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听老师具体讲了什么,你可以不马上理解,但是你必须知道他在讲哪里。专业书经常就是几千几百页的厚,复习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在抓瞎,但是大学老师,除非精神不正常,不然绝对不会考自己上课没教过的东西,甚至有些老师每一章节都只重点教其中的一小节,那你在复习的时候,抓着这一小节不放就好。
1、大学怎么刷绩点?
首先,听课。听课很有讲究,你要听什么?你可以不听老师具体讲了什么,你可以不马上理解,但是你必须知道他在讲哪里,专业书经常就是几千几百页的厚,复习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在抓瞎,但是大学老师,除非精神不正常,不然绝对不会考自己上课没教过的东西,甚至有些老师每一章节都只重点教其中的一小节,那你在复习的时候,抓着这一小节不放就好。
其次,你要听老师的需求,这是你单方面了解他的过程,老师会在课堂中忍不住流露出,他欣赏什么样的学生,欣赏什么样的作业,对什么样的举动嗤之以鼻。讨厌迟到的老师,你就在他的课前提早二十分钟出门;喜欢量化回答的老师,你就给他最清晰简单的逻辑看;有情怀的老师,你就往里填离骚你会知道,他期待看什么样的作业,想要什么样的回答,
有时候看到一些同学连老师的要求都没搞清就开始做作业,这对于取得成绩而言完全无异于浪费时间如果你说我做作业是自己喜欢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如果你是为了成绩,那还是三思再动笔。老师到底要讨论什么话题,用什么样的形式,希望体现学生的什么能力,还有没有什么个性化又变态的要求?搞清楚再写,不会多花多少时间,听完课了以后呢?互动。
这也是给老师一个认识你的机会,如果说好成绩是老师给你的面子,那你给老师的面子就是拯救他的课堂。换位思考,如果你的课堂提问从来没有人响应,你会不会感到失落?老师也一样,他们都在尽力上好每一堂课,我们要给他这个机会,说不定你就能带动起课堂气氛,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回答问题,不要怕说错,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语言,和老师一起上好这一堂课。
平时只要完成以上几点,期末的复习就会变得无比轻松,你了解自己的考试范围和评分标准,你也知道了解老师的需求,那你在复习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考试时,给老师他想要的答案。找出老师平时讲过的东西,耗时约长的越重点,然后很重要的一点,了解自己的短期学习记忆规律。然后开始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考试的时候,最糟糕的事情并不是考到了没复习过的东西,而是复习过的东西,你却没有办法拿到满分,
2、211在读,大一上绩点3.42/4,是否建议在大二重修一些科目刷绩点?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绩点是最近几年大学生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绩点主要用处就是出国留学,直接对标英美国家的标准,还有目前国内的推免。如果是找工作、包括考研,绩点3以上成绩就算是良好了,学习成绩方面就没有障碍了,大一上学期绩点3.42,不算拔尖但也算可以了,说明题主进入大学状态较好,后面的课程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
大一第一学期学分还不多,只要这样继续保持下去,后面专业课再加紧一点,到3.6或者3.7也有可能,以这个成绩可以满足任何名校的申请条件了。但想要申请国外名校或者想要确保在国内名校推免,不仅仅靠成绩,还要看你的学术能力、社会实践等,也就是说,后面你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去刷成绩,而是要争取全面发展,尤其是学术方面,争取能提前进到实验室,提前出论文。
如果申请重修课程(看学校政策,有的学校并不允许70分以上的学生重修),那在大二的时候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这门课,那肯定会挤占其他时间,这是不划算的。个人觉得,还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在学好后面的课程、做一些学术研究、参加学科竞赛,甚至不如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总的来说,大学的成功,并不是分数越高越好,而是各方面能力越强越好,除非是高学分重要课程考到60多分,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去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