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我们才可以针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诱发因素有很多,比如新生儿饥饿、缺氧、脱水或颅内出血等,均可出现黄疸或加重黄疸,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有生理性黄疸。
1、新生儿黄疸如何祛除?
我宝宝现在近4个月,出生第二天开始有的黄疸。最开始在医院的时候是给吃的清肝利胆口服液,但是因为苦,宝宝喂下去就吐,效果不是很好,我剖腹产出院的时候黄疸还是比较高,当时抱到新生儿科,医生说让我们再回家观察,吓我一跳,以为要照蓝光。还好不是,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新生儿黄疸是很普遍的事情,首先做妈妈的不要过于自乱方寸。
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我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一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1、生理性黄疸多发于出生后2~3天,病理性黄疸多发于出生24小时内。2、生理性黄疸多见于面部及躯干,但是手心脚心前臂以及小腿不会发黄。反之全身都黄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3、生理性黄疸宝宝食欲和睡觉都正常。病理性黄疸可能有一些并发症,比如食欲不振,发烧,睡眠不好等,
4、宝宝黄疸值已经下降,但是又反复回升,这样的可能是病理性的黄疸。区分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我们才可以针对治疗,生理性黄疸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宝宝多吃多拉,配合晒太阳。注意晒太阳的时候要直射,不要隔着玻璃射,隔着玻璃射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晒太阳的时候选择紫外线不是很强的时间段,比如早晨的89点钟,下午的34点钟,先从宝宝的小脚小手开始晒5分钟,然后增大面积晒后背,腿部,小屁股。
逐步增多晒太阳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我宝宝的黄疸是满月打防疫针的时候还有,医生给开了茵栀黄口服液,然后我们配合晒太阳,5天黄疸就趋于正常,才去打了防疫针。病理性黄疸的治疗,病理性黄疸分为ABO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或者是G6PD缺乏症引起的黄疸,或者是胆道闭锁而引起的黄疸,需要一项一项的排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吃什么可以降低婴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有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定义生理性黄疸指生后2~5天出现黄疸,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即使不管它,自己也会自愈!病理性黄疸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者黄疸退而复现,
病理性黄疸就需要积极干预,就医治疗,不然导致胆红素脑病就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智力发育!如何缓解宝宝的生理性黄疸?虽然生理性黄疸不会对宝宝有任何影响,但作为父母都想自己的宝宝生的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而且我国广大的社区也会因为宝宝黄疸而不给接种预防针(这也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事情)。所以基于这些情况,家长们可以尝试用以下办法来缓解宝宝的黄疸:1、多晒太阳先把宝宝的手脚裸露出来,时间半小时以内,但一定要注意宝宝皮肤娇嫩,千万不要晒伤了!2、加强喂养纯母乳的宝宝每天可以加强喂养次数及母乳量,配方奶喂养的可以每天给宝宝喂点开水,加速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更多的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3、口服益生菌如双歧杆菌等,对新生儿宝宝是非常安全有效的,这个的原理也是通过改善肠肝循环,促进胆红素代谢,降低黄疸!4、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去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茵栀黄,禁止用于新生儿,但大家估计没注意到,禁止应用的是茵栀黄注射液,而不是口服液!茵栀黄口服后大部分宝宝会出现腹泻的情况,不建议常规口服!总结一下,60%到80%的健康宝宝都会有生理性黄疸的过程,这是因为新生宝宝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只是暂时性血胆红素升高,不会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但需警惕少部分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