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祥,应该是人名,用毛笔字怎么写好看。老先生写的是晏几道的一句词,却以条幅〈或者说对联〉的形式书写,感觉很怪,少见,为了更好的调锋,我们在书写时要灵活把握笔锋的提按使转,随时调整笔锋的运行轨迹;要加强笔锋的力量感,通过提按使转,来体现出线条的迟涩、徐疾、燥润,以求字体的美感。
1、成都一位叫严汉渠的退休老先生写的毛笔字,大家帮忙看一下水平如何?
从作品来看,老先生的笔性很熟,对毛笔的把控能力较强,也能形成矛盾的对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内容与形式。老先生写的是晏几道的一句词,却以条幅〈或者说对联〉的形式书写,感觉很怪,少见,个人觉得如果以斗方的形式应该较好。以条幅也可以,但两行字数不能相等,第一行多几个字会较好,二是落款问题较大。晏几道三字突兀,且几字用了简体,犯了繁简混用之忌,
2、刘明祥三个字毛笔怎么写?
刘明祥,应该是人名,用毛笔字怎么写好看?我邀请历代书法名家都给你来题名吧,看看你喜欢哪一种——1、先请楷书四大家之一、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给你写一个楷体的吧!《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刘《唐·柳公权·玄秘塔碑》:明《唐·柳公权·玄秘塔碑》:祥2、再请书法史上最富盛名的二王父子(王羲之、王献之)共同给你写一个行草书的!《晋·王献之·鹅还帖》:刘《晋·王献之·嫂等帖》:明《晋·王羲之·小祥帖》:祥3、再请宋四家的米芾、蔡襄一起给你题写一个北宋尚意风格的——《宋·米芾·学书帖》:刘《宋·米芾·复官帖》:明《宋·蔡襄·山堂帖》:祥4、明代的董其昌、文征明也免费为你题了一个:《明·董其昌·行草书卷》:刘《明·董其昌·行草书卷》:明《明·文徵明·京邸归还诗》:祥5、最后再给你整一个隶书题名怎么样?《汉·史晨前后碑》:刘《汉·乙瑛碑》:明《汉·华山庙碑》: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请到历代书法大咖给您题名,你喜欢哪一个呢?欢迎留言交流。
3、写毛笔字保持毛笔的一面写吗?
笔者先亮明观点:写毛笔字不能只保持毛笔的一面来书写,学习书法,用毛笔蘸墨在纸上运行留下的线条和轮廓就是汉字的基本笔画。书者在写字时,毛笔的笔锋始终是处在不断更换角度的过程中,有藏锋、逆锋、露锋、中锋、侧锋等笔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书写当中通过腕力控制笔锋、调整笔锋,写出合理满意的笔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说怎么运用笔锋,让笔锋“听话”。
首先要学会中锋用笔,这是基本,书法要求线条扎实,要“力透纸背”,线条入纸,力在线中,给人的感觉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这就要求书者笔力强和速度快,其次要讲究提按之法。提笔与按笔,是使笔锋作上下动作的两种相对的笔法,提,是将笔锋上提,为的是让笔锋敛合,使弯曲的笔锋尽量恢复圆锥状,笔尖与纸的接触面小。按,是将笔锋下按,笔毫铺开,笔尖与纸面的接触面很大,
另外,提笔、按笔都是垂直动作,这种动作是与笔画书写的水平动作同步进行的。最后,书者要学会及时调锋,在书写过程中笔锋会出现不同的变化,不及时调锋,便会出现偏锋、绞锋、散锋等现象,就会扭曲了线条的质量写不出好的字体。为了更好的调锋,我们在书写时要灵活把握笔锋的提按使转,随时调整笔锋的运行轨迹;要加强笔锋的力量感,通过提按使转,来体现出线条的迟涩、徐疾、燥润,以求字体的美感,
此外,在书写过程中,我们通过手腕、手指、手臂的发力来控制和调领锋毫。通过笔锋入纸、转锋、逆锋、行笔、顿笔、回锋、收笔这一系列动作来完成一个字体,“永字八法”是最好的练习模板,即点、竖、横、撇、捺、弯、钩、提(挑)八个书法笔画,同时,不同的书体,书写的笔锋也不一样,隶书有“蚕头燕尾”,楷书有“永字八法”,行书的“点画呼应”,草书的“连筋带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