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 > 无锡市 > 民国闺秀,真正的民国四大美女大家闺秀分别是谁

民国闺秀,真正的民国四大美女大家闺秀分别是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5 19:45:11 编辑:无锡本地生活 手机版

1,真正的民国四大美女大家闺秀分别是谁

林徽因、陆小曼、周璇、阮玲玉

真正的民国四大美女大家闺秀分别是谁

2,民国时期上海的那些大家闺秀是哪样

穿着合身的旗袍,挽着一丝不苟的发髻,面上带着很舒服的微笑,气质超然,让人想到了岁月静好。

民国时期上海的那些大家闺秀是哪样

3,民国最后一位闺秀为何考零分依然被北大录取后嫁到美国

因为她是一位才女,文学造诣颇深,北大之所以录取她,是因为她的文学才华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的优秀人才不可多得,所以破格录取,她就是张充和。张充和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家里还有三个姐姐,这四个孩子个个都无比优秀,堪称“合肥四姐妹”,可能大家对张充和不是很了解,但是说起她的姐姐大家可能都知道,她的姐姐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妻子。张充和其实后来被过继给张家二房,但是她和其她三个姐妹关系很好,并没有因为被过继而疏远。张充和出生于名门望族,自然在教育方面投入比较大。张充和虽然是过继给二房了,但是她接受的教育并没有因此而变少。相反,她的养父对她的投入更大一些,因为毕竟就这一个闺女。所以说,张充和从小接受了大家闺秀的培养,因此气质、才华都很出众。尤其是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后来,已经嫁到北京的姐姐,知道小妹文学素养比较高,为了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邀请她来北京读书。由于考学校都要考数学,但是张充和数学实在是太差,但是姐姐还是鼓励她去考,无奈之下,张充和就去了,谁知她考了零分,本来以为没什么希望了,结果北京大学看到她的国文写得相当好,简直是一位才女,于是被北大破格录取了。后来,张充和嫁给了一位美国人,生下了一位混血宝宝,人生也算是圆满。张充和可以称得上是民国最后一位大家闺秀了。

民国最后一位闺秀为何考零分依然被北大录取后嫁到美国

4,在民国时期大家闺秀究竟是什么样的

民国时期女子的地位已经有所改变,特别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更是有着不同于其他女子的学识和见解的,对于爱情和自身的独立性的追求都有着和古代女子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林徽因和赵四小姐。她们两位都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家闺秀,有着属于上层社会的生活情调和对于自身情感的寻觅的,相比于古代女子的为夫至尊已经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民国女性地位上升各种新朝事物也接连的涌入,大家闺秀需要学习的地方有越来越多,她们对于西方的各种生活情调是很在行的,同时又有着中国女子的典雅,但对于爱情的执着也是前所未有的,民国时期有名的赵四小姐对于张学良一见钟情,从此便无法自拔,凭借她的出身本可以找到除了张学良以外更好的人,但她对于张学良的痴情却也是跨越了半个世纪的。而另一位有名的大家闺秀林徽因留学英国,一生的爱情故事也是被后人来回的讲谈,但除去这些名人轶事,她在战乱时期对于中国建筑却也做出了不能磨灭的贡献。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受到的西方文化是相对比较多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们有着自己的小资情调,但深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又让她们有着不同于西方女子对于爱情和其他事情的坚韧。民国时期是近代思想迸发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女子的独立意识也是空前的爆发起来,出身名门的女子即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同时也有着父辈教自己的传统文化。两者文化在其中交融,让民国的女子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女子对于事情更加的优雅同时又更加的沉醉于爱情的想象之中,不过也是因为这些女子的特殊魅力让女子的地位也慢慢的上升起来。

5,白薇是民国时期的才女为什么被称为苦难的才女

是因为,不断的受苦,遭受情伤,疼痛和煎熬在她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白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那时候她还是注定要童养媳,但家人还是很守旧,她一直抗拒成为孩子的儿媳,想尽各种办法逃跑。她成功逃到衡阳,顺利进入省女子师范学院。但噩梦并没有结束。她父亲来上学,强迫她回婆家,25岁的白薇再次离家出走。这一次,她觉得最好离得远一点,所以来了日本。白薇没有积蓄,她就去当女佣以补充生活这个时候,白薇遇到了杨骚。也许正是早年的噩梦经历,让白薇更加渴望爱情,回到杭州的杨骚为自己的事业忧心忡忡。他穷的时候变得更加急躁。白薇也来自日本。慈悲易怒的杨骚很是难过。他根本不想和白薇说话。几天之内,杨骚又离开了,回到了家乡漳州。白薇仍然不愿意放弃。情书一封接一封地表达着他的热恋。对于白薇的来信,杨骚很难过。他总是跑掉。这一次,他跑到新加坡,成了一名穷教师。白薇来到上海,但旅途并不平静。她在香港被偷了。她从抵押贷款表上拿到了去广州的钱。然后,她去了武汉。她手里的一个剧本被骗了。结果,她病得很重。、在上海,白薇和杨骚之间的不良关系又开始了,杨骚病了,欠了很多债,他主动再次接近白薇,使他们旧爱复活。1928年,他们计划结婚。但令人震惊的是,杨骚竟然逃婚了。白薇的心凉了,她决定放弃这份爱。杨骚又遇到了白薇,直接拒绝了杨骚。1944年,杨骚在新加坡与别人结婚,政务院曾想安排白薇到青年剧场工作,但白薇仍满怀热情。她去了最困难的北方荒地,在农场里到处跑,然后去了新疆。她干着繁重的农活,住在潮湿的房间里,生病了。文革后,只有偶尔有人来拜访时,她才挂着拐杖站起来,使劲地走着。白薇的一生就像沉浸在痛苦之中,不断地受苦,一切都不如她想的那样美好,她年轻的时候逃离了婚姻,白薇这一生,就像是浸泡在苦难这坛缸里,不断的受苦,所有的事情都不如愿,她自年少时逃婚出走,之后一直未婚,1987年,白薇在北京逝世。

6,民国时期上海的大家闺秀是怎样的

大多数人对于民国女性的认知,围绕在孟小冬、萧红、林徽因、阮玲玉、周旋等人身上。我所了解的关紫兰具有民国女性真正的斯文、闺秀,是来自民国的经典与唯一,堪称我心中真正的女神。关紫兰(1903-1985)出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省南海县。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文化学院。其作品曾多次入选日本重要画展。关紫兰是中国较早接受野兽派影响的画家,早年她师从陈抱一,并与日本具有现代艺术倾向的油画家艺术家有岛生马、中川纪元等人过从甚密。1930年代回国后多次在上海举行个人油画展,1963年任职于上海文史馆,直至去世。民国时期的女画家很多,比如方君璧,孙多慈,蔡威廉,但是才貌双全、低调内敛者,唯有关紫兰。关紫兰的一生低调、不张扬,仿佛时间在她的生命中是缓缓的流逝,而非白驹过隙,她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岁月静好”。说起中外的才女文青,她们不是命运凄惨,就是身世坎坷。仿佛老天爷总是要把所有的苦难都给这些才华横溢的女人们……老天爷给你多少聪慧美丽,似乎就要夺走你一些 幸福,这样也很公平,不是吗?可是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有一位美丽的女画家,她出生好,家世好,没有磨难,没有师生恋,更没有绯闻。她的一生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高贵优雅,体面矜持。这位幸运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关紫兰。关紫兰,1903年出生于上海一户富庶人家,她的父亲原是广东南海人,极赋艺术修养。关紫兰的父亲因为自幼家贫,只得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到上海打工。关父在上海打工时,偶然间到了一家从事印染的工场做学徒。由于关父为人机灵勤奋,所以很得东家赏识,不久之后便招他为婿,继承了这家印染厂。关父继承印染厂后,不墨守成规,灵活经营,将这家印染厂发扬光大。待到关紫兰出生后,家中己是经?纺织印染行业的大户了。由于关母体弱多病,所以只生此一女,夫妻二人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关紫兰从小就乖巧可爱,悠静如水……关紫兰喜欢看那些印染花样,她最爱照着花样临摹,她常常沉醉其中,忘记了自己生在何处?关紫兰的父母见女儿有如此之高的绘画天赋,便为这个宝贝女儿请来了绘画名师,在名师的悉心指导下,关紫兰尽得真传。有如此父母,是儿女之幸也。关紫兰在十几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神州女校,专攻绘画。不久之后,关紫兰又转入中华艺术大学学习绘画。这一切都是这么的顺利,这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关大小姐吃穿不愁,无忧无虑,绘画写生,如鱼得水。这样的人生真是太美好了……关紫兰二十三岁时在上海画坛已经颇有名气,她不仅画艺精湛,作品出众,而且身材匀称,肌肤胜雪,五官精致。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才女自然会有不少的追求者,但我们的关大小姐为人低调,从不张扬炫耀,更没有招蜂引蝶。此时此刻的关紫兰不想恋爱,只想默默求学,孜孜不倦地绘画。她如同一株深谷幽兰,清高而又慎重。当年有名的《良友》画报编辑梁得所,在参观毕业生画展时,对关紫兰的画作赞不绝口。梁得所在见到关紫兰本人后,更对清丽脱俗的关大小姐念念不忘……梁得所二话不说,直接取走了关紫兰的作品,并将她的照片发表在《良友》画报第十七期上。关紫兰那美丽的形象红遍了上海滩,可她自己却并不高兴,她讨厌这种虚假的东西,她更不愿意让人评头论足。为了摆脱眼前的烦恼,关紫兰在老师陈抱一的建议下,远赴日本留学。当年的陈抱一在上海油画界很有名气,他的作品在日本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乘着老师的东风,关紫兰进入了东京文化学院,学习油画艺术。关紫兰是这样的悠然宁静,静的像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不争名利。才貌双全的关紫兰:静气中养出来的,临花照水,自有一种韵味无穷

7,为什么称张充和为民国时期最后的才女

张充和,1914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张充和在1949年随丈夫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民国最后的才女”。2015年6月18日凌晨,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张家四姐妹元和(前右)、允和(前左)、兆和(后右)、充和(后左)。河网综合消息民国闺秀、“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合肥四姐妹之四妹张充和北京时间6月18日凌晨在美国驾鹤仙逝,享年102岁。张充和祖籍合肥,1914年出生于上海,乃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祖父是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合肥张家乃旧式显族,名声煊赫,鼎盛期堪与根基同在合肥的李鸿章家族并论。1949年,张充和随丈夫、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赴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自张爱玲、冰心相继凋零,宋美龄随之辞世以后,人们最常冠于她头上的称谓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她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张充和诗词书画和昆曲样样精通国学修养深厚,诗词书画和昆曲样样精通张家是个大家族,有姐妹4人,兄弟6人。父亲张武龄是一位开明的教育家,听从蔡元培的建议先在上海办学,后迁往苏州创建平林中学和乐益女中,倡导新式教育。张家四姐妹,大姐张元和、二姐张允和、三姐张兆和、四妹张充和,个个样貌秀丽,才华横溢,在彼时文苑称艳一时。叶圣陶曾说:“九如巷的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充和出生11个月就过继给二房奶奶当孙女,养祖母对其言传身教,无限爱宠。张充和自小受到极好的国学蒙养,吴昌硕高足、考古学家朱谟钦是她的塾师。后来张充和以优异的国文成绩考取北京大学,也是由于幼年的启蒙为国文和史地打下了厚实根基。养祖母辞世后,16岁的张充和回到父亲身边,和姐姐们一同生活。四姐妹都喜吟诗作赋,办起了文学社团“水社”。1933年,张充和到北京参加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婚礼,随后留京参加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她的数学成绩是零分,国文却考了满分,因文采优异被北大破格录取。当年的北大有胡适和钱穆教思想史,冯友兰教哲学,闻一多教古代文学,刘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诗。张充和喜爱昆曲,还常常偷偷跑到清华大学听昆曲课。由于父亲张武龄是位昆曲迷,常请曲家到家中教女儿们拍曲,四姐妹也成立了幔亭曲社。在姐妹四人里,大姐张元和与四妹张充和在昆曲上用心最深。张元和嫁给了昆曲名角顾传玠。张充和也经常登台唱曲,自娱自乐。随丈夫傅汉思赴美之后,张充和一生在美国为推广昆曲不遗余力。张充和与丈夫傅汉思诗人卞之琳痴情追求,最终嫁给德裔汉学家傅汉思张家四姐妹先天优越,又有婚姻之事作为美谈。大姐张元和大龄下嫁给昆曲名角顾传玠,轰动一时。二姐张允和善诗词格律,与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逸事家喻户晓,后经胡适撮合终成眷属。才貌双全的张充和追求者甚多。用情最专最深的当数诗人卞之琳。相传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诗人为张充和所作。卞之琳是沈从文的密友,那时张充和正住在姐夫家里,两人得以相识。卞之琳也和沈从文追求张兆和一样,给张充和写了许多书信,并手抄自己的诗作《装饰集》题献相赠。卞之琳苦恋张充和,几乎成了当时文学圈内公开的秘密。可惜多情却被无情恼,张充和还因为朋友诸般撮合而负气出走。他持之以恒地给她写信,甚至在她出嫁后去了美国,仍孜孜不倦。他苦心收集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送到香港去出版。他追求她长达十年之久,直到45岁才黯然结婚,而对她的爱恋,持续了大半生。在张充和的印象里,卞之琳很不开朗,甚至是很孤僻的,性格又收敛,又敏感,属于“不能惹,一惹就不得了”的类型。所以她总是不敢“惹”,她从来不敢单独和他出去,连看戏都没有。卞之琳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她喜欢性格开朗单纯的人,后来选择的傅汉思就是这种类型。1947年,张充和在沈从文家里认识了汉学家、北大西语系外籍教授傅汉思。傅汉思出身德国学术世家,精通德、法、英、意多国文字,在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到中国学习中文,研究文学历史。这段异国恋有些神秘,据说傅汉思原来叫“傅汉斯”,是陈世骧起的名字。张充和觉得不好,给他改成了“汉朝的汉,思想的思”。充和与傅汉思相识不久便结为秦晋之好,1949年,张充和随夫赴美定居,傅汉思任教于耶鲁大学,讲授中国诗词,张充和也在哈佛、耶鲁等学府执教,教授昆曲和书法。一位受到传统文化濡染的闺秀,最终却选择了漂流异乡,让人颇感费解。抗日战争时期,张充和随沈从文夫妇避居重庆,章士钊曾赠她一首诗,将她比作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文姬流落于谁事?十八胡笳只自怜。”多年以后张充和回忆这首诗,有些自嘲地说:“他说对了,我是嫁了个胡人。”张充和多才多艺,但她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淡泊名利,自嘲“这辈子就是玩”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出于敬重,大家都唤张充和为“张先生”。自张爱玲、冰心相继凋零,宋美龄随之辞世以后,人们最常冠于她头上的称谓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她一生醉心艺术,但始终保持着老派文人游于艺的态度,书法、诗词都是写了就写了,没想过要结集出版,更没想过要去抢占艺术史上的一席之地。对张充和的才学,梁实秋说她“多才多艺”;沈尹默说她的书法是“明人学晋人字”;波士顿大学白谦慎教授说:“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中国书协原主席欧阳中石认为:“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而是一位学者。无论书、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她一贯保持原有的风范,格调极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没有改动过的。书法上的行书、章草非常精到。”然而,熟悉张充和先生的人,都知道她的心态好极,一切看淡。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就是玩。”不论是诗词书画还是昆曲,她说只要高兴就行,潇潇洒洒过一生,完了就完了,并不要什么传世。她很早就开始写作,随写随丢,一生中从未主动出版过任何著作。倒是那位暗恋她的诗人卞之琳一片痴心,私下将她发在报刊上的作品收集起来,拿去香港付印。在耶鲁大学任教时,一名洋学生自费给她印了本诗集,名字很美,叫《桃花鱼》,装帧也很美,收入的诗只不过寥寥十几首。她百岁时,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张充和作品系列,分别是《天涯晚笛》、《曲人鸿爪》和《古色今香》,收录的其实都是些张充和无意中留下的吉光片羽。张充和本是无意于以著作传世的,做什么都是随兴而至,她曾经说过:“我写字、画画、唱昆曲、作诗、养花种草,都是玩玩,从来不想拿出来给人家展览,给人家看。”旅美作家、耶鲁大学教授苏炜回忆他和洋学生向张充和学书法时,张充和经常用清水在纸上写字教他们。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上写着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张充和,也是这样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啊。写的过程就是消失的过程,像飞鸟掠过,天空却并没有任何痕迹。张充和自撰的诗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2003年,张充和的三姐张兆和去世,接着二姐张允和去世,丈夫傅汉思随后去世,最后大姐张元和去世,张充和身边一下走了四个人。如今,随着张充和的逝世,“张氏四姐妹”也成为绝响。各界评说:她的经世阅历就是一部生动的民国文学史和生活史旅美作家、耶鲁大学教授苏炜记录下张充和在晚年的口述故事,成为《天涯晚笛》一书,在得知张充和过世的消息后,他表示“吃惊而沉痛”,他说:“她的经世阅历就是一部生动的民国文学史和生活史,她的学识才华就是一代民国知识分子的写照和缩影。张充和先生的离世,让人在悲痛之外还有种深长的文化惆怅感。稍感安慰的是,得知她是在平静的安睡中离开的”。苏炜向记者回忆:“张充和先生的丈夫任教于耶鲁的东亚系,张充和就一直以兼职状态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两人在系里一直享有很高的评价,退休后张充和先生与丈夫依然为系里做一些工作,耶鲁的东亚博物馆也一直是他们夫妻的心血所在。张充和先生教授的书法在耶鲁受到许多外国学生的喜欢,昆曲能理解的就较少。”苏炜说:“张充和老人是在睡眠中离世的,可以说是寿终正寝,走得很安详,没什么痛苦。”他透露,近两年来,张充和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意识也不太清醒了,不太认得人了。“我和好友孙康宜老师通了个电话,很幸运能在老人意识比较清醒那几年,把她的书出版,记录下老人的一些往事。”张充和的生前好友、耶鲁大学教授孙康宜向记者回忆说,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81年1月初,那时小说家沈从文及夫人张兆和正好自北京来访,张充和与傅汉思始终相陪。一日,孙康宜和普大的蒲安迪教授在饭桌上向张充和提出演唱《金瓶梅》曲子,发现她并没有反对。几个月之后,张充和就在纽约明轩演唱了《金瓶梅》曲子,包括《双令江儿水》、《朝元令》等。2008年10月间,张充和被查出患有癌症。医生发下通知当天,孙康宜正好去拜访了张充和。“她对死生之事看得很淡薄,同时也很勇敢。她一方面告诉我那个坏消息,一方面安慰我: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总要有个什么病。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
文章TAG:民国闺秀民国闺秀真正

最近更新

  • 纹痕的近义词,纹痕的近义词 交错的近义词 枯竭的近义词 指望的近义词 移居的近义词

    纹痕的近义词交错的近义词枯竭的近义词指望的近义词移居的近义词皱纹交杂枯燥盼望分居皱纹交杂干涸期望迁移妈呀限制,枯槁,盼望,乔迁2,纹的近义词是什么痕_360百科拼音:hén注音:ㄏ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去字开头的成语,去开头成语有哪些

    去开头成语有哪些2,去字开头四字成语大全1,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害兴利、去食存信、去逆效顺、去杀胜残、去就之际、去恶务尽、去本就末、去住两难、去甚去泰、去粗取精、去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投机取巧的意思,投机取巧不能投机倒把

    投机取巧“投机倒把”都可以用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但是投机取巧重在“耍花招”;即通过狡猾的手段获利;而“投机”重在“暴利”;也就是倒卖牟利,做事要踏实,不能投机取巧,”百科定义投机取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核心部门,工业的核心部门是

    工业的核心部门是管理层工程动力生产车间2,电子商务企业中核心的部门或职能是那些和传统企业有什么不同核心部门?业务部,财务部,生产部。和传统企业没什么不同,只是业务员很少因为市场拓展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王重阳,我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生于元和二年

    王重阳生于政和二年(1112),原名,后改称苏,王重阳我周游列国,收了七个徒弟,然后创办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阳我觉得全真教毕竟还是属于道教的,要讲究清静主义,但是王重阳的后代中,很少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大学生个人自传,首次发表自传谈大学生活与工作

    按时间顺序,可以先写入学时的状态,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离校时收获的总结,感情的升华,比如鲁迅自传就是一部叙事性很强的优秀典范作品,我们认为自传的作用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忌不自信翻译,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一句用现代汉语如何翻译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1.(1)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快速的近义词,快速的近义词

    快速的近义词迅速,急速,火速急速迅速。{0}2,快速的近义词是什么迅速,快捷快捷快速的近义词:快捷、急剧、急速、敏捷、火速、疾速、神速、赶快{1}3,快速近义词快速近义词:急速,神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