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工作工龄和退休工龄的巨大差别,只有当工作工龄能够转换为退休工龄,就是我们所说的视同缴费年限或是实际缴费年限,这样的工龄才能属于退休工龄,才能有退休的价值,就是领取养老金的价值,无法转换为退休工龄的工龄,在办理退休时是没有任何实际使用价值的。
1、公务员退休工龄是怎样计算的?
公务员的退休工龄计算,实际上是依据档案来计算的。退休档案是审核职工工龄的唯一依据,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才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实际上,有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文件是2015年才公布的,有关的养老保险缴费实际上也是有关业务补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2014年10月以前的连续工龄称之为视同缴费年限,依据个人档案来核定。
个人档案怎样来确定连续工龄呢?依据1957年《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连续工龄是依据《劳动保险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本企业工龄来核算的,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关于工龄的一章,实际上这个文件是至今有效的。本企业工龄主要指的是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时间,一般来说,公务员入职以后会有一定的试用期。
按照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第四十四条临时工、试用人员转为正式工人职员时,其本企业工龄,应自入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可以说,公务员的退休工龄一般从其被聘任为公务员之日开始计算。正常来讲,应当是到退休之日来前后累计计算其工龄的,这种累计计算是具体到日的,不是按月计算,比如说29年11个月零18天的工龄,就是不满30年的工龄,不能四舍五入。
2、退休工龄如何计算?
退休工龄如何计算?我们这里所说的退休工龄,其实和工作工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工作工龄有的不能计算为退休工龄,但是退休工龄是可以计算工作工龄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工作工龄是我们从参加工作开始,在用人单位工作一年就算一年工龄,工作工龄可以作为计发工龄工资,单位调整工资,提拔使用等用途。但是工作工龄分为国家认可的工作工龄和国家不认可的工作工龄,
国家认可的工作工龄包含了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工龄,或是当兵入伍,知识青年下乡、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等,都属于国家认可的工作工龄;国家不认可的工作工龄,主要是指在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工作的工龄,但是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只有缴纳了职工养老保险的工作年限,才能计算为退休工龄。退休工龄是我们计算养老金的主要条件之一,退休工龄越长的,养老金水平就会越高,
那么退休工龄是如何计算的呢?目前我们的退休工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视同缴费工龄,也叫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在社保缴费制度实施之前参加工作,并且是属于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主要是指1992年之前(部分地方是1996年之前)到国有企业工作,2014年10月之前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由于这部分人参加工作之时,社保缴费制度还没有出台,所以他们的缴费年限要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第二部分是实际缴费工龄或是缴费年限,
这部分主要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缴纳社会保险,单位和职工按时缴纳了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除了在岗职工以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他们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要计算为实际缴费年限,如果他们在开始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之前,有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的,同样要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为退休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但要计算为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同时也要计算为医疗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如果只有工龄而不能计算为退休工龄,按照目前我国制度的规定,是无法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只有退休工龄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或是缴费年限,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之时,才能顺利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