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方方的“武汉日记”,个人只是看看,因为我会结合我周围的人和事有我自己的判断,那就是方方所写只是整个疫情期的一个偏暗的片断。方方没有亲身经历,只是道听途说加上自己想当然,她写的不是纯粹的日记,他还曾跟孙伏园夸过海口,要写小说《阿Q正传》而且要每周写一章节。
1、如果针对此次武汉疫情,写一部《武汉》的电影剧本,你们怎样写?
影片从一种微生物大家族与蝙蝠生活的其乐融融开始,它们名叫毒毒,长得形状怪异,长期与蝙蝠相互依存,世代友好。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毒毒们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有一天,毒毒们发现有恃无恐的人类,正在悄悄的捕捉蝙蝠,并残忍的杀害它们,做成美味以供他们享受。随着蝙蝠的急剧减少,毒毒们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于是,毒王召集族人,严肃指出唇亡齿寒,大家要出谋划策,集族群之力给人类以沉重打击,拯救它们的同胞,保护它们的领地不受侵犯。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毒毒们与人类斗争的过程,毒毒们经过痛苦突变,做出了各种自我牺牲,终于寄生在了人体,并且迅速开始蔓延。它们所到之处,横尸遍野,有的人急急忙忙的戴上了口罩,那就永远让他们戴着吧,就像他们给牛戴嚼子,防牛偷吃草一样,让他们再偷吃我们的朋友,同时,受到疫情威胁的人类,在头人超强组织能力指导下,统筹协调各种人力物力,一边动员全人类奋勇抗疫,一边组织高级专家调查疫情原因,进行自我反思。
2、你如何看待武汉作家方方写的《封城日记》?
方方是个作家,她可以表达她的思想,可以用笔记录自己亲眼所见所闻,我看过她的日记,从某些章节中看到:微信说、朋友圈、电话中、朋友告诉等,坦率说:方方没有亲身经历,只是道听途说加上自己想当然,她写的不是纯粹的日记!我在湖北的一个城市,所处的环境也是封城、封小区,我从2月初就做志愿者,现在体检后等待复工,也许平常工作养成的习惯,我相信的数据是自己亲身经历和来自现场一线的信息数据,
在做志愿者期间遇到很多,很累也有不理解的委曲,但更多是理解、配合和感谢。也许因为我是个工人,不如作家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没有方方那种用文字记录世界的能力,但我认为自己做的和同事们做的事,比待家里指手划脚、唠唠叨叨的强,按现在流行的话:与其说不如去做,不做事永远无法改变!对于方方的“武汉日记”,个人只是看看,因为我会结合我周围的人和事有我自己的判断,那就是方方所写只是整个疫情期的一个偏暗的片断,
3、武汉何时开始叫武汉的?
安排和大家分享下。据考证,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武汉一带活动,3500年前,现在武汉北郊的“盘龙城遗址”,可以作为最早的建城记录,是商朝方国宫城,为后期的发展打下基础。暂且称为“盘龙城”吧,名字很霸气,哈哈,盘龙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隶属楚国管辖,没有置城。
西汉:西汉属江夏郡,置沙羡县,在今武汉市武昌县西金口镇。东汉末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今汉阳地区),三国吴(223年)建夏口城(今武昌蛇山),修筑瞭望塔在城内的黄鹄矶上,取名黄鹤楼三国吴(256年)被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属武昌郡。移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又废,被并入沙阳县。
隋朝时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唐朝时把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武汉从此开始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元朝时(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会,这是武汉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之前均为县、州。明朝时汉水改道,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清末时,汉口建制为夏口厅(地位同县)。
1912年,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留汉阳县,三镇鼎立。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改夏口县城区设汉口市,改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武汉三镇地图1927年,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同年4月武汉市政府成立,1949年5月武汉解放,5月24日合原汉口市、武昌市和汉阳县城区为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