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7郡)214年,孙权与刘备平分了荆州地界。(荆州7郡)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割据一方,控甲数十万,保境安民,江夏位于荆州东部,和江东交界,是防御江东势力的军事重地,由于南郡是荆州的治所,所以称南郡为荆州也是可以的,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攻下了荆州7郡之一的南郡,并把它借给刘备驻守,这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提到的“借荆州”事件。
1、如果黄忠守荆州怎么样?
你的问题完全暴露了你对三国和人性的盲点。刘备入川的问题不是谁来守荆州,而是谁不能入川,刘备军事集团入川的人员里关羽是绝不可以入川的他入川是会坏大事的。关羽的性格傲慢,刚愎自用,由于出身低贱,加上汉末乱世,他自小就对氏族权贵极其厌恶,同样由于他自由的出身导致他对待这些氏族权贵往往是及尽羞辱之能事,不择手段,
自古以来就有士可杀不可辱的传统,关羽的行事做派绝对会让刘备入川极为依仗的益州氏族集团坚决的站到刘备的对立面。所以刘备是绝不会带关羽入川的,有人说张飞鲁莽更容易得罪人。大错特错,张飞入川路上的两件事就可以证明他的智商情商绝对是三国首屈一指的,一。义释严颜,就连极力鼓吹张飞莽夫形象的罗贯中都不得不把入川路上张飞这段故事写进三国演义,试想,一个莽夫与人打赌谁先入川,独自走陆路,遇到一个老头的坚决抵抗,耽误了时间,这个莽夫抓住老头后会怎样?而张飞一反常态,礼贤下士,最终不仅收降了这位老将军,还得到了益州军队里很多将军的另眼相看,可以说为刘备以后统治益州稳定军心打下了基础。
二,力战马超。同样是与马超交战不分伯仲,许褚得到的只是马超的认可,反观张飞不仅实力被认可,同时与马超惺惺相惜为刘备收服这员虎将和稳定西凉做出了贡献。而实力同样高超的吕布却从未被张飞认可,可见张飞是有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绝对是有政治眼光的,张飞在正史里也是很有头脑,并非一届莽夫。因此,刘备集团唯一的不稳定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关羽,
一生彪炳忠义,他是唯一投降过曹操的人,说是为刘备的妻子,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千里走单骑。一生阅读春秋,不尊老者,不敬学者,身为封疆大吏政治头脑极其匮乏,把前来示好的盟友痛骂羞辱一番后居然倾巢而出进攻第三方,这连三岁小孩也做不出的弱智行为,他就干了,荆州四战之地,对没有地盘的刘备很重要,在得到益州后荆州的地位就不那么重要了,因此找个总给自己找麻烦,而自己又不方便亲自动手的炮灰去镇守,坐等他自己作死就好了。
刘备明知刘封对关羽意见极大,却让他去驻守上庸,结果不仅刘封不救,还封锁官道不让荆州信使入川,廖化求助马超,马超更是以没有刘备命令一兵一卒不借为由拒不出兵,难道他们不知道关羽的重要地位?他们当然知道。于公,封疆大吏私自动兵就是犯上,人家都懂,关羽却偏偏违反,于私,关羽参与刘备立嗣得罪了刘封,关羽自始至终瞧不上西凉马超,因此两人本就不合。
2、三国时期刘琦驻守江夏,这个江夏和黄姓人家的牌匾“江夏流芳”是同一个江夏吗?
是的,刘琦是三国时期荆襄九郡最高长官刘表的儿子,刘琦去驻守江夏是诸葛亮向刘琦提出的避祸之策。刘琦的父亲刘表非常宠爱蔡氏,蔡氏出自荆州最大的世家,哥哥蔡瑁是刘表手下权利最大的武将,荆州军权主要由蔡家把控,蔡氏和刘表有个小儿子,所以蔡氏屡屡排挤刘琦。刘琦畏惧蔡家势力庞大,主动提出前往荆襄九郡江夏郡驻防的请求,
江夏位于荆州东部,和江东交界,是防御江东势力的军事重地。提到江夏不得不提一个几乎要改写三国历史的二流名将——黄祖,黄祖出自江夏大族黄家,黄祖军略武功都可以用一般般概括。但黄祖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在和江东孙氏的斗争中杀死了江东之虎——孙坚,如果不是孙坚有个好儿子孙策,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孙吴政权了,直到孙权掌权几年,平定内乱之后,才腾出手进攻江夏。
黄祖虽然才干平平,但黄家在江夏树大根深,阻挡孙权几次征伐,最后,双方实力差距过大,黄祖被杀,但江东始终没有实际控制江夏郡。黄祖死后,黄家势力缩水,刘表才得以实际控制江夏郡,也就有了之后刘琦驻守江夏的事情,黄姓人家的“江夏流芳”应该就是指以黄祖为代表的江夏当地大族黄家,刘琦驻守的同样是荆襄九郡的江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