得不偿失。昨天我看了大河网的这条新闻,湖北高速交警23日深夜在二广高速阳西入口处查酒驾的过程中,对一辆面包车进行检查时,驾驶员王某主动从驾驶室里拿出半罐啤酒,表示“只喝了一点”,因和女友吵架,心情烦闷在驾车过程中啤酒解闷。
经呼吸检测,酒精含量为48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根据有关规定,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王某将面临罚款2000元,驾驶证暂扣6个月的处罚。值得庆幸的是,要前往河南南阳的王某也是刚喝不久,就被交警查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为什么酒驾查得这么紧,还有一些人依然是我行我素,屡教不改呢?喝酒开车一时爽,半步踏进火葬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拥有量大量的递增,私家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样导致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除一少部分车祸是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车祸是酒驾有意而为的,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虽然各地交警部门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力度,为何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却是屡禁不止?首先是处罚力度过轻,
有的人有钱都任性,仗着自己有钱有势,为了寻找刺激依然是酒驾飙车,视生命为儿戏;其次是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酒量大、车技高、运气好,不可能刚好遇到查酒驾的,可毕竟走夜路多的总有碰到鬼的时候,还有的是隔夜酒,如果上一天晚上喝酒时间较晚,又要很早开车外出,同样会被查出有酒驾,酒驾之后的处罚无非就是吊销驾照,拘留,扣分,罚款!处罚力度过轻,是酒驾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酒驾对社会的危害性巨大,完全可以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伤害罪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