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以后,其实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发现周围的不少同事都生了二孩。虽然一开始都是不要不要,但是思来想去,再加上各种意外,我发现至少有一半以上家庭要了二孩了,放开二孩政策以后,确实也有不少家庭生育了二孩,比如说近两年来二孩出生人数超过了一孩就是证明。
1、现在开放了二胎,有多少人愿意生吗?你愿意生吗?
俺已经生了二胎,两个儿子!有的老人说我赚了,但是他们看我的眼光都是很同情的。传统式中国父母中国人一直是以父母为子女准备各种生活必须条件为潜意识,除了孩子的基本必须衣食住行以外,还要辅导班、良好的教育环境、上大学、房子、车子。很多人批评我,买不起房,生两个儿子干嘛?到最后很有可能会落得儿子们埋怨,似乎中国的父母一直不能求回报,老了之后要给子女看孩子,如果不看就会受到一致批评。
老年人最好老了之后,有养老金不要拖累子女,子女如果没出息,根本无法给你养老金的。其实,这样的思想让我一直很纳闷,我们这是生孩子吗?这不是生了一个“爹”吗?难道是上辈子的“讨债鬼”?上面的思想,可能源自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独生子女思维模式,“四二一”的家庭生态模式让家庭有充足的资源培养孩子,也就是为孩子们准备好一切,
但是,随着我国放开二孩,以及未来放开三孩,慢慢的一切就会改变了。人们为什么生二孩?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以后,其实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发现周围的不少同事都生了二孩,虽然一开始都是不要不要,但是思来想去,再加上各种意外,我发现至少有一半以上家庭要了二孩了。当然山东省二孩生育意愿可能高一些,大家生二胎的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特别喜欢孩子。
不希望孩子孤单,希望让孩子有个伴,第二,意外怀孕。多数人的思想是怀上了就要着吧,自然而然,第三,为了减轻未来的养老压力。尽管现在大家都有社会保险,等到退休后每月也能领个两三千元的养老金,但是万一有意外大病呢?还是希望多个孩子多点照应,第四,家庭压力。生二孩实际上是一个大家庭的事情,不仅仅是夫妻双方,包括双方的老人都会插言提意见,只要有个人说的多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第五,周围大家的影响。周围只要有带头的,很多人就不会抵触了,尤其是周围生二孩的多了,有些人甚至还会着急。第六,应对失独风险,虽然很低,但是真的存在。按照正常情况,当自己老去孩子也要六七十岁了,可是长大过程中总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险,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意外。中国并没有这样的生命表,根据美国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13美国社保参保人员适用期间生命表,美国男性活到60岁的概率是86.112%,女性是91.526%,他们的预期寿命分别还剩下21.48岁和24.46岁,
如果两个以上孩子,同时失去孩子的概率会低得多。其实,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大家都是第一次当别人的父母,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教育孩子的,我们家庭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即使我们所学的各种育婴、教育书籍,都是纸上谈兵。该不会教育,照样不会,生二胎还有“大号练废了,练小号”的原因,把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给他压力太大了。
放开二孩政策以后,确实也有不少家庭生育了二孩,比如说近两年来二孩出生人数超过了一孩就是证明,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但二孩占比仍然高达57%,一孩占比仅有40.5%,三孩及以上约占2.5%。所以,放开生育政策对于二孩生育还是有刺激作用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传统的育儿观念也会改变,人们生育二孩、三孩,不会有现在这样大的压力了。
2、为什么农村的人挣钱不多,却都生了二胎,三胎甚至四胎?
这个现象确实是存在,这么多年走南闯北混生活,城市去的不少,但是项目部差不多都是在农村,农村生孩子真的是普遍比城市多,全国基本上一样,其它地方人的思想不知道,但是我老家与广西同事的老家风俗一样,还不太一样,我的老家农村,头一胎如果是男孩,父母会劝再生一个女孩,儿女双全是个有福气的家庭,如果是头胎是女孩,可就更应该要二胎了,没有儿子将来的养老怎么办,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但是我老家农村,生二胎是女孩后,有的人家就不要了,有的人家再要一个,是男是女就这一个了,可是很多事情天都不是随人愿的,三胎也是女孩,也是不再要孩子了,这一点有巨大的进步,思想解放的太大了,但是广西还是不一样的,不管生几个女孩,非要生一个儿子,这与他们的传统习惯有关,他们那个地方,一直奉行养儿防老的思想,不管怎么样,现在是年轻人思想认识都提高不少,这点应该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