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河北省录取多少211以上学生呢。题目要是改成“1980年能考上本科的学生,相当于现在能考上什么层次的院校,当年的中专,考进去的难度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专业硕士考试,就是一所储备干部学校,现在知道了,那个时候本科招生的院校很少很少,现在的很多本科院校,那个时候还属于专科,甚至于是中专学校。
感谢邀请!我已经高中毕业十多年了,确实不能给你明确的建议。但是,以我的经验,我觉得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报【知名度高的】院校,然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如果在【工科】和【理科】(纯理论,比如我学的数学专业)之间犹豫,那就选择【工科】(理科生本科毕业之后大部分很迷茫,基本在做销售),理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本科毕业基本用处不大,必须深造,读到博士你就能上天了,
2、89年考上专科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
当年的大学专修科按照现在的标准,是一本偏上,更好一点的高等专科学校已经能够到中等985/211院校的门槛了。重点本科,普通本科,大学专修科,省重点中专,市重点中专,这五个层次的教育80年代的录取率一共8%,还不包括被预考刷掉的那一大半,学制三年是实打实的本科前三年的课程,毕业还有一年的实训,实际是3 1的配置,很多优秀的大专毕业生能进到研究所,现在非985/211的博士研究生有几个能进去的?当年的中专,考进去的难度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专业硕士考试,就是一所储备干部学校。
扩招以后,许多大学都兼并了省市重点中专,而进去后中专就成了下属的二级学院,中专的教授到了大学还是教授,许多中专开设的课程大学根本没有。你以为是现在的高中?大学学衔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中专学衔教授→高级讲师→讲师→助教副教授跟高级讲师之间没有对应关系,但中专的教授跟大学教授之间属于级别相同,但更细的分类没那么全PS:扩招前和扩招后的学历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要用扩招后的眼光去看待扩招前的学历,真的不是一回事,
3、1980年考上的大学本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大学?
题目要是改成“1980年能考上本科的学生,相当于现在能考上什么层次的院校?”,这样争议可能要少一些吧。我是80年代末参加的高考,那个时候我所在的县区高中,真的没有几个能考上本科的。现在知道了,那个时候本科招生的院校很少很少,现在的很多本科院校,那个时候还属于专科,甚至于是中专学校,这样一来,本科招生计划,自然少之又少。
当然,那个时候,能坚持上高中的学生也不多,我记得看过一个统计,全县高中生一共不足600人,现在的这个数字是3500 ,如果再前推到1980年,人数就更少了!我们可以粗略的算一笔人数账:河北省共有县级或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域200个左右,如果按平均每个县区600人计算的话,河北省在80年代末,大约总计有考生12万余人,如果再向前推到1980年,那估计也不过就是10万人的规模,而今年大约是55万,(注意!这里只能说是大概,毕竟我所在的县区,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
而像太行山区,或是张北地区,到目前还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所以说那些地区,在80年代根本达不到我们县的高中生规模,虽然超过我们县的也不在少数,这里干脆就取个平均数,总之是个大概数字。)大家都知道,自实行平行志愿以后,现在的录取是排序录取,这样一来,211以上院校在考生所在的省区投放多少计划,从理论上说,排在全省区前面一定范围内的考生,基本就是211的预备群体了,
那么现在河北省录取多少211以上学生呢?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就是2万余人。那么在1980年,河北省能有2万多人考上本科院校吗?换句话说,等同于有20%的人考上211吗?做梦!做梦!80年代,跟现在还不一样,还没有实行平行志愿,报考是高考前估分进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有一些上了本科线的,却没有机会上本科!那么以现在211院校的招生规模来看,加上那些提前上了中专和中师的优秀初中生群体,在1980年能上本科的学生,现在依然妥妥的可以考上一所211院校!我是高考志愿规划肖老师,欢迎大家关注我,并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