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越王欧阳摇、西汉博士欧阳生;东汉汝南太守欧阳歙;西晋哲学家欧阳山郡公、广州刺史欧阳颁,左卫将军欧阳纥;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五代后蜀翰林欧阳炯,尚书左丞、宁江军节度使欧阳彬,博士欧阳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楚翁;元朝修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欧阳玄;明朝右佥都御史欧阳重等。
1、欧阳这个姓氏起源于哪里?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欧阳姓源自姒姓,因为越王无疆(也就是无强)的儿子蹄更被楚国封于乌程欧余山南边,封为欧阳亭侯,所以后人也就用这个来当做姓了。著名历史人物有: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为初唐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人为: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我们在练习书法的时候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叫“欧体”就是由欧阳询创立的,字的特点的,方圆兼并,工整险峻,在中国的书法史上极其有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柳”、“三苏”、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天圣八年中进士甲科,官至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氏其他名人有:东越王欧阳摇、西汉博士欧阳生;东汉汝南太守欧阳歙;西晋哲学家欧阳山郡公、广州刺史欧阳颁,左卫将军欧阳纥;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五代后蜀翰林欧阳炯,尚书左丞、宁江军节度使欧阳彬,博士欧阳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楚翁;元朝修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欧阳玄;明朝右佥都御史欧阳重等。
2、为什么湖南一些地区复姓“欧阳”的比较多,这有什么历史缘由吗?
谢谢邀请!欢迎来到熊二读史,一起来了解姓氏文化,(本文约600字,阅读需时2分)姓氏分布与历史息息相关。特别是历史上的移民等区域人口流动,是造成姓氏扩展的重要因素,我第一次知道湖南“欧阳”姓比较多,是在学校的打印店得知的。湖南人的打印店遍布全中国各大高校,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我遇到至少三家打印店的老板,都是一口湖南话并且姓欧阳。
以前总以为欧阳这种复姓在广东比较多,这才发现,湖南才是最多的啊!欧阳姓氏是我国的一个古姓,最早可以可追溯到夏代,《史记》记载:“欧阳氏,本颛顼之后,夏禹王之苗裔也”。欧阳姓源自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姒姓,夏国君封自己的儿子无余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时,被强大的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被改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号称欧阳亭侯,于是就以此作为姓氏,其子孙也就因之而姓“欧阳”、“欧”或“阳”,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秦时期,欧阳姓主要分布于浙江地区。到了秦汉时期,欧阳姓向北扩散到江苏、山东、河北,向西进入江西,南至于福建,魏晋南北朝时期,欧阳姓进一步向四周扩展,西达陕西、四川,南抵湖南。到了唐宋之时,中原屡经战乱,发生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这两次战乱引发大规模的北人南迁,欧阳姓氏随之大批进入湖南、福建、两广地区,
这就是历史上欧阳姓氏的简要迁移过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欧阳姓已经成为我国复姓之首,如果再加上“阳”姓和“欧”姓,则其人数更多,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其中湖南就是欧阳姓最多的省份,占欧阳姓总人口的43%以上,湖南地区本来欧阳姓的就不少,再加上历史上两次北人南迁浪潮中,不少欧阳姓人自战乱的北方返回安定的湖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