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 乌海市 > 肉鳍鱼,腹部有乳头背部为鸡冠形肉鳍的鱼是什么鱼请高人指教

肉鳍鱼,腹部有乳头背部为鸡冠形肉鳍的鱼是什么鱼请高人指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27 03:28:59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腹部有乳头背部为鸡冠形肉鳍的鱼是什么鱼请高人指教

如题 , 根据描述 应为 海参斑 (一般清蒸即可,只是烫皮比较麻烦) 学名 圆鳍鱼科 Cyclopteridae 圆鳍鱼 Cyclopterus 鱼类下图为 圆鳍鱼 Cyclopterus lumpus ,俗称 海参斑

腹部有乳头背部为鸡冠形肉鳍的鱼是什么鱼请高人指教

2,关于全骨肉鳍软骨硬鳞真骨鱼类

全骨鱼次亚纲(Holostei)这是出现于晚二叠世并在中生代前期广布于世界各地,介于软骨硬鳞鱼类和真骨鱼类之间的鱼类,现今残存者极少,北美淡水中的Lepidosteus(鳞骨针)及Amia(弓鳍鱼)可为其代表。头骨已经骨化,尾鳍趋向正型。胸、腹鳍仅远端分节,背臀鳍部分分节,鳞片已表示出硬鳞向骨鳞的过渡性质。Redfieldin Hay(雷氏鱼),是软骨硬鳞鱼向全骨鱼类过渡的早期代表,它保留着许多软骨硬鳞鱼的特征,但尾鳍半歪型或近正型,各鳍鳍条数目减少,颌骨变短等方面已大大的进步了。侏罗纪的Dapedius是全骨鱼类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上颌骨变短,其后端膨大减少;尾表面上已是正型;鳞失去了中间的齿鳞层;鳍中骨质鳍条数明显地减少;脊椎骨的椎体骨化已发展了。我国华北、华南晚侏罗世的地层中发现的Sinamia Stensiu(中华弓鳍鱼)是全骨鱼类另一类群的代表,体呈长梭形,稍侧扁,头长,背鳍基部相当长,臀鳍基部短,但鳍条长,各鳍均无棘鳍,菱形鳞片后缘下部有锯齿。肉鳍亚纲(Sarcopterygii) 肉鳍鱼类又称内鼻鱼类(Choanate),肺呼吸,具内鼻孔,双背鳍,齿鳞。偶鳍基部有较发达的肌肉及粗壮的骨骼。原型尾。本亚纲主要繁盛于泥盆纪,此后很少,极少数属种残存至今。由本亚纲某些类群在泥盆纪时进化出两栖类,因此本亚纲在脊椎动物进化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世界有13 目49 科158 属约837种;中国有13 目40科90属约 202 种。内骨骼完全由软骨组成,常钙化,但无任何真骨组织;外骨骼不发达或退化,体常被盾鳞 。脑颅为原颅 ,上颌由腭方软骨,下颌由梅氏软骨组成。鳃孔每侧5~7个,分别开口于体外 ;或鳃孔1 对,被以皮膜。雄鱼腹鳍里侧鳍脚为交配器。肠短,具螺旋瓣。心脏动脉圆锥有数列瓣膜。无鳔。无大型耳石。泄殖腔或有或无。卵大,富于卵黄,盘状分裂,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分布于低纬度海洋 ,个别栖息淡水 。下分板鳃和全头2亚纲。由于软骨鱼类的骨骼为软骨,在地层中除保存有牙齿和棘刺外,其他部分的化石极为稀少,而牙齿又多呈分散状态保存,难于了解其排列组合形式。许多古生代的属种仅是以个别牙齿或残片为代表,从形态上进行分类,故对一些主要类群的发展历史及彼此间的亲缘关系仍不清楚。软骨鱼类的化石出现于早泥盆世晚期,繁盛于石炭纪 ,一直延续到现代。在石炭纪和早二叠世淡水沉积中普遍存在的异棘鲨(肋棘鲨)类,且有保存完好的个体。它代表从海水侵入淡水的一支。现今的赤魟亦可溯西江到达南宁。自古生

关于全骨肉鳍软骨硬鳞真骨鱼类

3,肉鳍鱼类的基本特征

早期肉鳍鱼类一般具有两个背鳍,体被菱形鳞片 ,尾鳍歪型,偶鳍、背鳍及臀鳍具有发育的肉质鳍基和其中的内骨骼支持。许多种类的鳞片及膜骨表面有光亮的整列层,这种整列层由齿质层、釉质层及其中的孔-管系统组成,孔-管系统以小口开口于釉质层表面,可能与侧线感觉功能有关。颅顶骨片表面的整列层有时连成一片,覆盖住骨片间的缝隙。  总鳍鱼和肺鱼的显著区别在于脑颅型式及牙齿结构,总鳍鱼类脑颅被颅中关节分为前后两部,口缘具有牙齿,肺鱼脑颅无颅中关节,腭方骨与脑颅愈合,颌部与脑颅的关系为自接型;腭部及下颌舌侧有齿板,口缘侧无牙齿,可能与辗压具硬壳食物的适应有关。  肉鳍鱼类,是硬骨鱼纲的一个重要类群(亚纲),包括总鳍鱼类和肺鱼类。由于具有被覆鳞片的肉质叶状偶鳍等性状而有别于硬骨鱼类的主要类群——辐鳍鱼类(亚纲)。由于曾认为肉鳍鱼类具内鼻孔,又称之为内鼻鱼类或叶鳍鱼类。化石记录出现于泥盆纪早期(距今约3.9亿年)。
小鱼
在泥盆纪的时候,最早的肉鳍鱼类出现了,并分化成肺鱼类(目)和总鳍鱼类(目)两大类。 与辐鳍鱼类不同的是,早期的肉鳍鱼类在歪型尾上有一个位于体轴之上的索上叶。它们的鳍有中轴骨骼和在中轴骨骼两侧向外呈辐射排列的较小的骨头,然后再在这些骨头的末端长有骨质的鳍条。这样的鳍叫做原鳍。原始的辐鳍鱼类只有一个背鳍;早期的肉鳍鱼类却有两个背鳍。原始的肉鳍鱼类的鳞片是齿鳞型,在鳞片基部骨质之上有厚层的齿鳞质;而原始的辐鳍鱼类的鳞片的齿鳞质很有限,却有厚层的釉质层覆盖在表面。 在鱼类自身进化的道路上,肉鳍鱼类可以说是进化的一个旁支,可是从整个脊椎动物的进化来说,肉鳍鱼类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类群,因为后来出现的四足类脊椎动物,就是从肉鳍鱼类中进化出来的
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腔棘鱼亚纲 Subclass coelacanthimorpha),本亚纲鱼类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时期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人们一直认为,总鳍鱼在白垩纪已经完全绝灭了。但是,1938年在印度洋南非沿岸70m水深处,竟捕捉到一条现存的总鳍鱼,命名为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属腔棘目(Caelacanthiformes)偶鳍为带鳞的肉叶,内部骨骼的排列与陆生脊椎动物肢骨的排列极为近似,被称为活化石。直到1952年才捕到第二条,至今已陆续捕到100多条,均在科摩罗岛附近捕捉到。 腔棘鱼亚纲的其他类群已全部在地球上绝灭,矛尾鱼是经历了漫长地质年代而残留的活化石,过去只能从化石了解它们。通过对矛尾鱼的比较解剖研究,有助于探索最初两栖动物是由哪种鱼演化来的。

肉鳍鱼类的基本特征

4,什么是肉鲳鱼

肉鲳鱼是指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脊椎动物,鱼纲,鲳科。体侧扁而高,呈卵圆形或近菱形,银灰色。体被小圆鳞,侧线完全,位较高。头小,吻圆,口圆小,吻稍突出。齿细小,两颌各有1列。背鳍长,臀鳍与背鳍形状相似;胸鳍较长,尾鳍分叉。成鱼腹鳍消失。以小鱼、甲壳类等为食。为近海中下层鱼类。鱼鳞可制装饰品的发光面。产量较大,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扩展资料:品种1、乌鲳:俗名黑鲳、铁板鲳、乌鳞鲳。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鲜、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热带及亚热带中上层鱼类。其一般生活于水色澄清的海区。体呈卵圆形,高而侧扁,体长可达40厘米以上。2、灰鲳:近海暖温性鱼类,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日本、东南亚等地。灰鲳生长迅速,肉质肥厚,口味鲜美,是上等的食用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体呈菱形。3、刺鲳:俗名鲳、肉鱼、瓜核、肉鲫、南鲳、玉昌、海仓。生活于亚热带海域,幼鱼栖息于表水层,常躲藏于水母触须中以寻求保护,成鱼则为底栖性鱼。
肉鲳鱼应该也属于人工养殖的一种鲳鱼!鲳鱼属于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初夏游向内海产卵,为食用经济鱼类。我国沿海都产。 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柳州鲳鱼在500克/条-1500克/条左右,肉味有如鲻鱼的香味。其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W-3系列,经医学临床证明它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物资,鲳鱼的胆固醇含量也低于所有的动物性食品,鲳鱼肉厚、刺少、味佳,营养丰富,是天然营养佳品。柳州鲳鱼体形侧扁成盘形,背较厚,口端位,无须,体色呈白身、银鳞、黑尾、线鳍,四色相配极为美观。 鲳鱼含有多种营养。100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19毫克,磷240毫克,铁0.3毫克。 鲳鱼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镜鱼。 增加了一条鲳鱼含有DHA,对小孩的大脑发育有帮助
放在冰箱冷冻室的肉类、鱼类,食用时不少人的做法是:取出后即置于室温下解冻;有的人心急则用热水浸泡,立即烹调。这是错误的做法。当肉类快速解冻后,常会生成一种称做丙醛的物质,它是一种致癌物。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冷冻的肉类,先放在室内几小时,然后再使用;也可以把冻肉放在冰箱冷藏室内数小时,而后再取出使用。 冻肉一定要冷水解冻 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的冷冻鱼、畜肉、禽肉等肉类,在用的时候,有的人常常用热水冲泡解冻后立即烹调,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科学的解冻方法是将冷冻的鱼、畜肉、禽肉类等食物放在冷水中浸泡或放在4℃~8℃的地方,使其自然解冻。 这是因为肉类食物在速冻的过程中,其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迅速冻成了冰,形成了肉纤维与细胞中间的结晶体。这种汁液的结晶体是一种最有价值的蛋白质和美味物质。如果用热水解冻,不但会失去一部分蛋白质和其香味物质,更主要的是会生成一种称为丙醛的一种强致癌物。所以,冻肉一定要用冷水解冻或使其缓慢地自然化解。

5,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脊椎动物起初都生活在水里,是什么原因让原始鱼类第一次爬上陆地?加拿大的科学家最近提出一种新见解,认为原始鱼类最初来到陆地上是为了晒太阳取暖、获得能量,以便在水中捕食猎物时行动更敏捷。 大约在3.65亿年前的泥盆纪,一批生活在热带沼泽里的原始鱼类爬上陆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这是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陆生脊椎动物,都是由这些鱼类演化而来的。对于鱼上岸的原因,人们提出了多种解释,例如躲避猎食者或寻找搁浅的鱼为食。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撰文提出,鱼上岸是为了晒太阳,以便回到水中时更有效地猎食。他们研究了早期四足动物的化石,这些四足动物是能够爬上陆地的、类似鱼的生物。科学家根据泥盆纪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计算四足动物能从阳光中获得多少能量,结果发现,2小时~3小时的日光浴可以使一只四足动物的体温上升到35℃。 科学家说,这样看来,原始动物只需要躺在阳光下就能获得能量,使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回到水中后可更敏捷地行动。人们所熟悉的鳄鱼,在潜入深水之前就会晒太阳取暖。 海洋生物出现以后很久才出现了陆生动物。志留纪早期,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以及植物是最早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木虱在矮小的滨岸植物中爬行。蠕虫以腐烂的植物为食,似蜘蛛的捕食动物和蝎子则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直到4000万以后,两栖类才从水中爬上岸边,这里的植物和植食性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为没有更大的动物与之竞争,两栖类迅速扩散开来。 原始两栖类例如鱼石螈是从肉鳍鱼类进化而来的。它们像鱼一样的尾巴和鳞表明它们和鱼类关系密切。它们的牙齿也是如此,几乎与肉鳍鱼类的牙齿一模一样。但鱼石螈还具有鱼类所没有的特征,包括头骨后部的耳裂。 最早的两栖类包括鱼石螈。格里尔螈和蛇螈。鱼石螈可在陆地和水中生活,格里尔螈样子像鳗鱼,栖居于沼泽中,蛇螈可能是在泥里挖洞潜伏起来,等待捕食昆虫或躲避捕食动物 迟至志留纪,最早的同时具有牙齿和鳍的动物才出现。这些“多刺的鲨鱼”体长不到15厘米,身体呈流线型。它们具有大的眼睛和小的鳞,是快速的捕食动物 将近4.5亿年前的硬骨鱼类可能是4亿年前出现的一种新的食肉鱼类的祖先。这些鱼的骨骼不是硬骨而是软骨,鳞细小,有些长着剃刀一样尖利的牙齿,我们称之为鲨鱼。它们从此就在水中占据了统治地位。鲨鱼只是这一时期在海洋中新出现的三种鱼类之一。 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硬骨鱼类进化也很快。硬骨鱼类中最小的、而且种类最多的是辐鳍鱼类。现生辐鳍鱼类 有2万种,占所有现生脊椎动物种数的一半。鳍中平行排列的硬骨使得它们运动更迅速、准确。 较大者叫异刺鲨,是早期淡水鲨鱼,体长75厘米,小的叫鳕鳞鱼,早期硬骨鱼,现已灭绝。 这一时期出现的第三种鱼类是肉鳍鱼类。它们的鳍圆形,厚且多鳞,内部有强壮的骨骼和肌肉。只有7种肉鳍鱼存活下来——6种肺鱼和空棘鱼类。尽管它们现在很少,但肺鱼或其他肉鳍鱼类可能是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肉鳍进化成四肢。 体长9米、具盔甲的邓氏鱼正在追逐同样具盔甲而体长不到50厘米的月甲鱼。 希望这些能对你有帮助。

6,鱼的进化过程

在脊椎动物5大类中,鱼类是最低等的,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也最早。我们对现生鱼类都较熟悉,但对地质史上的早期鱼类、以及它们如何进化为现生鱼类,就比较生疏了。让我们顺着时间的长河,向前追溯。现知最早的鱼类化石,发现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地层中,但只是一些零散的鳞片,未能给我们一个有关鱼类身态的轮廓。到距今4亿年至3亿5千万年前的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时,才有大量鱼化石被发现。这些鱼化石,有的在构造特征上彼此已很不一样,说明当时已有多类鱼类存在。很可能,在有化石记录之前,它们业已分道扬镳,在各自进化途径上走过了一段相当长的路程。最早出现的鱼类是无颌鱼类。顾名思义,它们还没有上、下颌,只有一个漏斗式的口位于身体前端。这种口,不能主动摄食,只有靠水流把微小生物带进口内。再者是它们没有腹鳍,但有膜质的外骨骼,包裹在身体外边。所以无颌鱼类又有甲胄鱼类之称。由于这外骨骼的存在,曾引起有关学者的一番争论:到底是软骨在先或硬骨在先?在脊椎动物胚胎发生过程中,总是先出现软骨,然后由软骨形成硬骨。一般认为,个体发生反映系统发生。据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应该是软骨在先,硬骨在后,可最早的脊椎动物先出现的却是硬骨,这怎么解释?有人说,还是软骨在先,只是软骨不能保存为化石而已。到底怎样,未有定论。无颌鱼类包括迥然不同两大类:头甲类和鳍甲类,每类又各有分支,有不同类型的形形色色代表,也曾繁盛一时。但好景不长,到泥盆纪中期(距今约3亿5千万年前),它们绝大多数绝灭了。只因现生的七鳃鳗和盲鳗的某些特征与头甲类的一致,学者揣测,前者有可能是后者的现生代表。按此,头甲类应还没最后绝灭。可是,从头甲类到七鳃鳗和盲鳗之间,从泥盆纪到现代3亿多年里,都没发现它们的中间环节(图14)。究竟这些营寄生生活的现代无颌鱼类是如何从身披甲胄的祖先进化来的,还是一桩悬案。鳍甲类无现生代表,被认为是一绝灭的类别。但是,由于鳍甲类中的异甲类的某些特征与后期有颌鱼类的近似,有人说,异甲类可能是有颌鱼类的远祖。是否这样,尚需更多的论证。最早的有颌鱼类是盾皮鱼类,它不仅已有上、下颌,并还有了偶鳍。这样,它便有可能主动摄食了。盾皮鱼类通常分节甲类和胴甲类,它们都披有甲,在泥盆纪晚期最为繁盛。前者可以尾骨鱼为代表,后者可以沟鳞鱼为代表。有人认为,盾皮鱼类可能与现代鲨类有亲缘关系,但另一些人认为可能与硬骨鱼类的关系更密切。板鳃类也称软骨鱼类,包括鲨类和全头类。鲨类常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鱼类,因为它们具软骨骨骼。软骨在先,硬骨在后。但也有人认为鲨类的软骨是次生性的,是由硬骨“退化”来的,硬骨在先,软骨在后。甲胄鱼类和盾皮鱼类不是都具硬骨吗?最早的硬骨才是真正原始的。最早的软骨鱼类出现于泥盆纪早期(距今3亿8千万年前),裂口鲨常被视为最原始代表之一,并很可能是所有鲨类的祖先。它是一种近于1米来长的鲨类,有一个典型的鲨类体型——纺锤形,眼大,靠近吻端。两个背鳍,第一背鳍前有一粗壮的背刺。胸鳍特别大,腹鳍小。尾鳍外形上、下叶对称,内部构造上脊柱却一直伸到尾鳍上叶的末端,故仍为歪形尾。偶鳍基部宽,末端尖,为原始类型的鳍。牙齿“笔架”形,中央的齿尖高,两侧的低(图15)。从裂口鲨这种近似软骨鱼类中心基干出发,进化出后期的各种鲨类,包括典型的鲨类和身体扁平的鳐类。这些鲨类从中生代至今一直生活在海洋中,既没有特别昌盛过,但也没有被淘汰。硬骨鱼类是最进步的鱼类,也是现今世界上水域中的“主人”。一般认为,硬骨鱼类是从棘鱼进化来的。棘鱼是早期有颌鱼类,早志留世(距今4亿年前)便已出现,一直延续到二叠纪(距今2亿5千万年前)。这是一种小型鱼类,曾被认为与盾皮鱼类有关,与软骨鱼类有关,通过对新材料的研究,才确定它与硬骨鱼类有关。硬骨鱼类分两大支,一支叫辐鳍鱼类,一支叫肉鳍鱼类。前者最早出现于距今约3亿8千万年前的泥盆纪中期,经过软骨硬鳞类(部分软骨、斜方鳞、明显歪尾)、全骨鱼类(部分软骨、斜方鳞、轻歪尾)和真骨鱼类(硬骨、圆鳞、正尾)三个进化阶段而至现代鱼类。肉鳍鱼类包括总鳍鱼和肺鱼,而总鳍鱼又分空棘鱼类和扇鳍鱼类。拉蒂迈鱼是空棘鱼类的唯一的现生代表,而扇鳍鱼类则全为化石种类。后者曾被认为是陆生四足动物的祖先,但被我国学者所否定。肺鱼类从泥盆纪(3亿6千万年前)开始出现,直到现在还有澳洲肺鱼、非洲肺鱼和南美肺鱼为代表。顾名思义,肺鱼是可用肺呼吸的,这可是陆生脊椎动物的基本要求,再加上其它一些特征,肺鱼曾被认为可能是陆生四足动物的祖先。后来这“祖先”地位被“具有内鼻孔”的扇鳍鱼所取代。20世纪80年代,随着扇鳍鱼类内鼻孔的被否定,扇鳍鱼类祖先说动摇了。于是有关学者又回到肺鱼中去寻找陆生四足动物的祖先了。
文章TAG:肉鳍鱼腹部乳头背部肉鳍鱼

最近更新

  • 斗地主怎么发牌,三人斗地主斗地主怎么发牌

    三人斗地主斗地主怎么发牌右键海南人都是557发的,每人发三次就完了,这样发炸弹比较多,所以他们一般都是限炸的这个简单,不用教了吧顺时针发牌,最后留3张。{0}2,斗地主时如何出牌游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

  • 党建工作计划,基层党建工作指导思想

    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基层单位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单位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党的自身建设重点是党的宗旨和目标,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先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

  • 挑衅的读音,第二集:挑衅引发战争?

    读音:TiOxn.同义词:寻衅滋事,寻衅滋事,挑战,挑衅,戏弄,戏弄,疏远,一直以来挑衅,的报业成了惊弓之鸟,2.挑衅借题发挥引发冲突或战争:武装挑衅,你的挑衅是如何让我在众多候选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

  • 小买卖,我想做点小买卖风险小一点的但我没有商业经验不知道做什么好

    本文目录一览1,我想做点小买卖风险小一点的但我没有商业经验不知道做什么好2,自己创业做什么小买卖3,有什么好做的小买卖4,做什么样的小买卖比较好5,我想今年做点小买卖做什么投资少利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

  • 胖腿,腿胖怎么办

    本文目录一览1,腿胖怎么办2,腿胖是因为什么原因3,我腿很胖怎样才能让大腿变瘦4,我的大腿很胖怎么减下去1,腿胖怎么办你可以多步行、游泳、骑自行车及跳舞。多做深呼吸:用鼻吸气,口吐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

  • 班长总结,班长工作总结急

    班长工作总结急2,求班长工作总结1,班长工作总结急首先把你本学期或者本年度的工作列举出来,然后挑1到2个重点的进行具体讲解其意义和影响。然后就是批评指正,相互学习之内的套话就可以了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

  • 罗永浩演讲,老罗罗永浩演讲视屏

    老罗罗永浩演讲视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wNTgyMjQ4.html土豆优酷多得是2,罗永浩在优酷的2012老罗北展剧场演讲你不知道的方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

  • 当心英语,英语中mind的用法

    英语中mind的用法v.minddoing介意做某事n.思想脑海2,英语当心的词性这三个短语都可以作为祈使句用,watchout强调行为上的小心,takecare强调身体上的注意, ......

    乌海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