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建地铁,对地形地貌还是有要求的,汉口是老城区,道路扩建非常难,这点和广州的中心老城区一样,休地铁无疑是缓解地面交通的最好方式,而武昌(汉阳确实不熟,不敢妄自评论)道路扩建的难度就小的多,我家门口的徐东大街,水果湖大街扩建应该不下五次,从最开始的两车道,到现在的八车道,这点,肯定比修地铁的成本低。
1、大翻身!武汉唯一没通地铁的主城区,未来将建成4条地铁,你怎么看?
武汉市有七个中心城区:(截止2017年统计)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江岸区64.24121万江汉区33.4383万硚口区41.9064万汉阳区108.0089万武昌区82.20134万青山区61.1054万洪山区509.00126万其中汉阳区面积最大509平方公里,青山区面积次于江岸区位列第五,常住人口又是最少,只有54万,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七个主要城区中唯独没有地铁的主要原因。
青山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西起罗家港,经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与武昌区相连;东至武汉化工区八吉府街,隔江与新洲区阳逻街相对;南与洪山区和平街、东湖高新花山街接壤,傍东湖风景名胜区;北沿长江,面对天兴洲,隔江与江岸区谌家矶街相望,说到地铁,已经投入运营的4号线与青山区擦身而过;未来将划过青山区的5号线、12号线、19号线及新港线中,真正穿行青山区和平大道的只有5号线,而其他几条线路也仅仅是划过了,如地铁12号线只有两个站点,即钢都花园站和科普公园站在青山区。
靠地铁来改善青山的交通状况,打个翻身仗,可能性真不大,但是青山区的交通状况如何呢?青山区是建设国家钢铁基地和城市发展需要于1955年组建完成的。1964年及2009年先后进行了2次调整才成为现在的青山区,青山区以红钢城为中心道路规划和布局相对较新,成网格状分布,加之人少、车少,因此交通堵塞真不常见。随着青山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的中心向武汉内环方向移动,青山区与武昌区比邻的武昌区徐东片区及与洪山区比邻东湖风景区慢慢发展起来,经济稳步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交通方面,青山位处武汉市中环与外环交通环线圈内,借助二环、三环、武汉外环及临江大道、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冶金大道等几条主干道能有效的疏散拥堵,可以说,青山区的交通是武汉市最通畅的。就如我家住在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一路,出行方便;自己开车的情况下:去汉口火车站13公里,25分钟左右;去武汉天河机场34公里,40分钟左右;去马鞍山森林公园16公里,15分钟左右;去武汉站7公里,20分钟左右;去武昌站13公里,35分钟左右;去武汉国际广场15公里,35分钟左右;去武汉绿地606国际金融城,7公里,15分钟左右;去东湖5公里,12分钟左右;到东湖绿道10-15分钟;不得不说交通还是蛮方便的,
2、同为武汉三镇的汉口,为什么地铁线路这么多,而其他两镇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看了很多回答,我也说两句,闲着也是闲着。我家住武昌,电力局对面,小时候,除了电力局,电网局,光学仪器厂,手表厂,我们院子设计院,再远点就是无线电二厂,武重,湖北日报社,周围就都是农田,家中一族叔住汉口水厂附近,八几年到我家玩,很鄙视的说我家那里就是农村。呵呵一笑小时候去中山公园,汉正街,武商,感觉很麻烦,又走路又坐车又坐船,
大了一些才分清楚。汉口是老城,主商业,汉阳主工业,武昌算后起之秀,主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汉口就有先天优势,其二,建地铁,对地形地貌还是有要求的,汉口是老城区,道路扩建非常难,这点和广州的中心老城区一样,休地铁无疑是缓解地面交通的最好方式,而武昌(汉阳确实不熟,不敢妄自评论)道路扩建的难度就小的多,我家门口的徐东大街,水果湖大街扩建应该不下五次,从最开始的两车道,到现在的八车道,这点,肯定比修地铁的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