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阿坝是羌族人的游牧区,唐朝时松赞干布率军压境,曾在甘堡一带激战,最终占领了阿坝。影片讲述了凯瑟琳上校奉命领导抓捕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境内的恐怖组织头目,官员们通过“天空之眼”无人机侦查他们的一举一动,甘堡藏寨另一大看点是建筑,“甘堡”一词在藏语是山坡上的村落,整个藏寨是依山而建,犹如一座座石雕坐落在半山腰。
1、如何评价电影《天空之眼》?
影片讲述了凯瑟琳上校奉命领导抓捕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境内的恐怖组织头目,官员们通过“天空之眼”无人机侦查他们的一举一动。本来简单的抓捕行动却突然变得异常棘手,因为在恐怖组织窝点内发现了大量自杀式袭击的炸弹,凯瑟琳上校当机立断,命令无人机驾驶员发射导弹摧毁窝点,就在这时,一位9岁的小女孩走入了射杀范围之内,面对牺牲一人和牺牲大众,大家都犹豫不决但本片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主题,对战争与道德人性的思考。
这就不得不说剧情奠基——伦理学中的“电车难题”,如果一辆电车刹车失灵,而你是驾驶员,在前方轨道上有5位不知情且来不及逃脱的工人,而岔路口另一条轨道上有1名同样情况的工人。试问:你会选择什么都不做任列车冲向5人,还是改道冲向那1人?这本就是道无解的难题,而本片将它具象化的体现了出来,若不袭击,恐怖分子制造的自杀式袭击会造成约80人死亡;若空袭,则小女孩的牺牲在所难免。
影片讲述了一个悲剧,关于人性的悲剧,没有人愿意看到小女孩的牺牲,但这却是必然的结局。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生命的价值能用数量来衡量吗?经典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垂直极限》中都讲到了“以多换少”的例子,也许许多人认为这划不来,但其实生命的价值意义决不能从物质数量上来计算。人生在世,追求的其实是一种精神,一种能触及人性深处灵魂的寄托,
生命时光短暂,精神却能够永世长存,这才是人们所应追求的修养与品德的提升,所谓的“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而这并不表示以多换少一定值得,一如本片内容,片中人们面临的是战争面前关于生命的抉择,然而这架人性与道德的天平始终是无法平衡的,更何况在战争面前,任何牺牲都显得如蝼蚁般微不足道。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也好,舍小为大的集体主义也好,其基础都是社会的和谐安宁,
战争面前,第一个倒下的是真理——这是电影开篇引用的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一句名言。战争中受伤害的只有真理和人类自己,从没有过胜利者,胜利之花都是经过了血雨腥风的浸染的洗礼,结尾将军的一番话道出了电影主题:永远不要对士兵说他不知道战争的代价。如果你见过战争的残酷,你就会明白生命的意义,关于人性道德的难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当我们真正认清了战争与和平,才能真正领会生命的真谛。
2、阿坝哪里的风景你最喜欢?
阿坝州知名的景点不在少数,有诸如九寨沟、黄龙、毕棚沟、四姑娘山、红原大草原等自然风光殊胜的景区,也有甘堡藏寨、桃坪羌寨等民族风情浓郁的景点,一起来领略下川西的独特风情吧。甘堡藏寨甘堡藏寨位于阿坝州理县甘堡羌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寨,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阿坝是羌族人的游牧区,唐朝时松赞干布率军压境,曾在甘堡一带激战,最终占领了阿坝。
后来,此地的藏民与羌人融合,成为嘉绒藏族,延续至今,嘉绒藏族有着与其他地区藏族不同的民俗风情,他们一般穿汉服,在喜庆日子就会换上藏服,女性头上头巾配有珊瑚、白银饰品,以示避邪;男性衣服以动物皮镶边,身佩腰刀、藏刀,以示英勇彪悍。甘堡藏寨另一大看点是建筑,“甘堡”一词在藏语是山坡上的村落,整个藏寨是依山而建,犹如一座座石雕坐落在半山腰,
甘堡的房子全是石头垒成的碉楼样式,不用砖、水泥、石灰,而是将取自河水中的麻子石,切割成块状,再用当地的粘土垒砌,十分坚固,防震、防火、防水,还不易风化,比木质建筑更经得起岁月的流失。桃坪羌寨桃坪羌寨位于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相传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是保留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的“活化石”,桃坪羌寨背山面水,符合现代城镇规划,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成,布局严密工整,远远望去,碉堡林立,气势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