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高一后,面临着文理分科选择。在此,我结合当年女儿文理分科情况,谈点看法,高一年级学生分科,一般从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第二学期开学之际开始文理分科,分科之后的第二学期中期考试之前还有一次选择调整机会,上高二文理分科时,充分考虑女儿各科成绩和她自己意愿,经过认真分析与权衡,决定让女儿选择文科。
1、文理科怎么选,好纠结?
作为高二的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了,因为高二要分文理了。这也是许多学生的困惑之处,是该学文呢还是学理,在这里我提几条建议望大家参考,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修,不能盲目的来选科,得根据自己的擅长来选科。社会上的路千万条,不管你是学文还是学理,只要是学好了自己的专业,将来毕业以后都会是社会上的有用人才,国家的栋梁,
2、文理分科很纠结,该如何选择?
读完高一后,面临着文理分科选择。这是一件基础性大事,关系到孩子的高考成绩和上大学层次,也关系到孩子的职业选择,甚至孩子的人生走向,如此重要,当然要慎重对待。当父母的,如果懂得这些,那就一定要为孩子把好关,但也不能越庖代俎,要听听孩子的想法,也要听听老师的意见,如果不懂得,就不要瞎掺和了,请老师帮孩子选择吧。
当年中考,我女儿以全县第8名成绩考取襄阳市一所全省重点示范高中,入学摸底考试,全年级第9名;一年级期中考试,全年级第23名;一年级期末考试,全年级第39名。怎么成绩下降了呢?问女儿和班主任老师,原来是物理拖了后腿,这种情况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上高二文理分科时,充分考虑女儿各科成绩和她自己意愿,经过认真分析与权衡,决定让女儿选择文科,
分科后,要进行选拔考试。女儿以优异成绩进入文科重点班就读,此后,二、三年级成绩基本上一直稳定在全年级前10名。当年高考,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一所全国排名前10位的985著名老牌大学,记得英语考试结束后,女儿还哭了,说丢了不该丢的15分,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不然至少能考130分以上(实际考了116分)。数学143分,考得最好,
在此,我结合当年女儿文理分科情况,谈点看法。首先,要看孩子的禀赋与特长,这是学习的天然条件。人的禀赋各有不同,有些人擅理,有些人好文,也有些人文理兼备,从禀赋与特长上看,女儿属于文理兼备且偏文那种,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都比较拔尖,唯有物理较弱,是个短板。其次,要看孩子的兴趣与爱好,
这是学习的动力源头。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禀赋、特长与兴趣、爱好是统一的,即有什么禀赋、特长,就有什么兴趣、爱好,不过,也有人不是那么统一的,即禀赋、特长与兴趣、爱好是脱离的。女儿对文科的兴趣与爱好虽然要高于理科,但也并不十分明显,第三,要认真权衡优劣与利弊。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点,即高考成绩是大学录取的唯一依据,
所以,分数就是铁律。这个高招政策,到现在也并无什么大的变化,如果有一科弱,高考分数就会上不去。女儿的物理偏弱,甚至有些怵物理,我判断这科成绩上升空间不太大,如果选择理科,可能要拉低高考总成绩,根据上述情况,认真听取了女儿的意见,她说真是有些担心物理,还是读文科吧。班主任老师和物理科老师说,你女儿读文理科都可以,物理只要学通了也跟得上来,如果实在不放心,那就读文科吧,
我和她妈妈不敢冒这个险,最终决定让女儿读文科。现在看来,当年让女儿读文科是对的,不过,读文科,要有很强实力,得确保成绩拔尖才行,即在重点高中能进入年级前30名,方有把握考取985大学。而读理科,在重点高中能进入年级前300名,一般情况下就有希望上985大学,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仅供有相关需要的家长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高一新生,马上文理分科,男生如何选择?
高一年级学生分科,一般从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第二学期开学之际开始文理分科,分科之后的第二学期中期考试之前还有一次选择调整机会,高一年级学生分科一般结合第一学期三次考试成绩进行全面参考:第一学期中期考试成绩,占20%;中期考试之后的一次月考成绩,占30%;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占50%。也就是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参考至关重要,可以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构建以及具备的高中阶段基本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