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大学也是众多学子的不错选择。河南户籍人口超过1亿,常住人口9500万,位居全国第三,河南地区的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其中有十分之一的高考考生,的确,人口大省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学,背后的原因令人感叹。
1、河南有一亿人口,为什么只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
河南地区的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其中有十分之一的高考考生。但是省内却只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很多情况下,省内的同学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远赴他乡求学,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最原始的需求,河南拥有众多人口,但是为什么只有一所211大学?但是很多同学也不要因此就愤愤不平,因为一所重点大学的形成与当地的经济,交通,人文情况是都有关系的。
观看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武汉,他们的所在地高校数量都十分可观,但是河南缺少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前景十分良好的中心城市,因此高校的数量在河南境内稀少也是有原因的。其中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有河南省会中心城市的变化,河南位于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省,建国期间计划经济还有高校学生免学费等的政策,本来就让河南的财政部支出困难,因此众多高校对于在河南省建校并不积极。
中国科技大学本来也有想法想在河南落户,最后也因为一系列经济,接收不力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打消了这个想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高校的数量,的确,人口大省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学,背后的原因令人感叹。国家政府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大,助推国民教育稳步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务部支出的教育经费仍处于偏低水平。
仅在2015年,英法等国的教育支出GDP比例就高于5.5%,丹麦更是达到了8.6%,与之相比,我国的教育支出确实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在教育普遍化的这几年来,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始终存在。河南省境内只有一所211大学,但是省外重点大学对于河南省考生录取人数很少,这就导致了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并且中央财政支持高校不根据各省考生平均人数情况来分配名额,这也就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河南省的考生深受其害。
河南考生人数多,基数大,所以国家教育部分配的资源平均到每个考生身上,就更体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但是虽然河南省境内只有一所郑州大学211院校,不过郑州大学的学生人数超过了七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但是除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大学也是众多学子的不错选择,一亿人口的河南省只有一所211大学,但却是全国学生人数第一的大学。
2、河南人口1亿多,为什么不多办几所大学呢?
河南省大学很少吗?河南每年都在新办大学啊,甚至县里面都在办大学啊,你不知道吧?你的意思是怎么不办几所高水平大学吧?水平要多高呢?211或双一流的大学河南已经有郑大了,要办也要办985水平的大学吧,否则办了很多人还是不满意,那为什么不办一所985水平的大学呢?答案是办不了。不要说河南,就放眼全国,哪个省市依靠自己的力量办出了985水平的大学了?没有国家出手,这事儿想都别想,
3、为什么湖北六千万人可以支撑起除武汉外的两个副中心,河南一亿人口却只有洛阳一个副中心城市?
为什么湖北六千万人可以支撑起除武汉外的两个副中心,河南1亿人口却只有洛阳一个副中心城市?♥首先说明,本人无意搞地域歧视,即便是今天的副中心城市,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仍然还是老百姓,这种副中心城市对官员相当重要,是衡量他们政绩的标准,他们享受的待遇与不是副中心城市的官员不一样。这里以本人的湖北的两个副中心城市说一说他们的特点和前景,
从2019年全国的GDP来说,我们湖北省的省会武汉依旧是没有超过四川省的成都,也没有超过江苏省的地级市苏州,全国排名是第8名。但是在我们湖北省内,武汉市的GDP怎么样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甩第2名是好几条街,我想更多的人们关心的是,在我们湖北省内到底排第2名的是谁?是襄阳还是宜昌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数据,第1名是武汉市16,000亿,可以说是省内的绝对的老大哥,第2名是湖北省的襄阳市,它的GDP总量是4,812亿,第3名是宜昌4461亿;从这里看第2名的襄阳比第3名的宜昌也就是多了352亿,差距并不是很大,可以说是不分伯仲,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