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不叫阅读,囫囵吞枣也不是阅读,只有用心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王鼎钧是台湾散文大家,他的“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早已风行台湾、香港多年,推荐给您《文心》和“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
我是已经开办10年课外作文辅导班的作文老师,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一定帮助。小学五六年级,属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了,无论是做阅读题还是写作文,都应该按照小升初的标准来要求,关于阅读,在学校,语文老师会讲一些答题方法,但基本都是只告诉你标准答案是什么,却不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小学五六年级马上就要过渡到初中了,一定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要学会用为什么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有些知识无需死记硬背,稍一琢磨就会永久不忘。比如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总领全文只能是开头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只能是结尾段的作用,承上启下也只能是中间段的作用,至于铺垫、伏笔、引起下文,只能是开头段和中间段的作用,跟结尾段没有任何关系,而卒章见志又只能是结尾段的作用,跟开头段和中间段也不会有任何关系。
除了用为什么这个方法来记忆阅读技巧外,还可以根据同类阅读题的答案来反推规律,比如,记叙文阅读题的最后一道题,会经常出现“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的题型。你把几篇文章的同类题答案拿过来,删除不同的内容,你会发现,剩下的相同内容就是“本篇文章通过叙述(描写)了故事(人物),表达(抒发)了观点(情感),
”掌握了这个规律,不同的文章,往里填不同内容就可以了。所有的题型的答题规律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反推,你自己这样总结完规律之后,就很难再忘了,自己总结的永远比别人告诉的印象深刻。至于作文,要从写景状物向写人记事过渡了,因为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几乎都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要先立意,为作文确立中心。
写人无非是赞美或批评某人的品质,然后通过点面结合法来写这个人做的事儿,比如说这个人助人为乐,就是概括略写的点,而哪天在什么地方,怎么帮助老太太过马路就是具体的详写的面,在详写面的时候要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叠加来凸显人物,这样既能保证字数达标,又能使人物形象丰满。记事的记叙文,立意无非情、理、趣,
比如感恩之情,坚持之理,快乐之趣。确立了中心之后,与中心关系密切内容详写,不密切略写,无关不写,开头最好设置悬念,中间要有转折,结尾要有升华。正文部分适当运用铺垫、伏笔、对比等方法,关于语言表达,平时就要多看课外书,多注意字词的积累,多摘抄名言诗词警句,培养语感。想了解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可关注我头条号《萌叔作文吧》看一下我的《中考延期,还需掌握闯关秘籍,你才能拿高分》,相关文章我会陆续推出,
2、小学语文该怎么学?
小学语文主要还是培养孩子对于这门科目学习的习惯,还有激发孩子对于语文这个学科的兴趣为主。1、带着孩子朗读对于小学的语文来说,朗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带着孩子朗读课文,而且是要有感情的朗读,教会孩子在朗读的时候什么地方应该停顿,什么地方应该加重语调,读到什么地方应该加快语速或者放慢语速,还有读到什么内容应该降低语调,这样可以更容易的让孩子感受到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因为一开始就想要孩子通过不同的描写方式、修辞方法这些来领悟作者的感情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们应该带着孩子有感情的去朗读课文,培养孩子对于文字情感的理解,
2、狠抓作业小学的语文作业多数以抄写为主,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这些很简单所以就没有很重视孩子的作业,但是其实这个恰恰是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一定要狠抓孩子的作业,给孩子规定时间,一开始时间可以规定得相对宽松一些,例如可能只需要10分钟能够写完的生字可以给孩子规定为15分钟写完,这15分钟的前提是不能做其他事情,规定了这15分钟是写语文作业的,不能因为孩子要求喝水、上厕所等等的这些事情而分心,这些应该在他写作业之前就解决,规定的时间只能做规定的事情,培养孩子的专注力。