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苏杭为啥很少有王朝定都的原因,都非常有道理,在这里我也不在赘述,今天我换个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园区相城区和昆山之间的阳澄湖产大闸蟹,园区有青剑湖、金鸡湖、独墅湖、东沙湖、白塘.还有有尹山湖,镬底谭,澄湖,苏州的湖泊很多,除了你说的还有很多。
1、苏州有哪些湖泊?
苏州的湖泊很多,除了你说的还有很多。园区相城区和昆山之间的阳澄湖产大闸蟹,园区有青剑湖、金鸡湖、独墅湖、东沙湖、白塘.还有有尹山湖,镬底谭,澄湖,城西有石湖通太湖,相城区有盛泽湖还有你讲的漕湖还有北面的鹅湖是与无锡共有的,黄埭的春申湖木渎的寿桃湖,科技城的诺贝尔湖和彩石湖,光福的下淹湖通太湖,吴中吴江之间的庞家塘也通太湖,还有天鹅湖在地铁木里站附近,另外就是一些小的公园湖泊就不列举了。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何很少有王朝定都于苏州和杭州?
我是苏州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网上有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苏杭为啥很少有王朝定都的原因,都非常有道理,在这里我也不在赘述,今天我换个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苏杭是可以被定都的,历史上苏州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历史典故也很多,负面新闻也都多。但翻开厚重的历史书,你会更接近历史真相,历史上这两个时期的苏杭是真的强大,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
南宋(1127-1279),经济鼎盛时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的9%到12%,比现在的欧美强哥还厉害,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文化高度繁荣、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朝代。1,耕地总面积,688-700万顷。今天的6亿亩,今天是18亿的红线,亩产312斤。一直到1950年代还是这样,2,粮食总产量。孝宗时1400亿斤,
南宋人口七八千万,人均2000斤。是1980年代的2-3倍,3,农业劳动生产。1980人均生产3100斤,4,手工业发展。印刷业,造船业,纺织业,所以苏杭自古以来都是经济强大的城市,是相当适合做为国都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最后大部分朝代没有定都苏杭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文化因素,由于地域的原因,苏杭属于同一语系,吴越文化一直保留到如今,是自成一体的文化体系,而整个中国还是以中原文化为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自然苏杭被选定都城的概率低多了,
2.地理因素,中国有两大流域,早期黄河流域发展较快,后期长江流域后来居上,所以古时的都城大多位于此两大流域核心地带,而苏杭偏于一偶,向全国辐射强度难。而同样位于江苏的南京地理位置比苏杭优越,语系并不属于吴越文化,更偏向北方文化,所以有六朝古都的美誉,3.苏杭原著,苏杭人民历来不好战,长江流域大平原,鱼米之乡,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属于天生安逸,所以也不是最佳都城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