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稻顾名思义就是一季中稻,播种应该是五月中下旬,选用稻种生育期应该是132天左右的,最好不要超过140天。对于“散播一季稻下田后什么时候追肥为宜”这个问题,我来分享我的观点,待水稻返青后每亩施尿素50斤至70斤左右,催穗肥应根据水稻长势,如水稻长势太好,不必施催穗肥,如水稻长势太差,每亩施45%含量复合肥(氮15% 磷15% 钾15%)15斤至20斤左右,促进水稻增产。
1、插水稻前,田里施什么肥料好?一亩施多少斤?
水稻插秧前,也就耙地时间,首先打水泡田,耙地,整平,喷施封闭药(如丁草胺 苄嘧磺隆或者吡嘧磺隆。丁草胺 噁草酮趁耙好地后喷入浑水中,减少杂草发生,但隔半天至一天时间插秧安全,)。然后撒肥,一般底肥用复合肥料相对多一点,因为农民为了节省劳作时间,混合肥料是农民喜欢的一种肥料,含量各种配方太多,有的就是水稻专用肥,一般水稻专用肥50公斤施一亩,有的农户另外施尿素20斤左右,(打个比方说:如氮含量17%左右,磷含量10%左右,钾含量9%左右三元复合肥,另外含微星元素,如锌、硅、镁、钙等等,
)。如45%含量三元复合肥,一般每亩60斤至70斤左右 尿素20至30斤左右作基肥,其实每个厂家都有自已的配方,含量有的根据有的地方土壤含量多少而生产的测土配方,目的是解诀农民不合理用肥,造成浪费。有的农民喜欢用普通化肥作底肥,如碳酸氢铵17%含量50公斤每亩 过磷酸钙12%含量50公斤每亩 氯化钾56%含量每用7公斤左右 硫酸锌每亩3至5斤右施于整平的水田中,然后就可以机插和手插或者抛秧,有了基肥,可以达到壮苗作用,增加水稻分蘖能力,减少僵苗,
待水稻返青后每亩施尿素50斤至70斤左右,催穗肥应根据水稻长势,如水稻长势太好,不必施催穗肥,如水稻长势太差,每亩施45%含量复合肥(氮15% 磷15% 钾15%)15斤至20斤左右,促进水稻增产。最后,不要盲目使用氮肥,它会使水稻贪青,倒伏,穗茎瘟严重发生,望广大农户因地制宜,科学种田,才能实现增产增收,
2、散播一季稻下田后什么时候追肥为宜?
对于“散播一季稻下田后什么时候追肥为宜”这个问题,我来分享我的观点。水稻的一生中各个时期需肥是不同的,至于什么时候追肥要根据田块的肥力和水稻长势来决定,不能盲目的去追肥,否则会起反作用,一季稻顾名思义就是一季中稻,播种应该是五月中下旬,选用稻种生育期应该是132天左右的,最好不要超过140天。这样既能保证在水稻扬花授粉的时候避开高温,又能在成熟之前避开后期的寒露风,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的一生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有需追肥的,但不同时期需要追施不同的肥料。第一个时期:断奶肥,水稻种子下地以后,开始吸水膨胀,温度适宜3-5天开始萌发,接着长根长芽,这时候水稻是吸收种子本身的营养,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它能够自给自足。一直长到两叶一心也就是三片叶子的时候,这时水稻种子本身的养分已经消耗完,它开始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合成自身需要的养分,这时就要根据水稻的长势来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因为这时水稻是营养生长,需要长个头,
就像刚刚生下来的婴儿需要母乳喂养,等长到一个阶段开始需要喂主食来满足生长的需要,这是一个道理。这时使用尿素以5-10千克/亩为宜,这是第一次追肥。第二个时期:在水稻分蘖末期,就是营养生长开始转化为生殖生长阶段,一般在水稻移栽后一个月或者是水稻散播后55-60天左右,这时水稻已经分蘖完成,我们需要放水烤田,目的一是促进根系生长控制无效分蘖增强其抗倒性。
二是改善田间环境,使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时根据水稻长势每亩可施5-7.5公里复合肥(可选用15-15-15复合肥),此时水稻花芽开始分化,也就是水稻开始怀孕,施用复合肥能够促进稻穗的增大,为后期的高产打好基础。第三个时期就是水稻灌浆以后,这个时候需要使用磷酸二氢钾每亩60-80克进行叶面喷雾。
因为这时水稻趋于老化,根部吸收能力变弱,所以要叶面喷施提高其利用率,这时候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的目的一是使水稻籽粒饱满,二是防止水稻早衰,后期达到活杆成熟,同时也增强其抗倒伏能力。为高产提供有力保障,所以一季水稻散播下田后要根据生长的不同时期和长势来施用不同的肥料,才能获得高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