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经济底子上,郑州依然高出石家庄一筹,2017年郑州的GDP、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分别是9130.2亿元、1056.7亿元;同期石家庄这两数据分别是6460.9亿元、460.9亿元。郑州不同,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家为了调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意做大做强郑州,目前已经支持郑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还给了郑州全国第一个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
1、郑州和石家庄,哪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更大?
谢谢邀请!郑州和石家庄,哪个城市的发展潜力更大?这两个城市是河南、河北的省会,这两个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可以称之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因为在之前,河南与河北的省会并非这两个城市,河南原来的省会是开封,后来考虑到开封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运输能力都不如郑州,河南省政府决定将省会迁往郑州,河北省省会的变迁更是一波三折,北京、天津、保定都曾先后反复担当过河北的省会,后来北京、天津成了直辖市,保定的交通又不如石家庄,于是省会最终定在了石家庄。
那么郑州和石家庄未来的发展潜力谁更大呢?个人认为郑州会更好些,郑州过去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发展势头非常不错,是这一波陆权时代崛起的典型省会城市代表。尽管石家庄处在京津冀这个第一层级的城市群中,但石家庄的地位特别尴尬,太偏南了,自身能量不足,既难以享受到来自北京的辐射,更没有能力跨过北京、天津去辐射秦皇岛、唐山、张家口和承德这些冀北城市,
所以,京津冀城市群对于石家庄的利好非常有限,导致石家庄目前的实力仍无法位居省内第一。郑州不同,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家为了调动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意做大做强郑州,目前已经支持郑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还给了郑州全国第一个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郑州的发展正如日中天,非石家庄可比。另外,在目前的经济底子上,郑州依然高出石家庄一筹,2017年郑州的GDP、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分别是9130.2亿元、1056.7亿元;同期石家庄这两数据分别是6460.9亿元、460.9亿元,
2、石家庄为什么叫石家庄?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石家庄村—近代城市起点,曾因人丁稀少又名“十家庄”!1904年前,石家庄村还名不见经传,一个特殊的历史机缘——火车,改变了石家庄村的命运。之前的石家庄村历史平静无奇,相传石家庄村一开始只有十几户人家,名为“十家庄”,《获鹿县志》中记载的石家庄村也是个弹丸小村:只有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九十多户人家。
据考证,原石家庄村面积只有0.1平方公里,其范围在今天新华路以北,兴凯路以南,北大街以西,清真寺街以东的这块区域,石家庄村位示意图清朝末年,火车还是个稀罕物,石家庄村的人们更是闻所未闻。然而,石家庄村的人却成了最早见识火车的人,这是为什么呢?为方便山西煤炭外运,清朝时期的山西巡抚胡聘之向光绪帝奏请“拟于卢汉铁路(今京汉铁路)之正定车站附近,与太原府联一铁路(原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
光绪帝批准后,负责修筑正太铁路的法国工程师艾尔巴尼经过反复考察研究,决定将接轨的车站设在石家庄村东南,这个方案能使从获鹿方向而来的正太铁路垂直与南北走向的卢汉铁路相交,路线最短,费用最省。就这样,正太铁路1904年正式动工,1907年竣工通车,历史就是如此神奇巧合,石家庄村成了卢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
正太铁路选站示意图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仪式石家庄村有了南北两条交通大动脉的铁路枢纽后,便成为了四方的物资集散地,货物转运行业迅速兴起,于是石家庄村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批产业工人,带动了人口、商业的繁荣,慢慢具备了城市雏形,为了沟通火车站附近东西方向的人流物流,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火车造成的人畜伤亡事故,正太铁路上的全线华人员工和法国的工人共2500人一致同意每人捐献一天工资,在铁路东西建设一座大桥。
1907年,一位专门修桥建梁的唐山包工头赵兰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低的造价”,建成了一座“最有良心”的大石桥,大石桥全长150米,高7米,宽10米,共23孔。桥面供行人和人力车通行,桥孔可通行火车及货运汽车,行人在桥上穿行,见面打招呼时若说“去桥东”,意思就是要穿过大石桥去城市东边;若说“去桥西”,意思就是要穿过大石桥去城市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