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荔枝栈道是关中地区越过大巴山到达四川盆地的三条古道之一,它的长度才1000公里,当年杨贵妃喜欢吃栗子,唐玄宗就在四川涪陵建立了荔枝园,并且修整了从四川涪陵到长安的道路,也就是荔枝栈道。三国时期诸葛亮、姜维都曾烧毁栈道,烧了之后他们是怎么走的。
1、在唐朝荔枝栈道是哪里到哪里?现在还存在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唐朝的荔枝栈道是关中地区越过大巴山到达四川盆地的三条古道之一,它的长度才1000公里,当年杨贵妃喜欢吃栗子,唐玄宗就在四川涪陵建立了荔枝园,并且修整了从四川涪陵到长安的道路,也就是荔枝栈道,这条道路的出现能够让荔枝在三天内送到长安,给杨贵妃吃。这条荔枝道由南北两段构成,北段就是以前长安到子午镇的子午道,南段由子午镇到四川重庆涪陵的洋巴道,
但这条道路早在唐朝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当年司马懿伐蜀,就是先走子午道到西乡,然后由西乡南下走洋巴道入蜀,在《晋书》中就记载:魏太和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帝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而上”,但其最鼎盛的时候还是在唐朝,当时由于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还带动了当地荔枝文化的发展到了唐朝以后由于经济中心的南移,蜀道系统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荔枝道依旧呈现发展趋势。
《太平寰宇记》卷一二○“涪州”条记至长安道路里程:“自万州取开州、通州、宣汉县及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三百四十里,”南宋时期的宋金之间的饶风关之战就发展发生在子午道附近,金军就曾经取道子午道和荔枝道的一部分绕攻饶风关背后。明清时期这条道路再次繁荣起来,当时主要是陕西商人用了运输货物的,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商道,咸丰年间对这条道路再次进行了修整。
咸丰三年(1853年)唐祖友修治今镇巴北打更坝、羊鼻梁、陈家滩、学堂坝四十余里古道,在上世纪30年代修建的汉渝公路基本上就沿袭了荔枝道的路线。1958年修建的210国道西(安)万(源)公路,大多路段均沿着荔枝道线路建设,由于现代高速公路的修建,荔枝道已经被人们所淡忘。但关于荔枝道的遗迹依旧很多,2012年四川境内的荔枝道就被纳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三国时诸葛亮、姜维都曾经烧毁四川的栈道。烧了之后他们自己怎么走呢?
谢谢邀请!三国时期诸葛亮、姜维都曾烧毁栈道,烧了之后他们是怎么走的?因为他们烧毁栈道不是随便烧的,烧栈道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魏军前进,每次都是蜀军退兵之后再烧毁的,就是烧了也只是烧了一小段,烧毁了之后还可以再修上,计算起来大约七八次,最主要的有三次,都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烧的,姜维也烧过,只是烧断,用时随时就补上了,不算什么焚毁,
魏蜀边境上,通往益州的主要栈道有五条,大致是东北——西南方向,从西向东数,依次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每条都是蜀军的生命线,烧毁都是被迫的,虽然烧毁,也是心疼的,公元228年,诸葛亮进攻南安、天水,由于街亭失守,前功尽弃,赵云也年迈,为了阻止曹真的进攻,赵云烧断了祁山道,当年底,诸葛亮攻打陈仓,久攻不下,粮草不足,只有退兵,烧断陈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