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人分为,老城区人,汤阴县人。老城区人小市民情节严重,看不起乡下人,一个地方的人,不会十全十美,作为一个外地人,又从未过到安阳的人来评价安阳,对一些细枝末节肯定无法谈起,主要是通过一张张亮丽名片来了解,从八十年的捐建学校,就在安阳数一,林县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像温州一样。
1、为什么说五千年看安阳?
据当前的考古成果看,安阳是中国历史上有证可据的最早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夏、商时期人类文明的舞台中心。从安阳的地理环境及地理位置看,近邻太行,域内古水丰富,气候温润,非常适合及支持古人的生存方式,提供和保障长期安定地生存环境,这就为古人的聚居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为人类文明的不断总结提升创造了条件,古代安阳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避免洪水,而且取用水还方便,因此必然是古人迁移过程中优选的驻留之地。
2、你认识的林州市人怎么样,林州市的平均生活如何?
我就是林州人,原林县人,也就是人们说的山里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要说人,就得说居住地,林州市山多地少,石厚地薄。西靠太行山,是洹河的发源地,境内有淇河,淅河,洹河,浊漳河,露水河,但是,都是地表河,雨多就灾,雨少就旱,这样的地域条件,你想,自然是靠天收。林县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像温州一样,旱年,就得逃荒去。
不然就没有活命,所以就勤俭,也可以说抠,这叫丰年补旱年,活命高于一切,在明清,村村都有逃荒人家。逃荒去,得有手艺,加上林县是山区,出石匠,铁匠,泥瓦匠,像山西的走西口,西沟村的李顺达,老家就是林县的。这在另一方面又是优势,走四方,商机无限,过早进入市场之中,都说林州是匠乡,村村都有工头,亿万富翁者多多。
从八十年的捐建学校,就在安阳数一,古人说,穷则思变,变则通。另一方面,家家都舍得在建房上投资,房子漂亮,大部分是独家二层小楼。当然,随着城镇化,进城的农民,无论吃的,穿的,用的,特别是第二代年轻人,消费层次上来了,开车是名牌豪车。工业经济也发展起来了,你想,十万大军出太行,又不舍得吃,大多汇到家,林县存款全省第一,
这些钱流通起来,就是商机,这是原来的农村经济不可比的。林州生产总值大约近600亿,一般税收大约近40亿,山有山的优势,旅游业发展了,红旗渠风景区,石板岩绿色风光,人称安阳的后花园。全省十强,这对于从地域上不靠大城市,是难得的,近几年,城建大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当然,一个地方的人,不会十全十美。
3、你有没有接触过河南安阳人吗?在你印象里是怎样的?为什么?
安阳市人分为,老城区人,汤阴县人,内黄县人。滑县人,林州市人。水冶镇人,还有市区周边的安阳县人。老城区人小市民情节严重,看不起乡下人,汤阴县人农民工多。淳朴善良,内黄县人豪爽大方。能喝酒,滑县人会做美食。老庙牛肉,道口烧鸡。万古卤羊肉,林州市以前叫林县。艰苦朴素能吃苦耐劳,遇事较真,能省钱盖房子。勤俭持家,
4、如何评价安阳这个地方?
作为一个外地人,又从未过到安阳的人来评价安阳,对一些细枝末节肯定无法谈起,主要是通过一张张亮丽名片来了解。安阳给我印象最深刻,最先并不是现在所称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殷墟与甲骨文、《周易》的发源地等,这些很古老的历史名片,而是从连环画和小说中了解到的三件大事。一是岳母刺字记得小时候看连环画系列作品时,看到连环画中有一个相州汤阴县,这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就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看连环画时还是读小学,但这个名字和岳母刺在岳飞背上刺上的“精忠报国”的画面铭刻在心,
后来读初中了,连环画这种小人书已不能满足我了,要看小说才过瘾。记得当时为了买小说,我和三哥到很远的山上砍了一天杂木棒卖给供销社,买了一本《说岳全传》《杨家将全传》,记得是刘兰芳的评书,通俗易懂,三哥喜欢杨家将,先看《杨家将全传》,我喜欢岳飞,先从《说岳全传》,到了初中就不是小学了,一切都是懵懵懂懂,初中有了资料可查,就是我们的课本《中国地理》和《中国地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