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空姐遇害,滴滴存不存在问题,当然存在,问题在哪里。温州空姐乘滴滴顺风车遇害,让人痛心,当时滴滴平台承诺悬赏100万元找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找司机凶手,虽然作出对死者家属相应赔偿,刘振华凶手不知何因跳水自杀,郑州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出人出力终于打捞出来凶手,经警方确认是凶手。
1、郑州空姐滴滴打车遇害后,如何来管理网约车?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空姐遇害案”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一时舆论纷纷,而滴滴也在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据警方对案情的通报,5月6日凌晨,受害人李某珠在搭乘滴滴顺风车途中被害,司机刘振华有重大作案嫌疑,之后几日,案件很快告破,凶手确认已溺水身亡,滴滴顺风车业务停业自查整改一周。此事发生后,有关网约车搭乘的安全隐患以及滴滴事后的回应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应,
网约车已经深度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出行的必要交通形式之一。显然,网约车平台的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应严把司机及车辆资质,对不合格的司机及时剔除,未变更车辆性质的不予注册、不予派单,但现实却是,司机刘振华利用其父亲的接单账号,轻松地躲过了滴滴顺风车注册时的三证验真、犯罪背景筛查和接首单前须进行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也并未触发。
一些网约车平台不断在触及政策底线,其中不仅容忍大量非法运营车辆的存在,同时还打算重燃的补贴大战以影响行业公平竞争,而目前对于网约车监管较为薄弱,主要是以规章、部令等形式存在,在法律等级中的层级较低,治理权限仅有约谈、罚款两项,对网约车平台的约束效果明显不足。一些平台甚至通过事后报销的形式,削弱了罚款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致使非法营运等问题难以禁止,
在社会舆论纷起的时候,政府监管态度也在趋于严厉。从5月7日起至11日,交通运输部连发五篇评论,措辞日益严厉,文章认为一些网约车平台公司在发展壮大之后,不是将必要的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而是挖空心思地侵害司机和乘客利益。对于近段时间一些网约车公司不断挑战政策底线,无视监管措施的情况,交通运输部正在进行相关研讨,将会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约车市场的监管,
2、2018年滴滴打车再次出现女乘客遇害事件,滴滴的安全措施在哪里?
关于乐清滴滴事件,滴滴公司在安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8月24日,浙江乐清20岁的女孩赵某在乘坐滴滴顺风车去永嘉县,途中不幸遇害!滴滴公司针对此事也进行了道歉,后来滴滴高层管理人员也进行了道歉。8月28日晚上,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对“乐清顺风车事件”郑重道歉,8月28日晚8:20,滴滴出行发布了“郑重声明”,署名为程维、柳青。
在声明中,二人郑重地向受害者、受害者家属道歉,“因为我们的无知自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此外,二人代表滴滴宣布了4项决定,这包括弃规模化”、“联动警方”、“无限期停滞顺风车”、“重构安全模型等。但是事后道歉也只是道歉,也只是解释,并不能挽回受害人的生命,但是滴滴公司在赔偿上表现的还比较积极,还能够稍微安慰下受害人的心灵。
但是在滴滴顺风车乐清乘客遇害事件中,滴滴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从原来的滴滴运行模式中,对于乘客人身安全方面的可实施的措施确实不多。目前滴滴高层已经制定了一些安全方面的措施,包括暂停顺风车业务,联动警方等,可以说这些措施里面有些确实是一些很好的措施,1、滴滴公司作为平台公司,必须教育滴滴司机。
滴滴公司必须承担起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教育注册车主,包括要对注册车主进行警示教育,这样,才能让注册车主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并能够遵守法律的要求,更好的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2、滴滴公司可以运用大数据对于注册车主进行打分排序和监控!滴滴公司作为一家平台公司,掌握了很多滴滴司机的行车轨迹等数据,滴滴公司应该采用大数据来对注册车主的服务来进行评价和研究,积极掌握有作案倾向的人的动机,能够及时提醒和暂停嫌疑人的继续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