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毕业后,在宁波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几年,后来回到郑州。感谢邀请,在郑州打拼不易,首先工作之外应该去充实生活,千万不要过成消磨时光,那么将是一无所获,我以前是北漂,老家河南,在郑州有两套住宅,试了两次要回郑州发展,每次工资都是一万多点,我是广州人,在郑州生活三年了,郑州气候好,四季分明,干爽少雨,物价低,交通方便,河南人个性豪爽,好打交道。
1、北漂回郑州发展怎么样?
我以前是北漂,老家河南,在郑州有两套住宅,试了两次要回郑州发展,每次工资都是一万多点。给我的感觉是不能回去,很少有企业双休,五险一金很少有企业上全的,经常加班,占用员工时间感觉很正常,在郑州我感觉是活着不是生活,我两套住宅月供不到5000元,还有5000生活,真心感觉捉襟见肘,想找两万+的工作,感觉几乎没有,可能自己能力不够吧。
2、你觉得郑州这个城市怎么样?
我是广州人,在郑州生活三年了,郑州气候好,四季分明,干爽少雨,物价低,交通方便,河南人个性豪爽,好打交道,但有两样我最不喜欢:1,秋冬季连续的空气污染,2,几乎没有一样好吃的东西(凉拌菜还行),尤其早餐。记得有一天早上,在路上遇见一失魂落魄南方人,估计走了好远找了好远,问我,哪里有吃面的地方,哈哈,我大声告诉他,郑州人早上不吃面,你别找了,前面50米马路对面有早餐店,有豆浆,小米粥,胡辣汤,油饼,水煎包不想吃就饿肚子吧!,
3、郑州大学怎么样?毕业好找工作吗?
“双一流”大学分为两类,A类和B类。从公布的“双一流”高校财政预算来看,A类高校要普遍高于B类高校,国家对于A类高校的各方面投入都占了很大比重,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B类分两种:第一种,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学校是被“降级”的985大学,B类的第二种是新增三所非985工程大学。
分别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211大学,特别是郑州大学这两年发展势头良好,很值得报考。郑州大学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教育部河南省合建高校,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有机化学、中国古代史、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化学、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3%。
;ESI学术机构全球排名第910位,位列全国高校第46位,2017届毕业生升学人3403人,升学率位21·31%。期中本科毕业生升学316人,升学率位26·67%;硕士毕业生学235人,升学率为5.91%,2017毕业生中除本校外,考取外校数量前三名的学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144人,武汉大学99人,华中科技大学113人。
2017届毕业生选择出国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列前五的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以及日本,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及制造业等领域。其中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2023人占26.65%,调查显示,毕业生的薪酬大部分在4000-5000之间,薪酬在4000元以上的本、硕、博毕业生比例分别为60·7%、75.6%、86.2%,薪酬在6000元以上的本、硕、博毕业生比列分别为12.3%、42.8、66.4%。
4、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郑州发展的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我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同时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作为河南农村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有一股韧性和吃苦精神;比如朱婷。我大学是在洛阳的一所外语学院上的,毕业后由于学校与社会有点脱节,就考了浙江大学的研究生,一方面是继续学习,提高自己;一方面是到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学做生意,浙大毕业后,在宁波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几年,后来回到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