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香港只是一河之隔,从位置关系来看,深圳在香港里侧,台风更多地直面香港,而深圳暴露出的海岸并不长,只有从珠江口西边或大鹏新区登陆的台风,才属于深圳。泰培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最强的台风,产生于1979年10月3日的西北太平洋上,这里被称为台风的诞生地,泰培源于这里的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但是起初由于它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它的发展并不顺利,不过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于是泰培得以增强,路径基本上是向西移动。
如今又到了台风肆虐的季节,不过由于身处北方内陆地区,所以并没有亲身感受过台风的疯狂,只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画面而已,对于台风的感受没啥发言权。不过看到这个问题却想起了史上最大的台风泰培,不妨把它在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吧!泰培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最强的台风,产生于1979年10月3日的西北太平洋上,这里被称为台风的诞生地,泰培源于这里的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但是起初由于它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它的发展并不顺利,不过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于是泰培得以增强,路径基本上是向西移动,
掠过关岛后,这个气旋启动爆发性增强模式,10月11日9时,泰培发展成为5级台风,于10月12日达到风速每小时305公里的最高强度,这也是有记载以来的最强台风风速,并且它还将这一风速保持了18个小时,其中心海平面气压低至870百帕,这也是一个创记录的低气压,这些都使得泰培的威力无比巨大,它的风场范围直径高达2220公里,如此巨大的范围又创下了面积最大的热带气旋纪录,总之,泰培是一个不断创记录的巨大台风,其很多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
经过关岛之后,泰培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但因受低压槽逼近的影响折向东北前进,并且开始缓慢减弱,10月19日,之后泰培登陆日本南部,仍然给这里带来了狂风暴雨,风灾和洪涝灾害造成日本百余人丧生,并且毁掉了很多的船只和建筑物,并且在日本成为有记录以来环流半径最大的台风,还给日本带来了约438亿吨的降水,离开日本后,泰培向着东北方向移动,强度又曾一度增强,但由于来自海面的热量较少,泰培趋向于减弱,减弱为热带风暴之后很快又减弱为温带气旋,但是直到10月底才消失于阿拉斯加西南部的群岛附近,前后历时近一个月。
2、为什么南边来的台风基本上到深圳前就拐弯了,很少直吹深圳广州?
据中国气象网的大数据统计,在1949年~2019年间,我国共发生了491次台风登陆,其中有189次登陆广东,登陆次数最多,是全国台风登陆最多的省份,但广东台风分布不均,也有厚此薄彼之分,登陆的次数哪里最多呢?看下图:从登陆地点来看,广东沿海自东向西均有台风登陆,一般说来,西部沿海比东部沿海更容易遭遇台风袭击,1949-2019年间,湛江地区有54次台风登陆湛江,徐闻县最多,在过去71年中,有21次登陆湛江,
其次是阳江24次,汕尾21次,江门19次,珠海14次,深圳12次,汕头12次、茂名11次,揭阳11次,惠州9次、中山3次、潮州3次,广州1次,香港14个,深圳的台风也是不少。深圳与香港只是一河之隔,从位置关系来看,深圳在香港里侧,台风更多地直面香港,而深圳暴露出的海岸并不长,只有从珠江口西边或大鹏新区登陆的台风,才属于深圳,
若将香港和深圳相加,则应为14 12=26次,这一数字相当可观。广州也是如此,历史上我国周边海面产生的台风平均约为30个,每年平均有7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台风较多,大部分偏移到日本东部海面上消失。其移动路径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南侧导流气流往往控制台风移动方向,另外西南季风也会影响了台风的移动路径,
广东省海岸线呈一段弧形,相对台风方向来看,只有雷州半岛与海南是迎面台风,有效面积大,而茂名、阳江、珠海、深圳、汕头、汕尾、潮州等地则是一段弧形,相对应的弧度较大,登陆的次数较多,彼此相差不大,广州、潮州、中山等地的海岸内凹,登陆次数少,与深圳相也少了很多。南海面积小,也会生成台风,太平洋台风穿过菲律宾群岛进入南海后北移,其位置位于深圳南面,移动路径非常复杂,因为南海周边陆地众多,海气相互作用较大,以及西南季风的影响,均可控制台风移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