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中,确实有不少人的故乡位于如今的陕西省,从这个意义上看,确实有不少所谓【陕西籍】的三国名将。当时这些名将并不以【陕西】为其籍贯,而是以类似于【上郡】【冯翊】【扶风】【汉中】【上庸】这类郡级地名作为籍贯认同的,下面寒鲲就为您梳理一番三国时期的所谓【陕西籍】名将。
1、三国时期的青州在今天的哪里?
三国时期的青州,先后归属于曹魏、西晋政权治下,是曹魏政权的12个州级行政单位(略等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也是西晋政权在灭蜀以后、公元291年以前设置的19个州级行政单位之一。总的来说,曹魏与西晋时期的青州,主要对应我们今天的山东省北部、东部地区,管辖面积约等于今天山东省的一大半,青州西南与徐州接壤、西北与冀州、兖州接壤,青州东北部、东南部则临海,是一个在地理单元上以山东半岛、河济地区为主的魏晋行政区域。
那么曹魏与西晋的青州具体包括今天的哪些地方呢,寒鲲就为您具体到青州的各个郡国(略等于今天的地级市),来为您揭示青州对应今天的地区,曹魏青州,自东向西,下辖东莱郡、北海郡、齐郡、乐安郡、济南国等五个郡国级行政区。西晋初年的青州,相对于曹魏青州,只是把齐郡改为了齐国,把济南国改为了济南郡,并且把原属徐州的城阳郡划归给了青州(公元266年),至于公元277年从东莱郡、城阳郡交界处分割出来的长广郡,只涉及到三国最后三四年(277年-280年),且辖境基本上就是东莱郡西南部与城阳郡东北部,所以本答就不细分长广郡了,下列古今对应就以东莱、北海、齐、乐安、济南、城阳等在魏晋时期持续存在的郡国为主,
东莱郡,郡治魏晋时期的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南),辖境包括今天的威海市区、荣成、文登、乳山、烟台市区、龙口、蓬莱、莱州、招远、栖霞、海阳、莱阳、即墨、青岛市区等地。北海郡,郡治魏晋时期的平寿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南),辖境包括今天的平度、莱西、昌邑、潍坊市区、昌乐等地,乐安郡,郡治魏晋时期的高苑县(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北),辖境包括今天的寿光东北部、博兴、广饶东北部、桓台、高青、淄博市区西北大部、滨州市区南部等地,前述地名往北在当时还没有形成陆地,所以自然不在乐安郡甚至整个青州辖下。
齐郡(国),郡治(国都)魏晋时期的临菑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辖境包括今天的淄博市区东部、广饶西南部、寿光西南部、青州等地,曹魏青州州治广县(今青州市)与西晋青州州治临菑县,均在齐郡境内。济南国(郡),国都(郡治)东平陵县(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辖境包括今天的邹平、章丘、济南市区、济阳等地,西晋城阳郡,郡治莒县(今山东省莒县),辖境包括今天的胶南、胶州、高密、诸城、安丘、五莲、日照市区、莒南、莒县等地。
2、三国时期有哪些陕西籍名将?
三国时期的名将之中,确实有不少人的故乡位于如今的陕西省,从这个意义上看,确实有不少所谓【陕西籍】的三国名将,当然,当时这些名将并不以【陕西】为其籍贯,而是以类似于【上郡】【冯翊】【扶风】【汉中】【上庸】这类郡级地名作为籍贯认同的,下面寒鲲就为您梳理一番三国时期的所谓【陕西籍】名将:京兆杜氏名将:杜畿、杜预京兆杜氏是【京兆府杜陵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陵乡)的世家大族,这个家族在三国时期先后出了两员名将,分别是杜畿与杜预,而且这两位杜将军还是祖孙关系。
可以说不仅仅是名将了,还是名门名将了,杜畿此人虽然更偏文官一些,但好歹也是给曹操在汉末乱世中守河东郡(晋西南)的人,河东郡又是曹操前期势力范围的边地,北临袁绍系的高干势力,西临关中韩遂马腾等军阀,东临黑山张燕,不可谓不乱。但是,杜畿还是给曹操提供了一个十多年稳定局面的河东,可见其统率能力与军事谋略也是不俗的,
【下图为游戏《三国志12》中的杜畿形象】杜预则更是全才,不仅懂经学(给春秋作注解)、律学(给西晋泰始律做注),还懂政治能做官,并且懂军事,在钟会入蜀作战时便担任钟会长史,并且从钟会之乱中成功脱身。更为辉煌的是,杜预还担任了晋灭吴之战的西线主帅,为西晋征服荆州地区,最终,杜预凭借文武双全之才,成为第一个同时进入文庙与武庙配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