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历史名将很多,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石家庄籍解放军将军,他们是。49年石家庄专区初设,辖14县1镇,民国3年(1914年),裁府设道,78年7月,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61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石家庄专区建制。
1、石家庄有哪些历史名将?
石家庄历史名将很多,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石家庄籍解放军将军,他们是:△徐信(1921年-2005年11月18日),河北省灵寿县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高等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第一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北京军区参谋长,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等职,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韩怀智(1922年4月21日—2003年4月27日),河北平山县古月镇曹家庄村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54军副军长、54军军长,总参谋长助理兼总参军训部部长、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等职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石香元,河北省赞皇县人,解放军中将,
1952年6月生,1970年12月入伍。历任曾任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装备部部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2008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王福中,河北藁城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39年10月出生,曾任邓小平办公室正师职秘书、副军职秘书、正军职秘书、中国人民武裝警察部队副司令员,
2、你对石家庄的历史了解多少?
石家庄市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禹贡》记载,夏禹时期为冀州地,春秋时期域内先后建有鲜虞国(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铺一带)、鼓国(都城在今晋州城西)、肥国(都城在今藁城西南城子村一带)。战国时期鲜虞人建立中山国(都城在今平山三汲乡至灵寿故城村一带),中山国疆域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属巨鹿郡。巨鹿郡治所设置在位于滹沱河南岸的东垣县(今长安区东西古城村附近),管辖着北岳恒山以南,方圆500里区域的石邑、井陉、下曲阳、南行唐等十几座城邑,成为这一行政区划的第一座中心城市,政治中心,
西汉初年增设元氏县,公元前204年刘邦恢复设立恒山郡,治所设在元氏(今元氏故城村),管辖周围18个县。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从东垣迁到元氏,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因避讳“恒”字,改北岳恒山为“常山”,改恒山郡为常山郡,仍以元氏为常山郡治所。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封皇子刘舜为常山王,改常山郡为常山国,仍以元氏为诸侯国都城,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复常山国仍为常山郡。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分常山郡的真定(汉高帝十一年平定陈豨叛乱后,改东垣为真定)、绵曼、藁城、肥垒等4县置真定国,以东垣(真定)为国都,在这一地区内,南北两个政治中心并存。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冀州刺史部三国时期,为魏地,分别属常山郡(主要部分)、安平郡、赵国、巨鹿郡、中山国。
常山郡的治所从元氏故城迁到真定(今长安区东古城),管辖7个县;同时,南部的房子城(今高邑县西南)分封了一个新的诸侯国—赵国,管辖平棘(今赵县固城)、高邑(今柏乡县固城店)、元氏等6县,这种政治、经济中心的布局一直保持到东晋时期。西晋统一后,分别属冀州常山郡(主要部分)、中山国、巨鹿郡、赵国、博陵国,东晋时期创建的重要军事堡垒—安乐垒,东晋郡治由真定(今长安区东古城)移至安乐垒(今正定县正定镇)成为新的区域中心。
隋代,分别属恒山郡(主要部分)后改恒州(郡治真定,今正定县正定镇)、赵郡(郡治平棘,今赵县赵州镇)、信都郡(郡治今冀州市)、高阳郡(郡治今定州市),真定作为这一地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且在后世13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保持着这种名城大邑的显赫地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桥西区振头村附近);武德四年(621年)徙恒州治真定;武后载初元年(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