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米饭在外地人的印象中,来洛阳都是要吃馍、面条,尤其是在各种水席园,很少有提及米饭的。从形状上有一厘米宽的宽面、窄如韭叶的窄面、细如发丝的龙须面,也有菱形的面叶儿、绵长不规则的面片等,有一点不得劲的地方,就是娜娜大盘鸡从不卖米饭,这让小编这个米饭爱好者每次都很遗憾,不过他们家的面也很好吃,是那种筷子粗细的圆面条,有点像拉面,倒进大盘鸡的酱汁里拌一拌,就是一个字“爽”。
1、洛阳有哪些卖大盘鸡的店?
小编曾经在牡丹广场附近上班的时候,湖北路的娜娜大盘鸡基本上每周都得吃上两三回,当时有个同事也比较爱吃,于是经常到中午饭点了,两个人一合计就过来要个小份的,两个人吃到撑是没什么问题的。环境没有什么可说的,大众环境,没上过二楼,基本每次去都是一楼大厅,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干净的,一楼估摸着最多也就一二十张桌子,饭点去都是满座,有时候还得等,
来的人点套餐的居多,小份的套餐里面包含一小份大盘鸡两瓶汽水一份凉菜,整体看还是很划算的,凉菜强烈推荐他们家的豆干,酱香味有点甜甜的,吃了会上瘾。他们家的大盘鸡分量不小,两个人吃到撑都还能剩下一些,他们家的大盘鸡走的是新疆风味路线,酱香味比较浓,而且既有西北人喜欢的粗犷豪气的辣味儿,又融合了老四川人为这疯狂的舌尖上的麻味儿,
大小均匀的鸡腿肉块,被炒至的超级入味,麻辣鲜香,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第一口就直击味蕾。每一块鸡肉都沾满了酱汁,嫩而不柴,口感一流,里面的土豆是一大亮点,被炖的已经非常软糯了,酱汁已经浸透的了内部,每一口都是鲜香的鸡汁味。正如其招牌上所说的那样“一生只为做好一盘鸡”,娜娜在洛阳的分店非常多,小编也吃过很多家分店,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家每天都能满座的店,味道能差的了么?不过有一点不得劲的地方,就是娜娜大盘鸡从不卖米饭,这让小编这个米饭爱好者每次都很遗憾,不过他们家的面也很好吃,是那种筷子粗细的圆面条,有点像拉面,倒进大盘鸡的酱汁里拌一拌,就是一个字“爽”!地址:天津路与湖北路交叉口西100米(分店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人均:30,
2、洛阳当地的主食\b都有哪些?
在洛阳大小饭店,服务员都会在点菜结束时向客人抛出一个终极哲学难题:主食要啥?大部分会根据菜单底部选择:锅贴、面条、米饭、馒头、糊涂面条等。遇到“好毛捣”的客人直接来句“啥都中”,让服务员无所适从,其实,洛阳人的主食不外乎五大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饺子饺子,汉族风俗,是中国古老传统面食,也是洛阳人甚至北方人最钟爱的佳肴之一,有荤馅和素馅两种,
它源于河南南阳,据说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一碗皮薄馅嫩、味道鲜美的饺子,总是让人百食不厌。饺子的制作原料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完美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内涵,在洛阳,吃饺子的重要节日,一般都是在冬至和除夕。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是谁,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传说是“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而在除夕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除了冬至和除夕,虽然洛阳人随时都可以做饺子吃,但是,按照洛阳人的生活习惯,夏天吃饺子的不多,冬天吃饺子的会更多一些。至于为什么,也许跟传统和天气有关系吧,最牛的就是,在咱河南有不少食品企业,把饺子做成了大产业,生产的速冻饺子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还出口到国外。
不过,这些速冻饺子,吃起来总感觉没有自己包的饺子香,2、蒸馍蒸馍,咱洛阳人一般喜欢称之为馍,平时傍晚洛阳人出门打招呼会这样问:“馍买了秒?”据说出自诸葛亮之手,不知是真是假。洛阳人在60年代,基本上家里是吃不起白面馍的,后来70年代中期,慢慢可以吃上白面馍了。特别是刚出笼的白面热馒头,蘸点青辣椒酱,或者拿根大葱什么的,吃得那是津津有味,
可惜这些年,在城市很少能吃到手工做的馍,大街上卖的馍都是机制的,没有馍味。不管馍的形状是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总之,洛阳人要是几天不吃馍,你问问他们,啥感觉?3、面条洛阳人爱吃面,原因大概与地理环境有关,咱们河南是农业大省,沃野千里,一马平川,粮食主产区,小麦是主要农作物,所以面食就多,而其中最多的是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