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 > 南昌市 > 江西道,江西道隐无名在哪里的景区

江西道,江西道隐无名在哪里的景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7 01:38:55 编辑:南昌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江西道隐无名在哪里的景区

江西道隐无名在灵山景区。灵山景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灵山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因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位侧躺着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赞誉为“睡美人”。

江西道隐无名在哪里的景区

2,江东是现在的哪里

江东是现在的自安徽芜湖,安庆到江苏南京一段,是西南往东北走向。具体包括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省,江西东北部,上海市。江东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概念。字面的意思是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江东,自江西九江以下,是江南地区的东部(也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部分江北地区)被称为江东。大致范围为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南部,即现在的苏中,苏南。安徽省中部、南部,即现在的皖中,皖南。上海,浙江,江西省东北部。在历史发展中,秦汉、三国时期,以安徽长江两岸划分,江北又称江西。在唐宋时期今浙赣闽湘及苏皖鄂之长江以南地区为江南道,治所在越州大都督(今绍兴)。后以天目山、黄山、怀玉山、武夷山为界,分江南道为浙东道,浙西道,福建道,江西道。而到了宋代的江东(江南东路)专指皖南、赣东及江宁府等地区,宋代的两浙路指苏南、浙江、上海。

江东是现在的哪里

3,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析分出来的江西道的治所在哪

治所在洪州(今南昌)。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增为15道,属江南西道,其监察区下辖8州,治洪州(南昌市)。洪州自隋朝开皇九年开始,后频繁更名,有豫章郡、洪都府等,南昌等,但一直一来都是江西的治所,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扩展资料:江南西道历史沿革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据自然地理形势和着意加强冲要地区军事力量的要求,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等10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根据一方州县的多少、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以及对地方加强管理之需要,在10道的基础上析分为15道,江南道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江南西道治所洪州,辖境包含今江西、湖南大部及湖北、安徽南部地区(除徽州)。安史之乱后,湖北南部设鄂岳道,湖南设湖南观察使,江南西道只剩今江西省。从此江西省被称为江西,历时一千二百余年未变(宋朝称江南西路、元朝称江西行省、明朝称江西布政使司、清朝称江西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西道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析分出来的江西道的治所在哪

4,江东指的是什么地区

江东所指区域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即江南地区的东部(也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部分江北地区)被称为江东。nbsp; 江东地区从古发展流传至今,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所指,我们知道江东地区的第一次大发展在汉朝和汉末三国时期,那么江东指的是什么地区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下。详细内容 01 江东简介 江东,自江西九江以下,是江南地区的东部(也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部分江北地区)被称为江东。大致范围为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南部,即现在的苏中,苏南。安徽省中部、南部,即现在的皖中,皖南。上海,浙江,江西省东北部。 02 历史发展 在秦汉、三国时期,以安徽长江两岸划分,江北又称江西。(三国时部分江北地区属于江东六郡之地区);唐宋时期今浙赣闽湘及苏皖鄂之长江以南地区为江南道,治所在越州大都督(今绍兴)。后以天目山、黄山、怀玉山、武夷山为界,分江南道为浙东道,浙西道,福建道,江西道;宋代的江东(江南东路)专指皖南、赣东及江宁府等地区,宋代的两浙路指苏南、浙江、上海;在清朝江东又叫江左,江西又叫江右;即今皖南、皖中、今苏南、苏中,今浙江、今江西东北部、今上海这片地区称作江东。 03 扩展资料 三国时江东六郡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

5,省的简称

有一回跟朋友开车出去玩,途中看见一辆“赣”车牌的车,朋友兴起问我这是哪里的车。我一时回答不上。想想以前学习中学地理那会可是背得骨瓜烂熟的,这会可真是想不起来了。我想很多人应该也不完全知道我国各个省份的简称吧。省份指中国的行政规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 、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各个省份的简称北京市(京) 天津市(津)上海市(沪) 重庆市(渝)河北省(冀) 河南省(豫)云南省(云) 辽宁省(辽)黑龙江省(黑) 湖南省(湘)安徽省(皖) 山东省(鲁)新疆维吾尔(新) 江苏省(苏)浙江省(浙) 江西省(赣)湖北省(鄂) 广西壮族(桂)甘肃省(甘) 山西省(晋)内蒙古(蒙) 陕西省(陕)吉林省(吉) 福建省(闽)贵州省(贵) 广东省(粤)青海省(青) 西藏(藏)四川省(川) 宁夏回族(宁)海南省(琼) 台湾省(台)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各有由来:1.北京: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2.天津: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3.上海: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4.黑龙江省: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 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 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6.辽宁省: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7.河北省:相对于黄河为北。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 1928 年称河北省。因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8.河南省: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 简称豫。9.山西省: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 晋。10.山东省: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11.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12.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13.浙江省: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14.江西省: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清朝时改为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15.陕西省: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简称陕。古代时 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16.安徽省: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17.江苏省: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苏。18.甘肃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长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境内的六盘山又叫陇山,故又简称陇。19.贵州省:明朝设置贵州省。简称贵。因古代属黔中郡,所以简称黔。20.四川省:唐朝初年现在的四川省剑阁以南设东川,西川。这里的川,是平川广野的意思。宋代分设益州,榨州、利州、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朝设四川省,简称川。三国时是蜀国领土,所以简称蜀。21.云南省:因为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22.广东省:五代时叫广东。明朝设广东省,因为古代是百越(粤)地区,所以简称粤。23.福建省:古代设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取前两个州的头一个字就是福建。明朝设福建省,因是闽族人居住地区,所以简称闽。24.台湾省:古代台湾称「夷州」或「流求」,又称「东番」、「北港」、「大员」、「大湾」,后来又改为「台湾」,清光绪年间建立台湾省,简称台。25.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26.宁夏回族自治区:这里原为古代西夏地区。取夏地安宁的意思,因此叫宁夏。1928年设宁夏省。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27.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朝初年建广西省,1958年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28.西藏自治区:元朝、明朝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乌斯」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因为它在中国西部,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古代称西域,公元前一世纪起,成为汉王朝的一部分, 因为是新开辟的疆土,习惯上称新疆。清光绪年间设置 新疆省,解放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30.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清朝时,为区别外蒙古,习惯上称为内 蒙古。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所有简称 中最长的一个。现在,大家都知道各个省份的简称了。

6,闽滇赣鄂黔分别指的是哪个省

闽、滇、赣、鄂、黔分别指:福建省,云南省,江西省,湖北省,贵州省。福建: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北南最长为530千米,西东最宽为480千米。福建省现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依山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鼓浪屿,武夷山,泰宁,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省地处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江西省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省会为南昌市。省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江西粮食作物以稻子为主,次为小麦。还盛产油菜、油茶、茶叶、黄麻、苎麻和柑橘。茶叶多产于北部山地,"宁红"、"婺绿"均为茶中名产。主要工业为有色冶金、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化肥等。景德镇的瓷器工艺历史悠久,产品驰名中外。2015年,江西省GDP达16723.8亿元。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为4565.63万人,较2014年增长了0.52%。江西省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徽语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湖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1062公里。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湖北省因此又称“千湖之省”。湖北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在湖北。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楚文化。湖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湖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红安县就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00多位将军。湖北省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湖北省科学研究水平全国领先,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7,全国多少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全国一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省份,即中国的省级行政区,是行政地位与省相同的行政区,为一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一、四个直辖市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平”。建国后做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注明:是巴郡,非巴国)。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并辖原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二、五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前面的括号表示低级非市行政区,下同)(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石嘴山市、吴忠市--青铜峡市、固原市、中卫市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喀什地区)--喀什市(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田地区)--和田市(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哈密地区)--哈密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阜康市米泉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奎屯市(塔城地区)--塔城市乌苏市(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4、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5、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岑溪市、贵港市--桂平市玉林市--北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东兴市、崇左市--凭祥市百色市、河池市--宜州市、来宾市--合山市、贺州市三、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1、香港特别行政区(港)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2、澳门特别行政区(澳)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支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取全称中的“澳”字作为简称。四、23个省 黑龙江(黑)、吉林省(吉)、辽宁省(辽)、河北省(冀)、山西省(晋)、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海南省(琼)、四川省(川、蜀)、责州省(黔、贵)、云南省(滇、云)、陕西省(陕、秦)、甘肃省(甘、陇)、青海省(青)、台湾省(台)1、黑龙江省(黑)1671年为抵御沙俄东侵,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修筑黑龙江城(黑河旧城),设置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1907年改为黑龙江省。取全称中的“黑”字作为简称。一说简称源于河流黑龙江。2、吉林省(吉)吉林源于名为“吉林乌拉”的吉林市,满语意为“沿松花江的城市”,其1673年建城,今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1676年置吉林将军。1907年将其辖区改称吉林省。取全称中的“吉”字作为简称。3、辽宁省(辽)秦汉魏晋时代,在辽河以东设辽东郡,以西设辽西郡。北宋时,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契丹族建立辽国。辽金时代设置辽阳府。元设辽阳行省。明设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因辽河流域为清朝发源地,取“奉天承运”之意,改为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改称辽宁省。取全称中的“辽”字作为简称。一说因境内有辽河,故简称“辽”。4、河北省(冀)战国时,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称为河北。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辖区与今有出入。1928年设河北省。辖区相当于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的冀州,故简称“冀”。5、山西省(晋)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辖区为春秋时晋国地,故简称“晋”。6、青海省(青)因境内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据《水经注》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这里就称青海了,也有写作西海的。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1928年设青海省。取全称中的“青”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青海湖故简称“青”。7、山东省(鲁)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金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清初设山东省。辖区为春秋时鲁国地,故简称“鲁”。8、河南省(豫)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9、江苏省(苏)清康熙6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两江总督驻所江宁(今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成江苏省。取全称中的“苏”字作为简称。10、安徽省(皖)1667年,取当时的政治中心安庆(今安庆市)和经济都会徽州(今歙县)二府首字组成安徽省。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柱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11、浙江省(浙)浙江即江流盘回曲折之意。战国时浙江指如今的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东汉将浙江分为浙东、浙西两个地区。唐以后这两个地区转化为政区名称。明初设浙江省。取全称中的“浙”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古称浙江,故简称“浙”。12、福建省(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汉时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年间设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前两州的名字组成的。元设福建行省。明设福建省。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一说因境内有闽江,故简称“闽”。13、江西省(赣)唐代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设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后皆设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14、湖南省(湘)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资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15、湖北省(鄂)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16、广东省(粤)宋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由此出现广东一名。元设广东道。明设广东省。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17、台湾省(台)台湾一名源于西拉雅族的台窝湾支族。台湾在秦汉时称“东鳀”。三国时称“东夷”。元时称“瑠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一名。清光绪11年(1885年)设台湾省。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18、海南省(琼)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称“琼”。19、甘肃省(甘或陇)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元设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治。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由于甘、陕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故又简称“陇”。20、陕西省(陕或秦)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21、四川省(川或蜀)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取全称中的“川”字作为简称。又因辖区西部古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22、贵州省(贵或黔)宋代以前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矩”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元初正式命名为贵州。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设贵州省。取全称中的“贵”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贵山,故简称“贵”。辖区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23、云南省(云或滇)因在云岭以南,故名云南。西汉时设云南县。三国蜀汉时设云南郡。元设云南行省。明设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取全称中的“云”字作为简称。又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带,属战国时滇国地,故又简称“滇”。一说因境内有滇池,故简称“滇”。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地方最高行政区域名。源于古代省制。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宫禁。唐有三省六部,“尚书省”为其一。最初是金国在重要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路(各行政区)设“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的机关),简称“行省”,最后简称为“省”。“省”由此发展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人民政府,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由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组成,每届任期5年,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省人民政府实行省长负责制,主要职权有:贯彻执行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及国务院的决议和命令,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规章,发表决议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领导所属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依法定权限和程序任免、奖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管理本省的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民政、公安、民族事务、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等。
文章TAG:江西道江西江西道道隐无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