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石姓人家还在,石家庄徐村姓石的比较多。石家庄被称为石门是在民国中期以后,将石家庄、休门两个村庄各取一字,叫做石门,至于石家庄的由来则有些“说来话长”,那么河北省会石家庄,石姓人家还在吗,石家庄徐村位于丘头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南10公里处。
1、石家庄为什么叫石家庄?原来全是姓石的人吗?
石家庄被称为石门是在民国中期以后,将石家庄、休门两个村庄各取一字,叫做石门。后来因为火车站修在石家庄,故而最终有了“天下第一庄”的称呼,至于石家庄的由来则有些“说来话长”。在保定以南,邢台以北,叫做石家庄的村子总共有上百个,其密度之高为全国仅见——但是在华北南部并没有很多石姓居民,这是因为五胡乱华之际,羯人石勒异军突起,夺取了北方的江山,以至于除河西张氏、辽东慕容氏之外,北境几成一统之势。
而襄国(今邢台)、邺城(今邯郸磁县)则为羯赵本阵,因当时北方汉人多结寨自保,所以占据之处皆为险要之处,而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则被大量抛荒。但是,没有百姓纳税,“大赵江山”简直是一天也活不下去,所以石勒对已经臣服的汉人实行人口普查,并征收田租户调,规定:“户赀出帛二匹、租谷二斛”,而对于抛荒的土地,则均沿用匈奴汉、赵时期的徙民办法——也就是将被征服地区的百姓迁往其统治中心襄国、邺及其周围地区,使之成为编户齐民以便控制。
2、河北省会石家庄,石姓人家还在吗?
石姓,人口众多,是当今中国前100个大姓之一,宋版《百家姓》排第188位。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中,石姓排名第63位,人口420万(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约占0.35%,石氏族人最早发源于当时的卫国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带。以卫国为源地的石氏族人,其最初的播迁方向就是现在的山东,
秦、汉两朝以前,石氏族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朝时期,石氏族人已播迁至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及河南省境的黄河以北地区,并很快成为石氏族人早期的繁衍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昌盛为渤海、平原两大郡望,这两大郡望的石氏族人都是石石昔的后裔,他们尊石石昔之裔孙石奋为开基祖。
另外,石氏族人在北方还有三大聚居点,即武威、上党、河南三大郡望,唐朝初期,有石氏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石琚自安徽寿县徙居福建同安,其后散居闽粤各地。宋、元两朝以后,石氏族人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明朝初洪武年间,石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
此际,有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其后子孙有许多人去台湾,进而又远播海外,如今,石氏族人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这六省石氏约占全国汉族石氏人口的63%。那么河北省会石家庄,石姓人家还在吗?石家庄石姓人家还在,石家庄徐村姓石的比较多,石家庄徐村位于丘头镇东北部,藁城市区西南10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