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江西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同为“河洛郎”,只是迁徙时间上有不同,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的客家人西进运动,从赣闽入川,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量客家人入台,在江西扎根多年,又深处内地的赣南客家人可能在语言、风俗上略不同于闽粤两地客家人。
1、江西的客家人和广东的客家人有什么区别?
江西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同为“河洛郎”,只是迁徙时间上有不同。客家人源自北方黄河流域的汉民族,因为战乱等各种原因不断南迁,几次规模较大的南迁如下:第一次是“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北民南迁,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时期,北民南迁。第三次是宋代靖康之耻时期,北方大量百姓南迁,第四次是蒙古征宋时期,在鄂、皖、赣等在地客家人继续南迁。
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的客家人西进运动,从赣闽入川,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量客家人入台,第六次是太平天国运动后,因为起义发起者为客家人,导致客家人在起义失败后不少继续南渡到海外。那么,几次北人南迁中,为何客家人分布在赣南、闽北、粤东区域呢?这和古代交通路网结构有关,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走向为:河南洛阳——湖北襄阳——湖北荆州——湖北江夏——江西九江——江西南昌——江西赣州——再入闽、入广,
这也是几次北民南迁中,江西赣州成为了一个重要节点,入闽、入粤的客家人几乎都得通过赣州中转。从时间上推测,相对于闽粤,江西赣州应该是最早迎来客家人的地方,从风俗上,闽粤两地更靠近海洋,加上客家人与在地人风俗融合中,各地都略有不同。在江西扎根多年,又深处内地的赣南客家人可能在语言、风俗上略不同于闽粤两地客家人,
2、张姓的起源地在哪里?
张姓源出主要有:1、源于姬姓: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2、源于改姓而来:①出自聂姓,
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
3、客家人的来历是什么?
客家人的由来是怎样的?客家人的历史是什么?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