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彩礼低是指胶东一带,胶东是山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彩礼却是山东最低的,青岛是象征性的给一些,烟台更少,威海纯粹不要彩礼。山东的彩礼安排与其他省份区别不大,“有度”就是合适,三,山东以及其他地方彩礼如何安排合适才好,胶东不仅彩礼是山东最低的,而且胶东女孩个子高挑性格爽朗;彩礼最高的鲁西反而是山东经济最落后、平均身高最低的地区。
我是辽宁人但彩礼是多少还真不知道,当年我一分彩礼都没有,两个情投意合的穷光蛋白手起家,经过艰难困苦自力更生的打拼逐步摆脱困境。现在女儿也步入恋爱的阶段,她的男朋友问她:将来我家买房买车的情况下,阿姨还会额外要彩礼吗?我女儿说不会要的,过后问我我也说不会要的,他们家承包房子和车了,我也会给女儿一笔不大不小的嫁妆,好让女儿在婆家不受气,爱孩子就应该让她骄傲的活着。
2、娶个老婆真不容易,山东各地的结婚彩礼都是多少?
我是安徽的,离山东不远,说话都是一样的!我们那是个小镇,一个男生多女生少的小镇!我们结婚前还有订婚,订婚一般是一万一,寓意万里挑一!我之前订过一次婚,因为男方家庭条件还可以,主动给了一万六!不过后来确实没话说,我就退了,把钱还给男方了!如果是男方提出退婚,钱是不退的,女方提出退婚,就要还钱给男方!不知道谁定下的规矩,反正一直都是这样!结婚彩礼就看男方条件如何了,我2015年跟我老公结婚,同年我还有两个朋友嫁人,一个给了6万6,一个给了8万,我老公给了10万!一般女方家庭不会要彩礼,是男方自己看着给,差不多就好!但是都一样的是,我们会把彩礼带回去,娘家不会要这个钱!我村里有一个女孩子,很小爸爸去世了,还有一个弟弟,她妈妈没嫁人,把他们姐弟俩拉扯大,眼看着弟弟要娶媳妇了,没有钱,就跟媒人说,要十万彩礼,不退,钱要留着给弟弟娶媳妇,以这个前提找,行就行,不行拉倒,后来找了一个男孩子,挺老实,两个人感情也很好,这算是个特例吧,没把彩礼带回去的!还有一个也是我们村的,女孩不是亲生的,妈妈也比较贪心,听说开口要四十万,男的比女儿大好几岁,后来说给了20万,还打了一张欠条!要40万是真的,不过后来到底给了多少一直传来传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其实女孩子父母都希望自己女儿能嫁过去安安心心过日子,不会在彩礼上刻意为难,而且女孩也会把彩礼拿回去,到时候也是小俩口过日子的钱!,
3、山东这边彩礼怎么安排比较合适?
山东的彩礼安排与其他省份区别不大,“有度”就是合适。一,彩礼的历史文化渊源,作为“事宗庙”,“继后世”,“合二姓之好”的婚礼,由来已久。彩礼则是这个礼仪活动中的一项,西周时,就有所谓“六礼”,是一套既定的婚事程序:男方看中了某一家女子,请有头有脸的人从中说合,女方同意了,男方纳采择之礼。男方要来女子的名字及生辰八字,看八字合与不合,
双方八字合,男方就送礼告知女方。女方同意婚事后,男方正式送聘礼,叫作“纳征”,这纳征就是后来的彩礼,择日成婚,是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求定婚期。最后就是迎娶了,这“六礼”本是男方家庭主动发起,向女方家庭求婚的礼仪。属于一种文化礼仪仪式,男方通过这种仪式,表明了对女方的尊重,对男女婚事的重视。这种礼仪活动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井然有序,是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的一个具体方面,
它的核心内容是“礼”,而不是钱。作为“纳征”的彩礼,也仅仅是这个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的一个环节,后来,西周的“六礼”制度历朝历代地延续了下来。今天,西周叫作“纳征”的彩礼问题,成了一个社会负担问题,二,目前山东即其他各地的彩礼问题形成的原因浅析。婚姻里的彩礼问题,基本出现在农村,眼下农村青壮年夫妇,大多在外地城市打工。
许多夫妻婚后不久就分居两地,有的夫妻两人一年到头见不了一两次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许多夫妻长期分居,导致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并不奇怪。农村里,还是男婚女嫁模式,作为女方,父母养育成人,嫁到了以前不相干的男子家里,一旦离婚,就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了,夫妻和好,公婆是一家人,离婚之后,公婆几乎没有不偏袒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