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后的大洛阳在交通和政策上与郑州相比不具有优势,在将来的发展则多更多的依靠洛阳工业基础,交通的不方便也就促使洛阳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非常有限。感谢邀请,首先我觉着这三个地市不会合并,其次即使合并在河南也是位居第二位,与现在洛阳在河南省内的地位相差无几。
1、洛阳修建地铁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洛阳为什么不能修地铁?是洛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不到要求吗?显然不是。洛阳是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非常强劲,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的排头兵。2018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600多亿元,稳居全省第二的位置,洛阳市的城市框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扩大了一倍还多,目前总面积已达803平方公里,实现了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发展,再造一个新洛阳的宏伟目标。
2、假如洛阳,三门峡,济源能合并成立大洛阳,那在河南将会怎么样?
感谢邀请,首先我觉着这三个地市不会合并,其次即使合并在河南也是位居第二位,与现在洛阳在河南省内的地位相差无几,在经济上,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三门峡和济源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即便加上洛阳也很难撼动现在省会郑州的地位。并且合并后的大洛阳在交通和政策上与郑州相比不具有优势,在将来的发展则多更多的依靠洛阳工业基础,交通的不方便也就促使洛阳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非常有限,
而现在三门峡打造豫晋陕金三角的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济源打造旅游宜居小城的目标也很鲜明且人均GDP在河南排第二位,这些都暂时无法与洛阳产生联动作用,所以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的发展点来看,还是从建立大经济都市看,合并在河南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在发展政策上,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任务,但带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牺牲当地的发展特色,
三门峡位于三省交界处,在工业基础方面相对薄弱,但对于联系三省的贸易往来,发展本地农牧业具有优势。而济源自从在焦作分离开来,发展成果日益显著,旅游资源丰富,使得人均GDP位居省内第二,使当地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在建国初期因历史原因就是分大区管理,后来局势稳定后就做小做细进行拆分。现在的发展政策还是依据本地特色精准发展,济源的分离就是例子,如果在资源不能更合理的利用和分配下,一味地合并则更难加强对周边的管理,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在经济上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强,
3、唐朝皇帝为何多埋在长安不埋在洛阳?
大唐祖庭都城在长安!这是大唐祖庙所在!洛阳作为后世陪都,再繁华,岂能和祖庭都城相提并论?!武则天移都洛阳,死后照样回归长安乾陵安眠!古人对祖庙所在的敬畏和尊重是深埋在血液里的,岂是现在礼乐崩坏,满眼利益的后世不孝子孙所能理解的。草根百姓都知道落叶归根,何况帝王更讲究风水轮回,只有归葬祖地,才是完满的人生!连女皇都这样选择尊重祖庭都城,回归长安,抛弃陪都而不顾,何论其他后代洛阳帝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