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疆域图曹魏时期,先后有五位帝王定都洛阳。后梁疆域图五代时期,确信无疑在洛阳定都的帝王有,非要具体说出有多少个帝王在洛阳定都,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光武帝刘秀画像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一直到东汉灭亡,其法定首都都是洛阳,先后有十四位帝王定都洛阳。
1、洛阳有哪些著名的帝王陵墓?
河洛为王里,崤函为帝宅,从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开始,先后有13个朝代在帝王之州洛阳建都,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商汤王冢据有关资料记载,商朝的创建者商汤(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的墓在“洛州偃师县东六里”,即今偃师市山化乡蔺窑村北,当地人称为“汤王冢”。有冢,冢前有碑,二、东周帝陵(一)、王城陵区位于东周王城遗址的东北部,主要分布在今洛阳市西工区的大部分地区。
平王至灵王以前的10个王多葬于王城陵区,分别是周平王、周桓王、周庄王、周僖王、周惠王、周襄王、周顷王、周匡王、周定王、周简王,(二)周山陵区周山4座周王陵可能分别为灵王、景王、悼王、赧王陵。(三)成周陵区成周陵区在成周王城以北20公里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北侧邙山脚下的金村一带,故又称为金村陵区,均为从战国早期到晚期的墓,这正是从周敬王迁居新成周到赧王离开新成周时期的墓葬。
自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到慎靓王,共11位周天子葬在这里,是东周最大的一个陵区,三、东汉帝陵东汉自光武帝刘秀立国至曹丕代汉,历196年,计12帝。除献帝葬于焦作外,其他11帝均葬在洛阳,东汉帝陵区分南北两个陵区,又称南兆域和北兆域。其中北兆域大致在洛阳东象庄村正北的邙山岭上,连霍高速公路两侧,那里有5座东汉帝陵,即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洛河以南的南兆域有6座东汉帝陵,分别是明帝显节陵、和帝慎陵、章帝敬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
四、魏晋帝陵曹魏立国45年,传5帝,陵墓皆在洛阳都城附近。五、西晋皇陵西晋5座帝陵位于首阳山西段,东西相连的北邙和乾脯二山两侧,山的南面,自东至西依次为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太阳陵;山的北面为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六、南朝帝陵南陈后主陈叔宝陵七、北魏帝陵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统一北方,迁都洛阳,
北魏都洛阳41年,历经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长广王、节闵帝、安定王、孝武帝8个帝王八、唐代帝陵唐恭陵是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又称“太子冢”或孝敬皇帝陵。位于偃师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恭陵是洛阳唐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九、五代帝陵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后晋高祖石敬瑭、南唐后主李煜等,均葬在洛阳十、北宋帝陵北宋帝陵位于洛阳东部的偃师、巩义境内,北依邙山,南对嵩岳,
2、唐朝时期,有哪几位帝王在洛阳建都?
唐朝没有一位帝王在洛阳建都。武则天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在洛阳住了许多年,但唐朝(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仍然在长安,政府机关一直在长安没有挪地方,洛阳只不过是武则天和张氏兄弟吃喝玩乐的地方罢了,充其量也就是后宫角色,后来武则天被张易之兄弟俩在洛阳挟持,武则天通过飞鸽传书向长安求救,李显、张柬之等人率兵马连夜从长安赶到洛阳去救武则天,张氏兄弟被诛,武则天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把权力交给了李显,结束了她毁誉参半的帝王生活,
应该说,武则天对洛阳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她在洛阳居住时,屡屡遭到周围坏人(道士、仙人、小人等)的谋杀和暗害,最后还差点比两个男宠毁了名声,这是她后来为什么要葬到乾陵高宗皇帝身边的主要原因,武则天一生看好洛阳,为什么死后一定要葬到陕西?可见洛阳对她来说有多么晦气!唐朝的风水在长安,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大唐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发生在长安,大唐的所有皇帝死后都葬在了陕西而不是其他地方,这足以证明了唐朝的京城一直在长安,没有一个唐朝皇帝把都城搬到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