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月卖菜钱没你们工资高,但我一个月卖菜攒下来的钱就比你们多。在青黄不接的季节,红椒会很受欢迎,公婆每年这个时候卖菜重点保护的蔬菜就是红椒,如果生意好,又比较吃苦,还是比在外面打工强,多岁,卷着裤脚,一对胶凉鞋,一辆破自行车,上面绑个卖菜的泡沫箱。
1、在市场摆摊卖菜怎么样啊?
在市场摆摊卖菜怎么样啊?可以,这种生意早晨三点去进菜,进回来要清理,理后摆在摊位上,利润还是比较可观,但是很辛苦。找地方很重要,要找市埸周围家属区密集的地方,流动人也很多,生意的决窍是找对地方,就成功了一半。卖菜的人多,竞争力也大,菜要新鲜,还要会经营,每天可以拿一样来做折扣,来吸引顾客,还可以凡是来摊位买菜的都送一小只小葱,不要缺斤少两,用感恩的心去迎接客人。
2、在广东东莞工作十年发现一些本地人住豪宅,家产上千万,为什么一些老人还卖早餐、卖菜?
我们村是东莞比较穷的村,资产过千万真没有,大几百万的价值倒是有,我父母就是你说的形象:60多岁,卷着裤脚,一对胶凉鞋,一辆破自行车,上面绑个卖菜的泡沫箱。特别老爸更不收边福,几年前还在开么托车送煤气,不分时点,随叫随到,试过累了就坐马路边小睡,所以我和妹妹老是被亲戚和熟人说:咋不说说你爸?几十岁还那么拼干嘛?家里又缺哪点钱,又危险!其实老人家是不想闲下来,习惯了,心理学上叫“要找自我心理安慰”的一种吧,要体现他们自己价值,不想变成“老了不中用”;另一点就是节省习惯了,花钱的玩儿又不舍得,年轻时拼命干活又没学到什么爱好。
我和妹妹都成家了,都在镇区买了房,他们就不想搬出和我们住,小孩也是我们自己带,所以他们就去卖卖菜,几个老人坐一起卖,也能聊聊天,打发时间,当补贴一点家用,有点成就感吧。以前老妈常常会带着自豪的语气说:我一个月卖菜钱没你们工资高,但我一个月卖菜攒下来的钱就比你们多,主要是说我们年轻人:赚的不多,花钱还大手大脚,理直气壮的。
3、现在做蔬菜生意怎么样?
这个问题我比较了解,我公公婆婆他们就是卖菜的。我和我老公从结婚以前到现在,他们都是一直在做蔬菜生意,这一行不能说不赚钱,也不能说很赚钱。看你舍不舍得吃苦,公婆清晨五点到六点早就已经到了毛家桥菜市场或者是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到了那里停下车才开始吃从家里带来的、热气腾腾的米线。你可以脑补一下出门八公里,自己带饭出来,他们是几点起床的?辛不辛苦?菜市场的莲藕、土豆公婆他们从来都是30公斤左右按袋来批发的,
卖出去价钱一般对半开。一个摊位费按月收费六百,如果生意好,又比较吃苦,还是比在外面打工强,当然,看打什么工,另当别论,红椒一般分为几种。在青黄不接的季节,红椒会很受欢迎,公婆每年这个时候卖菜重点保护的蔬菜就是红椒,每次都是隔三差五拿个200斤,虽然收益不是很好,但是销量高,加上进的都是上等的品种和质量,几乎每一斤都有个三元左右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