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就是信阳地区的光山,义阳就是今天信阳,到了宋朝时“义阳”改为“信阳”。公元1747年值乾隆盛世,时任信阳知州的诗人张钺有感于信阳风光之美,赋诗八首,为信阳修建了八处美景(信阳古八景),诗名即景名,分别是,#我眼中的信阳#我不是信阳人,我是新乡信阳两地常来常往也已十多年了,信阳的消费水平本人印象是高啊,相当高。
1、信阳消费水平怎么样?
#我眼中的信阳#我不是信阳人,我是新乡信阳两地常来常往也已十多年了,信阳的消费水平本人印象是高啊,相当高!信阳虽是四线城市,但物价堪比省会郑州,消费自然就高!信阳人很会享受,会吃会玩,去饭店吃饭,等餐上桌的空隙也要玩一把麻将,打打牌,很潇洒!信阳的餐饮业非常红火,酒楼,饭店,大小餐馆,美食城,大排档,地锅饭,山庄多的不计其数,家家生意火爆,座无虚席,更有一席难求,吃顿饭排号叫座,等上一时半刻也是屡见不鲜,本人曾经历多次,不可思异!感觉信阳人很富有,衣着时尚鲜亮,穿金戴银佩玉,吃酒喝茶跳舞打牌,好不潇洒!虽是四线小城,消费不亚于二线城市,物价高得离谱,无论商场,市场,与新乡相比,虽同属四线小城,商场服务比不上新乡,物价却高于新乡,就拿水果来说吧,苹果在信阳卖的贵也有情可原,离原产地路途遥远,贵在运费上,那香蕉呢,新乡路途可比信阳要远四百多公里呢,最便宜时,新乡摊贩1元1斤,绝对足斤足两,而信阳摊贩5元3斤,还不保证缺斤少两!信阳韭菜、黄瓜盛夏也是2元一斤,可以这么说,一年四季在信阳农贸市场几乎买不到一元以下的青菜,更不要说在超市了!服装价格更比新乡高很多,大众服装看上去的也是几百元,品牌服装成千上万的更不足为奇!商家都很牛,就按标牌价格卖没商量,有次去新玛特看了件衣服,与我上年在新乡胖东来买的一模一样,价格竟高出二百多元!一件的钱在新乡买两件都用不完!这是媳妇刚给买的上衣,三百三十九元,面料非纯棉,非绣花。
2、信阳的历史人文怎么样?
信阳在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楚豫风韵素称“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一、信阳起源信阳原本称义阳,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淮南茶光州上义阳郡次”。光州就是信阳地区的光山,义阳就是今天信阳,到了宋朝时“义阳”改为“信阳”,有很多学者认为信阳名称来源为纪念春申君,认为这个地方曾是春申君的故地,改为信阳。
(学者认为古文字“信”同“申”)这种说法我认为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为避免宋太祖赵光义的名讳将义阳改为信阳,二、文化名人北宋著名宰相司马光就出生在信阳光山。当时大文豪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途经光山拜访老师司马光,苏轼在光山净居寺品饮信阳茶并留下千古佳句“淮南茶信阳第一”。司马光在斗茶时还有意为难苏东坡笑着讲:“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为何你同时爱此二物?苏东坡不加思索的说道:“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三、净居寺为天台宗祖庭信阳光山净居寺乃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
3、你有没有接触过河南信阳人?在你的印象里是怎么样的?
河南郑州人,大学时同学有一部分信阳人,毕业后去过信阳,做生意也接触了一些信阳人,简单表达下自己的观点,如有冒犯,谨表拙见。信阳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算是南方,人口和所辖区县相对较多(人口600多万,两区八县),南侧与湖北相连,东侧毗邻安徽,三省通衢,交通便利。单就河南整体区域来说,信阳应该是自然环境最宜居的,
信阳人一般认为自己是南方人,身边的朋友说起来也经常说“你们北方大汉”等等词汇。确实,地域心理归属这一块确实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信阳光山和新县说话口音很诡异,跟普通中原官话有很大的区别,河南本地人基本就是完全听不懂,信阳外出的人特别多,省内外出人口仅次于南阳和周口,600多万人,地形又多丘陵山岗,农业不怎么有出路,所以外出闯生活的人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