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将以济南为发展核心,加快济南都市圈各市一体化和同城化进程,优先推进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四市的一体化进程,并推进济阳撤县设区,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这次莱芜并入济南,对于山东省实施强省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济南省会城市圈的发展,济南这几年章丘的发展不错,济阳也可以,但长清、商河、平阴的发展没有大的起色。
1、济南最近发展怎么样?
2019年1月9日,是济南近些年来扬眉吐气的一天。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全部划归济南市管辖,并借此,2018济南经济总量超过烟台,跃居山东省第二位,仅次青岛。济南的版图从此有了“人”样,也形如奔跑蓄势热身之势,事实上,自2013年济莱协作区设立以来,莱芜并入济南,就开始成为公开热议的话题。
对此,济南市社科院副院长马黎明做了一个比喻:“这就像写文章的伏笔一样,一点一点的在加强、推动济南与莱芜的紧密合作,”经过5年的一体化协作后,如今,济莱“合体”也有了政策支撑。这次莱芜并入济南,对于山东省实施强省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济南省会城市圈的发展,长久以来,济南作为省会可谓憋屈,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济南规模偏小、人口偏少、实力偏弱,始终处于尴尬地位。
首位度在全国省会排名倒数第一不说,经济总量长期被青岛压制,甚至烟台也不服济南这位老大哥,近些年,随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的加剧,山东的“独狼”式城市发展模式面临尴尬处境,人才留不住,没人愿意来,城市竞争力明显不如南方诸多城市。首位度发挥不够,对周边城市带动作用不够是国家对济青两地的明确批评,随着青岛在上一轮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中落败,周边的郑州又成功入选,甚至郑州已经辐射山东菏泽等地,这无疑给山东带来了巨大压力,
所以,山东迫切需要一个特大城市的诞生,济南,责无旁贷。细数山东近几年的发展规划,强省会战略地位逐步加强,2017年,虽然省内15市进入年GDP百强,但无一前十,发展均衡,但缺乏明星城市,前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多次提出实施省会战略,“济南强,山东强,济南隆起“等口号被明确提出。而,最近几年,也是济南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几年,
这时候,济南的吸血模式才刚刚开始。2018年,危机感越来越强的济南,痛定思变,济南提出实施“省会战略”,强势表态“让济南这个山东龙头扬起来”,打造现代化泉城,国际大都市。一系列举措先后推出,山东唯一CBD和国际医学名城建设如火如荼,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前十,从“携河北跨”城市空间的打开,到新旧动能转产业的升级,再到治堵治霾城市品质的提升,然后是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
2、济南为什么经济总量低,发展这么慢?
济南是山东省会,多年来无论是济南人,还是青岛、潍坊、烟台等地的人,还有外省的人,只要说到济南,夸奖的不多。主要原因是济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不行,城市土,不洋气,这城市土、不洋气和经济建设有什么关系,有!而且关系还很大。多年来,济南的主政者都是从胶东来的乡镇长们,他们的眼界和格局有限,他们来到济南主政,首要的前提是不出事,安定团结,至于城市怎么发展,经济如何提高,只能求其次了。
这么多年来,济南就没有几个在全国叫的响的企业,叫得响的产品,更没有叫的响的产业带或产业链,小鸭不叫了,济钢不炼了,国棉厂不织了,化工厂不见了。很多的企业关的关,停的停,经济发展大受影响,而最关键的是,没有及时腾笼换鸟,动能转换,你说这是谁的错。工业不行,服务业也不行,来济南旅游的,以前从不在济南过夜,都是走走看看就去了青岛。
住宿率还不如泰安和曲阜,这几年,大明湖免费开放了,据说留在济南住宿的有所提高。济南守着名胜古迹,却让人感觉不到自身存在的悠久文化,一些有关济南历史的遗迹、街道、场所、建筑等都没有开发好,趵突泉的文化挖掘远远不够,光看泉水有什么意思,这也是许多外地游客来济南感觉没有意思的主要原因,济南人保守,怕担责,这么多年没听说在全国有什么首创的东西,都是跟在别人后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