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汤文化起因那话说回来了,洛阳为什么这么喜欢喝汤呢。下面就说说洛阳水席这个汤文化,在盛唐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洛阳,并且定居洛阳,自然而然受到汤文化的影响,在盛唐时期物质比较丰富,所以汤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过宫廷御厨高手的制作成就了洛阳水席。
1、洛阳有什么文化历史?
洛阳地处天下不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噤喉。通汇南北东西,史历九朝,古往今来名人走集,大家荟翠,中华文华大支脉,河洛文化始兴盛处,人类文明发祥地,洛阳历史悠久,文华繁盛,千头万绪,实难详说。周公制礼作乐于洛阳,孔子问礼老子在洛阳,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太昊伏羲氏据其“画八卦,走书契”。
2、洛阳为什么汤文化比较盛行?
洛阳汤馆非常多汤文化为什么这么流行在洛阳,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也问过,在洛阳大街小巷,都有汤馆,并且有各种的汤,具体有多少种,我都说不清,不过常见的有,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胡辣汤,豆腐汤,小碗汤,凉粉汤,粉丝汤,不翻汤,丸子汤,当然了,还有个大菜叫水席,也是汤汤水水的,在其他的地方基本上没有这么多的汤馆,大城市也好,小乡镇也罢,没有一个地方如此对汤的热爱。
在洛阳甚至有一句老话:早晨一碗汤,神仙都不当,是不是感觉到洛阳人喝汤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洛阳汤文化影响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早晨一般吃,清淡一点的食物,特别是在南方,注重养生这一类的,吃的都比较清淡,而在洛阳却不是这样,大清早的怼一碗汤,喜欢吃辣椒的里面再多放点辣椒,满碗都是油和辣椒,对于刚来洛阳的人来说,真的难以下去嘴。
我在洛阳上的学,刚来被同学带去喝汤也是不适应,首先还是从饮食习惯来说,虽然我们豫东流行的是胡辣汤,已经属于重口味儿了,但还是感觉口味没有这个重,让人一时无法适应。其次从整体价位上来说,汤喝下来比胡辣汤要贵那么一点点,学生时代经济比较紧张这个大家要理解,不过后来就慢慢习惯了,因为同学们一起吃饭,大多数人选择去喝汤,生拉硬拽拖也要给拖走一齐去喝汤,时间久了,慢慢的就跟着小伙伴一起去了,并且还发现了喝汤的好处,最起码管饱。
外地的朋友可能不理解,这管饱是什么意思?我想洛阳的朋友都知道,洛阳的汤是免费续加,也就是你出一份钱,你喝多少碗汤都可以,如果你可以,给你来个18碗,清楚的记得在洛阳上学那阵子,有一次南阳的一个表弟来洛阳找我玩儿,中午的时候,请他去喝汤,汤还没有喝到嘴里,老表就向我抱怨了:洛阳就没有正饭吗?我当时不知道啥意思,我就问他:啥是正饭呀?表弟说馒头米饭面条之类的东西能填饱肚子,汤这玩意儿喝多少也不饱啊,我说这的汤里面还加的有饼丝,并不纯粹是汤。
后来我老表说了,洛阳啊,还是穷,你看你们学校周围到处都是汤馆,正饭倒不多,我心想去球吧,洛阳的汤有的地方50块钱一碗,好多人开车跑几十公里去喝,用喝汤来论证洛阳人穷,我想洛阳人绝对恼火,十三朝古都,破船三千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洛阳再不济,也不会穷到人人没钱吃肉的地步。洛阳汤文化起因那话说回来了,洛阳为什么这么喜欢喝汤呢?在洛阳生活10多年,终于明白了点,给大家分享一下,但凡有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错误之处请大家指出,
首先与其生活环境有关。洛阳四面环山,是一个盆地,虽然有洛河伊河瀍河涧河穿灌而出,但因少雨而气候干燥,所以喝汤比较流行,其次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大禹划九州铸九鼎,鼎是古代烹盛食用的器物,也就是炊具,这样的炊具不具备煎炸烹炒功能,只能炖汤,所以洛阳人汤文化盛行,再次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从古至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
每当遇到改朝换代时,必定是战火纷起,城池被毁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自然苦不堪言,饮食上来说汤做起来比较方便,想吃啥里面加点啥就行。这也是汤流传下来的原因,下面就说说洛阳水席这个汤文化,在盛唐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洛阳,并且定居洛阳,自然而然受到汤文化的影响,在盛唐时期物质比较丰富,所以汤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过宫廷御厨高手的制作成就了洛阳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