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往低处流,真正想在某个下流地域挖一个庞大的人工湖来拦截洪水,是有点困难的。人工挖的公园湖可以搞水产养殖吗,踏火在广东工作也见过不少利用公园里人工开挖的鱼池来养殖食用鱼或是做钓鱼场的情况,但是不能说所有的鱼池都适合这样利用,在我打工的地方就有一个人工湖,占地150亩,投资20亿,现在已经投入使用。
1、如果我们在撒哈拉沙漠中间挖一条河道,造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会发生什么?
有人已经认真思考过这种可能性了,那就是盖塔拉洼地项目。最开始的时候,人们提议通过一系列隧道将地中海海水引进盖塔拉洼地,这一设想最早是由阿尔布雷希特·彭克在1912年提出的。到了1964年,一个更激进方案出现了:通过用于和平目的的核爆炸来将海水灌进盖塔拉洼地,另一个方案是使用隧道掘进机,这个方案似乎更能被大家接受。
一个世纪以来,这个项目并没有任何进展,那么,如果它最终获得了批准会怎么样呢?几十年后,这里将形成了一个12000平方公里的湖泊——和安大略湖差不多大,假设海水灌入后盖塔拉洼地的海拔变为海平面以下60米。由于这一地区几乎无人定居,所以也不会有人需要为此搬家,从地中海引来的海水可以用作水力发电。最基础的水力发电量为315兆瓦,
如果建设抽水电站这些水利项目的话,最高发电量可以达到1.5千兆瓦。这个发电量足够为一个大城市供能了,除此之外,它还会带来其他生态和经济效益,它将为埃及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肥沃的生存空间。借鉴荷兰浮地的做法,可以从附近的土地中挖出海盐,这为农业和水产养殖提供了大量机会,肥沃的土地上将会出现新的城市,这片不毛之地也将重新焕发生机。
2、在干旱的北方多修水库人工湖,会不会改变干旱的局面?
明确回答:不会,因为北方干旱的根本原因不是水库少,而是降雨少,缺乏有效降雨的情况下,就算把北方全部修成水库,也没什么作用,这就好比在问,多给穷人办理银行卡,会不会改变他们贫穷的局面是一样的,另外,即便近两年北方的降雨量有所增多,也不可能通过修建人工水库来全面改变北方缺水现状,因为北方缺水已经不再单纯指地表水,地下水的短缺同样已经很多年了,否则也就没必要耗费巨资修建南水北调。
可能问题提出者认为,水库、人工湖多了,水分子蒸发自然而然也就多了,那北方的降雨量就会有所增加,这样的理解大错特错,除非北方的人工水库加起来能与海洋面积媲美,否则基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为,形成地球降雨的水分子,近90%是由海洋贡献的,陆地湖泊占比量不足10%,显然我们不可能将北方全都变成人工水库,所以这个逻辑不成立,这个想法也不现实。
另外,为什么说北方缺水根本原因是降雨呢,其实降雨的背后关系到气候,全世界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但世界不同纬度陆地的降雨量截然不同,我国南方的降雨量显然要不北多太多,这是因为在地球环流、季风、高低压等作用下,全球水分子的移动有指向性,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春夏季我国南方会迎来梅雨季节,从华南开始向北最远可影响华北,但过了江苏北部、山东南部,能量就大大减弱了,不是地球缺少水分子,而是副热带高压北上过程中,随着北方温度降低而衰弱了,这种情况下北方降雨自然变少。
最后,北方缺水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水资源过度利用”,进入新纪元以来,我国不管是工业发展、农业发展,还是人口数量,都呈倍数激增,尤其是华北平原,各种重工业基地,各种农业种植基地,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作为基础,当人类生产活动的取水量远远高于降水量以后,那出现的情况就是水库干涸、江河断流,甚至如上面所说,出现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而我们还普遍缺乏节水意识,这种情况下,再修建一万座水库又有什么用,
3、人工挖的公园湖可以搞水产养殖吗?
人工挖的公园湖可以搞水产养殖吗?现在在城里稍微人口集中的地方在周边都会修有公园,这种公园通常都是免费供人们休息和游玩,里面一般都是种一些花花草草之类的,讲究一些的可能还会修有鱼。一些管理得好的公园在鱼池中还会养有一些锦鲤之类的观赏鱼类,有一些则是空着或者是杂鱼成群的,那么再来看一下你所说的问题,人工开挖的公园湖可以搞水产养殖吗?对于这一问题则也要看情况来论,因为不同的地方或人工湖因水源和管理方不同,其要求也就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